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招8席!手把手教你如何不吼不叫养出好孩子!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人格形成,是依赖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生物遗传

2. 社会文化

3. 家庭环境

4. 学校教育

有人就会说:遗传这个东西是不可逆的,除此之外,我们父母能够影响孩子的,也只有四分之一啊,怎么心理学家总在批判家长,把孩子的问题,都归结到我们的头上呢?

不不不,要我来说,其实只要家庭环境足够好,完全可以影响另外几个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

现在已有大量的科学家证明,人的发展,包括脑神经的发展,都是持续终身的。就比如我们说的童年创伤,都是可以完全被治愈的。

除却生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更是如此。过去我们以为一个人在小时候不自信啊,社交功能不良啊,父母们就会担心:那他会不会一辈子自卑,一辈子交不到好朋友?

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既然知道孩子的一生是发展和改变的一生,那这个改变从何而来呢?

我的理解是,从家庭里来。

网上看到过一句话:母亲的好情绪,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我很多的来访者和读者就经常过来问:我的孩子这么不听话,不爱学习,你给我支支招,我怎么搞定他?

我说:你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不被他的行为激怒。另一件事,学会“积极观察”,培养正向积极的眼光去看你的孩子,做到了这两点,你的孩子一定越来越好。

为什么这么说?

举例:

有个妈妈说她的孩子经常被老师投诉,说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或者拉上左右的同学聊天。她说:我该怎么帮助我孩子克服这个问题?

我听到她颤颤巍巍的声音,我说:你先要处理你的情绪。听起来,你比你孩子更恐惧啊。你这个恐惧是因为怕老师吗?

她说:是。

所以,如果她只是找个技巧去应对孩子,让孩子不要扰乱课堂秩序,她的孩子会改变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个原理是,我们和人交流,语言字面意思,只占了影响力的百分之十左右。

而真正影响对方的,是非语言信息,比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语音语调……

如果一个妈妈慌里慌张的对孩子说:孩子,有妈妈在,你别怕。孩子一定会更加害怕,因为孩子直接接受的是孩子慌张的状态。

反之一个母亲被孩子的行为激怒,但她非要把自己装扮温柔母亲形象,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有意的,妈妈理解你……

那孩子一定很恐惧,这个妈妈喘着粗气,面红耳赤,随时爆发,她说不生气,谁信啊。

因此,为什么很多妈妈说:我看了好多育儿书了,可是我还说搞不定我的孩子,我还是有很多无助,就是这个道理。

你略过了一个重要环境:提高识别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也就是情绪智力。

如果你的情绪智力没有提高,你对孩子一切的表白都是苍白的,一切的养育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他们只会看到一个没有力量的,不成熟的妈妈。

这样的认知,会让他们对家庭,甚至是世界,都失去信任。

而另一个要点,父母要懂得积极关注,这是个技术活。

什么是积极关注?那反向来说,如果你嘴巴里经常吐出别人家孩子是如何好,你经常拿其他孩子来打败你自己的孩子,那你就是对孩子在消极关注。

心理学有句经典的话,也来自于量子物理的聚焦效应。那就是:外面的世界,是你自己创造的。你聚焦什么,就会放大什么。

所以,如果你看自己的孩子到处是毛病,那你的孩子一定不会给你好看,因为她的毛病被你放大了, 她努力发展的优势又被你匆匆略过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不及时的悬崖勒马,调整你的聚焦点,你的孩子可能终身都自卑,一直活在对自己的否定里,那是十分可怕的。

而反之,如果你是一个足够好的父母,那你在他还没有完全走出社会之前,就会给他足够的心理营养,让他的羽翼长得健壮,那即使他在学校,或者外面遇到一些风雨,他也是有力量去抵抗的。

因此,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说只要家庭环境好了,孩子的人格就能健康了。

好,如果你发现你在养育孩子过程不够自信,或者孩子的某个行为给你造成困扰,甚至你对他有很多担忧,那就来参与学习和成长吧,去成为一个情绪稳稳的,有一双积极关注慧眼的好母亲。

所以,欢迎来参加第三期不吼不叫智慧父母训练营,让养育变得简单又轻松,让孩子赢在心灵健康的起跑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就敢暴揍老师?!这些孩子的家庭你一定想象不到......
微博之论 -57 | 孩子容易发脾气怎么办?
内化到孩子心里的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父母的情绪状态
暴躁,愤怒,压抑,低落...都源自何处?【讲座全纪录】
心灵问答|平衡情绪,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
不要被他人的情绪牵着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