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火宜宾】和美乡村•这个“腊八”年味儿浓~

       今天,去和美乡村主会场——长宁双河“赶集”,感受年味儿,体味别样“乡愁”。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购物的方式,把置办年货的氛围直接拉满。边试吃、边买东西,还可以边看民俗表演、参加游园活动,在现场参加游园活动还有机会赢取购物满减消费券,据说相当于折后打6折!谁说便宜没好货?

      便宜是真便宜,不过购物的过程也如过山车起伏不定。对购物兴趣满满的“吃货”,闻到阵阵腊肉香,已经忍不住去品尝。

      尝了一口,真是美味,买买买。三下五除二,香肠、猪耳朵、猪脸、腊三线……统统让老板装起来。

      正要“收手”,看到晶莹剔透的风肉,正欲“下手”,老板说卖完了……有点失落,突然又听老板说还有点洗过的肉,可以先卖给我,开心。

        其实家里已经不少年货,为什么还会忍不住买买买?大概是因为久违的乡愁和年味吧,太久没有感受这样的年味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年味大概就只剩下家人围坐一起观看的央视春晚、辞旧迎新的春联,和这熙攘的集市了。

       几乎每个离家的人都对故乡有着别样的情感,俗称“乡愁”。但它真正火起来,是从要求“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开始。

       于我个人而言,在我心里,家的感觉一直停留在3岁开始,到初中毕业。那个10年光阴里的自己,无忧无虑,乐观活泼,勤奋好学,自得其乐。幼儿园之前,太小,很多事情已不记得;初中之后,太累,各种外在压力和内在纠结。因种种原因,毕业后每次回家都是匆匆来回,很少在家过夜。

      3岁时,我家已是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父亲在部队曾立下三等功,退伍回家后没有选择安置的工作,在家养猪,自制饲料卖给周边村镇的农户,那时候家里常常人来人往。

     不知道当时的父亲是怎样想的,我才3岁啊,父亲已经训练我精准添磨,并且很神奇我竟然做到了。那时的自己甚至觉得很骄傲,至今仍记得我站在高高的垫子(蒸笼格子)上和父亲一起劳动,父亲不时夸我的情景。

     真的没觉得苦,只有幸福。

     我们年幼时,农村的生态很好,每到夏天都会有很多很多萤火虫。可是毕竟是小孩子,总是不能如愿以偿捉到那些小昆虫。记得有一次,父亲回家后很兴奋地给我和弟弟一个小瓶子,里面全是萤火虫,当时觉得他就像是魔术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萤火虫。然后,父亲带着我们一起做泥人,只是泥人的眼睛、鼻子、手上、腿上······各处是闪着微微光芒的萤火虫。多年后得知萤火虫的生命也只有一天而已,可是却带给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的我特别胆小,也很瘦弱,因为名字的关系,曾经有高年级的孩子给我取外号---“亮火虫”(“萤火虫”的俗称),父亲不知从哪儿知道了,某一天直接冲到学校,揪着那个男生的耳朵训斥了一通,然后渐行渐远。而当时,我偶然间目睹了一切。至今仍记得父亲离开学校后我一个人站在学校的铁门上自由晃荡的样子。

     我们家没有种过田,可是我一直对田有特别的好感。因为每年春节,父亲都会带我和弟弟在旱田里放鞭炮,每次随着一声声“巨响”,田里就会多出一个个“小窟窿”,当时的我们是那么惊喜。

     还有那些在父亲手里茁壮成长的各种蔬菜以及父亲脸上晕染开来的笑颜,都仿佛是在昨天。那时的父亲多年轻啊,可是现在,已经是老父亲了。

     时间从来不曾真正定格,回忆时脸上不自觉流露的笑容已经足够证明那些是真实的存在。
     赶集时偶遇熟人的闲聊、农家宴上那些忙碌的场景、从不刻意掩饰的玩笑和打闹、人与自然的和谐,好过太多一群人之间有一句没一句的爱搭不理。它能给人一种感觉:我们并不孤单。它也会给人一种告诫:知足常乐。顺其自然就好。
     只是,在这个“误解不胫而走,理解寂静无声”的时代,“顺其自然”既是垫脚石,也是绊脚石。正如最近在看的《乾隆王朝》里那些可悲可叹的历史风云人物。
      也许是为了逃避现实,也许是钢筋水泥的日子早已过腻,这些年,经常听到有些人说:做一个农民真好,比生活在城市更好。曾经不止一次看到过朋友圈那些讲述农民工“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这种现象的文章。相比之下,我们算是幸运的,虽然回不去农村,但是在城里也不是过不下去(生活要求太高的除外)。

      太多的人,从小离开农村的家,在城市打拼,却仅能勉强生活,回到农村,要么习惯了城市的单线条规律生活,对农村脏乱的环境无所适从;要么不分四季五谷,无端上演“少小离家老大回,菊花已成向日葵”的尴尬,更别提播种与收割;要么凭本事和吃苦挣点小钱,回乡后面对无数火辣辣的嫉妒眼光和白眼,平白无故就这样“出局”········
       一场过年赶集带来了无限欢乐,也引发了无限回忆与感慨。过去,已无法改变;未来,仍值得期待。期待,未来的境遇在某一天能偶遇过去的山水;期待,未来的我们,不再提到“乡愁”时,因故乡的人、事、景而发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住乡愁
赶集
农村乡下的早上宁静淡雅,没有那种喧闹气息。让人感到心平气和,心旷神怡。#乡村 #治愈#乡愁
年节是一份锁不住的美丽乡愁
司德珍:乡村里的国庆味儿 | 《济水文学》
乡村盛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