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辛鱼“养鸡”记

的这只“鸡”,是用文字编织的,所以还是从文字说起。

喜爱文字,源于七年前。因大学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触发了我喜爱文字的开关,由此还成了一本书《兜拾活蹦乱跳的文字》。

        但其实我喜爱文字,还可以追溯到更远。那是约三十年前,在大学里。宿舍七人一间舍友王昆发很爱读书,熄了灯还在读。有一晚在蚊帐里秉烛夜读,结果把蚊帐烧了(后来此君是唯一考了研的同学)。我也爱读书,但我在明亮的图书馆读。我喜欢诗。熄了灯还在想诗。那时很多自认为好的文字袭击我,我不得不蒙着被子打着手电马上记下来。这些是那些年疯狂热爱文字的印记。

       出来工,我自我熔断文学的念想。是因为工作忙的关系,也是我认识到文学苦逼的本质。这个现状维持了二十年直至七年前发生了改变。2010年,大学毕业20年后第一次见面的同学让我很激动,很多自认为好的文字再一次袭击我。我颤抖着写了一篇散文《2天,20年》,熔断的文学念想又再次熔合。但我清楚我文字的斤两,这只是出于单纯的 个人喜好,是快闪快退的心血来潮。大学同学在水一方很鼓励我,她看到了我看不到的文学潜质。七年坚持下来,证明她是对的。我不但自我成长了,我身边,也长大了。

      这只泥焗鸡,在丁酉岁末,她长大了

      2014年,她还是只雏鸡。那一年,微信兴起。我搞了个泥焗鸡文学群。我以为,从化有广阔的乡土,从化文学要深植从化乡土,方有茁壮生命力。从化文坛老前辈,谢连波、朱华勇、陆桂昌、欧东林等,他们都写过从化乡土。乡土文学,并没写绝,而在于怎么写。我以泥焗鸡从化乡土文学,尽管很土,但很美味。按照这个理念,2015年,在一众泥焗鸡文学群群友鼎力众筹下,我与这些怀揣文学念想的年轻人,一起创办了纯文学杂志《流溪文学》。泥焗鸡在《流溪文学》初试啼声,创刊词,就叫做《泥焗鸡式的从化乡土文学》。

      为了养大这只,我没少下功夫。从最初的个人喜好式写作,到存史留名式写作;从老街系列,到老村系列;从感悟存在的意义,到感悟文学存在的意义。对文字的思索不断加深,对文学的理论渐成系统。到2017年,我的老村系列已有了一定的积累,终于年末爆发

       文字呱呱坠地,如赤裸裸的婴儿来到人世,要给他裹上漂亮的衣裳;文字再好,必须成书,方能阅读。我遇到了线装书君,他是那位裹衣人这身漂亮的衣裳,是线装书。老村系列,试图用穿透力很强的文字重塑村史,既有刚性的历史骨骼,更有鲜活的人物血肉;以线装书形式承载,制作书籍《从化乡村史记》,让历史散文更意味悠长。这是旧瓶装的老酒七年磨一字的戮力坚守遇上不容一丝有失的工匠精神,不成为一坛好酒都很难!

        从写从化的老街,到写从化的乡村;从《流溪文学》泥焗鸡初试啼声,到《从化乡村史记》泥焗鸡羽翼丰满。在即将告别鸡年的时刻,这只长大了!

       丁酉岁末,含辛鱼遇上线装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丁酉末篇《朱山下》赶上了《从乡史》的尾班车。戊戌首篇《大凹》已定。

                                                                                             2018.1.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土文学】陈杰 || 北归的大雁
溫石欽國畫藝術/群英薈萃系列之十五
从化特色五道菜
童伟格《无伤时代》丨初识世界的那天,世界已经苍老,待死一般
【小说月报】程白弟:泥瓦匠金龙(短篇小说)
葛水平:最好枕边书《百年孤独》 时间样长的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