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娘媽

七夕就是一位重要的兒童保護神~七娘媽的生日。七娘媽又稱為「七星娘娘」、「天仙娘娘」,七星娘娘有人指其為北斗七星所化、或為其配偶神,有人則認為是指包括織女在內的七仙女,又稱「七仙姐」或「七仙姑」。

民間信仰七娘媽者,皆於七夕此日黃昏供祭。供品有軟稞、圓仔花(即千日紅,為祈求多子多孫)、雞冠花、茉莉花、樹蘭、胭脂、白粉、雞酒油飯、牲禮、圓鏡。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紮的七娘媽亭,家有滿十六歲者,特供粽類、麵線。祭後,燒金紙、並將七娘媽亭焚燒,無法焚盡的竹古架丟至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傳即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稱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

約在兒童週歲前後,往寺廟祈求七娘媽或註生娘娘觀音媽、媽祖等,請求保護,並以古錢或銀牌、鎖牌,以紅絨線串成絭,懸在兒童頸上。父母並為孩子許願,如果子女能順利長至十六歲,必至廟中還願。此後每年七夕,父母會帶孩子至廟中祭拜。附近無廟的,就在家中自設香案,並在神位前換上新的紅絨繩,稱為「換絭」。等到子女滿十六歲則於七娘媽生日此日「脫絭」,往寺廟祭拜還願,答謝七娘媽的庇祐。

傳說中織女的姐姐們由於同情牛、女兩人被拆散,便暗中保佑那兩個孩子,使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由此才發展出七娘媽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為人父母者,為了能讓神保佑其子女,便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為義子或義女,稱為「拜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荔故事】王凌琴:七夕月下拜织女
注生娘娘源由
【七夕传说】仙 莲 花
惠安风俗|佛生日到了,说说惠安孩童的认契习俗
红丝穿尽万家灯,朝朝花月还虚度。诗话西和乞巧节
别把七夕节过“窄”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