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南联大:8年培养出2位诺奖作者,170多位院士,它有何魅力?

在中国有这样一所学校,在短短的8年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学生,用8年时间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而成为传奇学校。

它就是西南联大,而这些卓越人物的培养,离不开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精神,而这些优秀人物所学习的文化课都被编著在这本由大师冯友兰等的课程讲义集结成为《西南联大文化课》。

在《西南联大文化课》中以冯友兰、汤用彤、张荫麟等谈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而且还讲了中国为什么需要主动学习,并不断汲取和接受外国文化,以便更好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


优秀的文化,才是人才济济的根源


说起西南联大,不得不提起杨振宁、邓稼先、许渊冲、汪曾祺等这些人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为什么这些人能如此优秀呢?实际上跟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关。

这所学校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然而它只存在了八年时间,最初成立之时,连教室都没有,更别说宿舍和办公楼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恶劣的环境里,还是云集了许多大师的青睐,比如朱自清、陈寅格、冯友兰等,他们用富足的精神和自由的灵魂,以及独特的观点与深厚的学识修养,为那些莘莘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道理,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荀子说:类不悖,虽久同理。

意思是说一类事物,必然会依照某一理,而被认为是同一类,或者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特性。也可以理解为个体的事物,有着许多类,也有着多样性。

正是因为不同的个体,发扬并学习着优秀的文化,而产生了诸多优秀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源于优秀的文化传承。

也可以理解为西南联大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底蕴,在短短的八年,涌现着大批优秀卓越的人才。


为什么中国要学习并接受外国文化


除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外,外国文化也值得我们主动学习并接受,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将西方文化兼容并包,为己所用。

在《西南联大文化课》中提到汤用彤在“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中讲到:有人主张用中国文化做本位,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他认为都是不妥的。

汤用彤认为,外来文化思想与本有文化接触时,要分两方面来讨论:

一方面,应不应该接受外国文化?这是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有人一提起外国文化,要么认为是“毒药”,要么一味崇拜,这都是不对的,而应该学习外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而摒弃不适合我们的那部分;

另一方面,能不能接受外国文化?对于中国来说,要考虑文化移植的适配性与有用性。

那么就要注意两个要素:一是外国文化要适用于本土文化,要适应本地的文化环境;二是外国文化的引进,也要适应本地文化,所谓适者生存。

比如佛教原本是从印度引进的,但经过很大的改变,就演变成了中国佛教,从而得到了国人的认可。

也就是说我们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地接受。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其实是经过了冲突和调和。

首先,是看见表面的相同而调和,也就是表面上的东西需要保持一致性;

其次,因为看见不同而冲突。很多东西之所以有冲突,是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这时就要多角度去面对;

最后,发现真实的情况相合而调和。这个步骤就是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融合,从而变成适用本地的文化。

也就是说,中国在汲取外国文化时,其实已经将外国文化融入本土文化,而这也意味着外来文化已经被本土文化同化。

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思想的特质,这也要求西方文化来到中国时,必须要有所改变,合乎另一种文化性质,才能发生作用。


优秀人才的培养,实则是优秀文化的传承


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并不是牵扯“德”、“统”,而是要懂得外国文化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优秀的文化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更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态度,也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中国文化的过去,从文字历史之初到孔子,从孔子到庄子,再从庄子到佛教,再从佛教到西洋文化,这些都伴随着中国文化的日益丰盈。

从农业制度的衍生,这是中国文化之基础,所以有了家庭、部落,后来有了国家,最终发展为“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离不开道德观念、文学、哲学和艺术。比如文学、语言、哲学艺术这些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并不是空谈,而是要从内到外,从思想到灵魂的全面复苏。

用转变的思维来看,就是看问题的高度不一样,才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才能具备“浩然正气”,所谓道和朝闻道,也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

优秀的文化的传承来看,义是道德行为,而浩然正气一方面对于宇宙人生要有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要道德义务要有责任心。

正所谓“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事情来了,不是看自己是否有理,如果无理就退避三舍,如果有理那么虽千万人我往矣,这就是大勇。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道德境界,又具备了天地境界,那么这个人必然是优秀的,而这种优秀的人自然也是受到了优秀文化的滋养,这就是西南联大的魅力,也是西南联大文化课的魅力。

这就是冯友兰所讲的人生境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世界,而文化将每个人又紧紧凝聚在一起,正如西南联大进行曲一样: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这是文化的魅力,也是西南联大文化课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南联大文化课》:一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浓缩的文人精华
冯友兰 西南联大的碑文
马年春节对联大全,好好收藏!
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冯友兰先生为西南联大撰写的纪念碑碑文
杨振宁:无题漫谈——2004年5月12日在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讲演(节选)
【听音在传】昆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