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角杀敌记


题图为邱氏宗祠



龙角杀敌记
文/含辛鱼




1938年秋广州沦陷后,从化也落入日寇的魔爪。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从化民众同仇敌忾自发组织起来抵御外敌,特别是鳌头民众,上演了一幕幕硬核杀敌的场景。当时就流传一句话:日本鬼子过不了潖江河!1938年,潖江地区成立了以朱履吉、黄康平、李佐仁等为首的潖江抗日自卫团,各乡相应成立抗日自卫队,总共有12队之多。大家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在山头、险要路口设哨,以铜锣传声报警,阻击来犯之敌。
静谧的小山村
鳌头镇龙角村蝉岗社位于鳌头圩西南面2公里,是一条静谧的小山村。它呈坐西向东布局,背靠小山岗大岭顶(又叫牛乸岭),面朝一片广阔的稻田。稻田边上有小河流龙角河自东南向西北流淌。蝉岗社南侧就是西部交通大动脉106国道,是从化往清远的必经之路。村子边上有一座砖墙瓦顶、坐西向东的邱氏公祠。蝉岗社是邱姓人聚居地,地形像一只蝉匍伏,故名蝉岗。邱姓人数百年前从增城尖岭村迁来,邱振君为龙角村始祖,后人繁衍至今。就是这样一条与世无争的小山村,80多年前却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日阻击战!

邱氏公祠
1938年秋,侵华日军为打通从清线,屡屡进犯潖江地区。扼交通咽喉的龙角、人和等地成为兵家必争的前哨要地。当年秋天,龙角村蝉岗社已收割完稻子。那天早上,一小股从棋杆小坑村进犯的日军杀了过来。今年92岁的村民邱柱芬对那场阻击战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从华农大退休后,回到老家蝉岗社种花种草安享晚年。日军来犯前,潖江民众和驻防的国民党157468团早在险要之地筑好工事,应对来犯之敌。蝉岗社村围就有三个战壕,架了三挺机枪对着东面的广阔稻田。龙角河上下游约100米的河段打了松桩蓄起了水,河水溢出稻田,形成一米深的水阵。水阵还以之字形打下百来根松桩,形成固若金汤的防线。那天枪声大作,村中的土医生、小伙子邱材连忙跑到门楼拿下铜锣,沿路敲打提醒村民上山躲避。待他通知完毕已来不及躲避,于是急中生智躲进中水半日,躲过一劫。村中的后生闻枪而动,纷纷拿起自制火铳土枪迎敌。这些自制武器虽然落后,但杀伤力很大。枪管塞进铁砂、烂铁碎、烂锅碎,一扳火,散弹如渔翁撒网射出一大片。小伙邱杨妹头戴大斗笠、端着七九枪充当急先锋。忽觉头上一阵热,手摸一掌血,原来额头被横弹擦伤了。军民据守阵地,多次打下敌人的进攻。阻击战持续了一天,以日军败退告终。

被当作地堡的小拱桥
如今,80多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蝉岗社早回复静谧安详。在龙角河上有一座灰砂筑成的小拱桥,桥底至今还能清晰见到很多弹孔。村民解释说,拱桥的形状当年被日军误作地堡,于是成为火力集中攻击的对象。如今灰砂小拱桥面上加盖了一层水泥桥面,方便两岸村民往来。小拱桥记录了当年那场战火,是日军侵略的罪证,也时刻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百战经典】“人在阵地在”——解放军的铁血阻击精神
【红色罗定 · 老兵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素龙羊塘头村民围歼日军飞行员的故事
郓城:八里河阻击战
苏村阻击战陈列馆
粟裕“靠边站”,视察连队开玩笑:猪都训练这么好,部队肯定棒
英勇悲壮的明光抗日阻击战(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