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变老母亲的暴脾气,只要做到这一点!

经常听一些妈妈吐槽自己的孩子,说看到孩子很多行为,比如睡懒觉啊,不讲卫生啊,学习不自觉啊,等等,都会气不打一处来,经常张嘴就吼叫,再忍不住就上手揍了。

网络上因此自诩这些情绪激烈的妈妈们为“老母亲”,意即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操碎了心,也熬白了头。

在孩子们眼里,这些母亲雷厉风行,强势又坚韧,就仿佛披上了刀枪不入的坚硬外壳。殊不知,在老母亲的心里,他们对自己说来就来的脾气,更加的无奈和无助。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脾气越大的人,内心越强大。其实这是个误解,在心理学很多的研究里表面,脾气越容易失控的人,其实内心越是脆弱

而拿母亲这个群体来说,孩子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回顾当初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时刻,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如何呵护孩子长大,如何无条件的爱他支持他,没有任何人会计划要打骂他,控制他。

因此,当孩子逐渐长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离“初心”越来越远之后,老母亲的内在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对自己不够接纳,甚至会出现一个让人察觉不到的情绪,那就是“自责”。

我发现一个现象,大众对于情绪的记忆和了解,大多围绕在愤怒,委屈,伤心难过方面,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自责”,殊不知,这个情绪的负面影响力,惊人的大。

1. 脾气大的妈妈,把自责当成每日功课

在很多人眼里,脾气大的人,代表着固执和自以为是。

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以及看过很多有情绪困扰的妈妈,我推翻了过去的认知,因为我有个很有意思的发现,那就是情绪越是激烈的妈妈,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越是很强。

甚至于,只要他们看到其他妈妈有一丁点做的比自己好,她马上就会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他们以为这是一个人有自知之明,甚至追求上进的表现。

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重点:情绪是一种能量。而自责和愧疚属于非常低频的能量,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能量,尽管我们头脑告知自己要稳重,要温柔,但是由于我们身上扎满了愧疚和自责的刺,所以我们内在的力量大幅被削弱,因此做什么都力不从心。

我经常让来访者就父母这个角色给自己打分。结果不出意外,那些脾气暴躁的,看起来很强势的妈妈们,他们基本给自己的分数不会超过50分。

还有妈妈说:我觉得我40分都不够。

他们一边大刀阔斧的给自己开刀,给自己差评,一方面又想让自己赶快改变,变成一个温和而坚定的妈妈。

这就好比我们骑上一匹马,为了让他跑得快,我们拿针在马背上拼命扎,当我们发现马只有刚刚被刺的时候才奋力奔跑,一旦停下来马上就变得慢吞吞后,我们就会不满,会认为马懒惰。

却忽略了,马光是要忍住身上的刺痛,就已经使劲了吃奶的力气,哪里来动力去专注的奔跑呢?

因此,如果一个妈妈真的要改变,那么停止指责自己,是第一步。

2 . 把100分妈妈当成人生目标?

我曾经看到过一些妈妈,他们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体育也很好,还会唱歌,重点是,说话也很有教养,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个一百分的妈妈。

然而,后来当我对这个孩子了解更多之后,就会收回我对他父母满分的评判,而更愿意把他们的父母当成普通人对待。

比如那个看起来学习好,体育好,还会唱歌的孩子,你以为他没有任何弱点,结果他近视眼已经500度了,而且胃肠道功能很弱,尽管有运动的习惯,但是他还是会经常腹泻,原因是他看起来积极开朗,实际上有很多的压力都藏在身体里没有发泄出来。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微笑抑郁症”,说的就是这类的孩子,他们把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全部内化成对自我的要求,从来不表达不满和委屈,也不喊累,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极度疲劳,而且没有宣泄的压力就只能由身体去承担了。

从这里看出来,他的妈妈很擅长鼓舞孩子学习,拿成绩,但是却没有真正读懂孩子的心。

还有一个妈妈,她的女儿热情开朗,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但是也有个问题,就是胆子特别小,尤其是不敢与男生单独相处,一旦老师给个任务,让她和某个男生单独去完成,她就恐惧。

原因是,她妈妈把新闻里那些强奸和性侵的消息理解为是社会常态,经常在女儿面前警告,不要和男生独处,小心被人家伤害了。

因此,这个女孩就真的不敢靠近男孩半步。

有人说,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就没有打算把谁打造成完美的,因为大自然尚且不完美,地球在暴怒之后都会呈现出海啸,地震,何况人呢?

因此,父母都不要试图把自己设置成完美的父母,这是违背自然法则,要将自己神话的荒谬想法。

3. 接纳自己,顺势而为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可以帮助父母更好的理解孩子。那就是当父母给自己打了个低分以后,就更加难以改善自己的脾气了。

好比我们平时在指责了孩子之后,又期待他们做的好,结果只会事与愿违。

因为有句话叫做:若想做得好,就要先感觉好。反之,如果我们自己内在感觉很受伤,觉得被攻击,我们再要求自己做的好,那也是天方夜谭。

因为自我攻击除了消耗自己的信心和希望,一无是处。

曾看过一个国外的调查,说论对孩子付出的程度,中国父母是世界之最。但是,即便付出如此多,却鲜少有父母敢拍着胸脯说:我是一个很优秀的父母。

这也暴露了中国特色的自卑情结,无论自己做了多少还嫌不够,无论自己有多少成绩,还是挥挥手说“那些不足挂齿”。

而我们都忽略了,如果父母都如此的不自信,那孩子的底气和信心又从何而来?

所以,我们平时经常鼓励孩子要接纳自己,却往往收效甚微时。我们应该检查自己内在状态,我们是否足够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有明显的不足,接纳自己没有三头六臂,不是无所不能……

就像我一个朋友,她在孩子第一次考试之前,就说了一句话作为安慰:我第一次考试得了8分。也许你可以比我高一点。

然后她轻松的走开了,第二天,孩子拿回80分的卷子说,原本看到人家考一百分比较难受,后来想想妈妈曾经考过个位数,瞬间就踏实了。而这个踏实又给了孩子信心,后来孩子考到了满分。

所以,当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放低一点,不要频频回顾那些“历史的打骂事件”,而是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自己不完美,那么父母浑身都会变得轻松愉悦。

而这份愉悦会带给孩子很多安全和舒适,从而使得家庭充满了正向积极的能量,而这样的能量会让母亲更安全也更自信,因此远离负面情绪,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温柔而有力量的养育者。

夫妻吵架,如何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父母

让孩子不再抱怨的秘密

易烊千玺获金像奖两项提名:优秀的父母,都有这个“坏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都曾被母亲的无私奉献绑架过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分享】孩子,活在母亲的心船中
女人最大的敌人是母亲 最渴望得到爱的人却也是母亲
“心理反哺”透支孩子一生幸福
允许恨,才有爱——亲子关系中的爱恨情仇
成人的力量 做情绪的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