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国的冬天

  入冬以来,滨城艳阳高照,完全一副秋天的老面孔。梧桐宽大的叶子开始飘零,树影已然斑斑驳驳;五角枫像一团火,举着火把在燃烧;银杏的叶子很像古代仕女手里的小扇子,黄得耀人眼。海上吹来的风,湿润中略带一丝凉意,但绝没有北方的西风凛冽,更不见一片雪花飘落。对于听惯了西北风敲窗和看惯了鹅毛大雪压屋顶的我来说,冬天要是不下雪,那简直就算不得冬天。

北国的冬天便如同放电影一样在头脑里闪现。西北风吹着哨子呼啸而来,翻过大兴安岭山麓,直扑嫩江平原,携着灰尘刮着雪粒,把北国凝成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童话世界。西北风冒烟雪,那才是北国的冬天特有的标志。

“东北的冬天更像一坨洁白无瑕的冰,需要有一锅老汤来蒸煮。”想着想着,思绪就像那落在热锅上的雪花,瞬间化成水汽氤氲开来。

北国的冬天,如果适逢假期而又不期而遇一场好雪,便是都市上班族最快乐的日子。拥被懒坐,寂夜捧一本书静读,或者煮上一壶好茶,拈盅品茗,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只适合一个人独享,最开心的还是约三五好友去吃火锅。我所说的火锅并不是老北京的铜火锅或者韩国舶来的电火锅,而是北方独有的木火铁锅。木火铁锅,顾名思义,就是灶上铁锅,灶下木柴,锅里炖上活鱼或者牛羊肉,围上一圈食客的火锅。

如今生活富裕了,家家厨房都已经现代化。铸铁大锅已然退出厨房;木柴也早已被煤气、电灯清洁能源替代,难得一见了。只是经过煤气或电加工出来的食品,怎么也没有使用原始的铁锅和木柴做出来的有滋味。于是那些保留了传统烹饪方式的火锅店便应运而生。

              依安 刘怀玉 摄)

一口十二印的大铁锅,锅里煮上一锅野生活鱼,水库的胖头或者草根上佳;锅边儿转圈儿贴一溜儿金黄的玉米饼子;围着铁锅再转圈坐上三五好友,开怀畅饮。那样的一锅热腾腾的好鱼,无论如何都带有几分怀旧的温馨。

  酒要东北的纯粮食酒,富裕老窖或者黑土地吧,总之是黑土地上长出来的红高粱或者黄玉米几经蒸煮酿造而出的琼浆玉液。那颗粒饱满的粮食酿造的烧刀子,一口闷下去,就会有一条火线从喉直烧到胃里去,最后流进沸腾的血液。酒酣肝胆尚开张,东北人的豪气顿生,什么西北风冒烟雪,都会被半斤烧刀子融化。

  蒸腾而起的热气,弥漫着鱼的馨香,锅底的木炭哔哔啵啵地跳舞,熊熊的火苗窜出来,火光舔着人的脸,从里到外地夹击,让本就醉酒的面庞慢慢地变成古铜或者紫红。

  屋外的雪簌簌地落着,慢慢悠悠,不紧不慢,落满了山头,落满了山沟,落满了人的心头。屋里的人可以吆五喝六,可以觥筹交错,可以大快朵颐……

  有时觉得很奇怪,因为一场纷纷扬扬的雪才有了围炉而坐的欢聚,而一旦围坐在一起,却又常常是把这相聚的因由忘怀。但是,那灶下的熊熊之火和锅中氤氲的热气仍然是脱不了纷扬的雪花的陪衬,雪花是每年都要见的,而这样的火锅却不常开了。

  那一天,端起了酒杯,蓦地就想起朱敦儒的《西江月》:“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不定。”朋友们都很诧异,许是喝多了吧,一笑而过罢了。那时还没有雪,透过窗帘望去,还看得见窗外月移风动,柳影婆娑。而现在那柳树一定早已褪了绿装,在风雪中挥舞着枝条吧?

  不逢北国的冬天已经有几年了,那样的热气腾腾欢声笑语的火锅也早已成了舌尖上的记忆。但是每到西风乍起,雪花飘落的时候,便不可遏止地想起北国,想起北国的漫天大雪,想起热热闹闹的木火炖煮的火锅。有时候,你只有远离了故乡,才会更怀念她的美好;因为有了遥远的距离,才会被故乡的某种美味牵心牵肺、牵肠挂肚。

  忽然想起往常看《诗经》里的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时并没觉得如评论家们说得那样好。如今,想起北国的冬天正该是纷纷扬扬的冰雪天,正该是三五好友相聚的美好时光,莫名就有种冲动:人,真的像那胡马一样依着北风的么?

原载纸媒《沈阳铁道报》2018.12.16

70

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镬灶打脚肚里--“镬灶间”里的温州俚语
无招胜有招
做了厨房里的实验,“家庭小灶能不能模拟出柴火灶的效果?”周中的时
锅的历史:有了铁锅才有了炒菜,明清曾严格限制铁锅出口
石头垒灶,大铁锅一放,一家人围在一起,这感觉别提有多美好
石家庄最适合冬天去吃的6家小店!好吃、便宜又暖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