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美国空军未来协同作战飞机(九)

基于该文章探讨

敏锐而坚韧,公众号:见微知著的斥候探马来报:Gambit系列无人机将增强美国及盟国的空中力量

基于该文章探讨

小不点2021,公众号:彼岸的鹰协作作战飞机CCA成为“空天网”大会2023最热话题
关于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之前笔者已经谈到了很多,从目前看,其发展并没有出现太多新的变化,只不过感觉它越来越近了,好像在未来2年就会投入使用。
今天还看到一些文章关于XQ-58的文章,它的真正投入使用应该更快,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时代很快就要来临。如果我是美国,我会在一次小的战争中验证这种有人无人协同攻击,就像F-117战机首次亮相巴拿马战争一样。
回到正题,首先谈一下协同作战飞机的成本问题。
在本公众号文章《关于未来美国空军的协同作战飞机》中,提到了无人机成本。在此之前,包括现在还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无人机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可消耗。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低强度、低水平的空中力量运用实践,比如纳卡冲突、俄乌冲突。其得出的观点并不一定契合美军未来所设想的大国竞争。
美军年初的一些描述和表态中,对无人机的成本问题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就像笔者在文章《关于无人机的两种发展路径》中谈到世界无人机的发展不同方向,美军的协同作战飞机无疑是朝着高端去的,这种高端体现了空军的高科技、高成本、高消耗的特点,是普通小国无法自主达成的高度。
具体到协同作战飞机的成本,美国空军曾表示,NGAD系统簇中的有人驾驶战斗机的单机成本为“数亿美元”,CCA约为其一半;也有说法是CCA无人机的价格不到F-35的一半,不管怎样,单架协同作战飞机的价格可能会达到4000万美元或者更高。这个价格如果换算成人民币,也是一个高价值目标。
这么高的成本,可能对其作战使用提出了更多的限制。比如不可能肆无忌惮地进行挥霍,不可能肆意地让其作为诱饵进入敌防空火力圈,不可能一往无前地冲在前线。只不过相比有人机的损失,无人机的战损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可能会更小。
因此,美国众议院对不同成本的无人机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可接受战损。比如,每架“可损耗”型expendable协作作战飞机的费用限额为300万美元,定义是设计使用次数不超过一次的飞机;“可消耗”型attritable协作作战飞机的费用限额为1000万美元,定义是打算多次使用的飞机,但在战斗中偶尔损失是可以接受的;“精致”型exquisite协作作战飞机的费用限额为2500万美元,定义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机型,其损失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从文章的表述来看,肯德尔肯定不想就此限定住无人机的使用。未来的战场环境,不会让无人机因为成本问题而束缚住手脚。肯德尔肯定想大规模使用。因为无人机的成本优势里面,还包括一项隐形优势,那就是培养优势。
有人机战损,意味着一名飞行员的牺牲或失去战斗能力。而培养有人机飞行员是需要成本和时间的,尤其是在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消耗里,飞行员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必须节约使用。而无人机则不需要担忧这些问题,即使受到战损,操纵无人机的操控员仍然可以继续操纵其他无人机执行作战任务。人由“不可再生”变成了“可持续”资源。当然,这背后可能会带来另外一种隐忧,就是大国冲突的战争成本,可能会进一步推高。
另一个方面,关于协同作战飞机的作战运用
协同作战飞机,将会发挥规模优势、载荷优势、机动优势、分布优势,成为空中飞行员手中的关键武器,在各要素、各领域取代有人机,并发挥重要作用。
1.兵力编组方面
按照肯德尔的说法,一架有人机可以指挥控制多架协同作战飞机,对于现有水平来看,1+4的模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考虑到现在空中和地面威胁范围不断扩大,1+4的空中态势感知和威胁应对能力是远远不足的,必须要增加协同作战飞机规模。
具体多少架协同作战飞机与有人机配合,需要考虑飞行员的作战能力。有的飞行员飞行技术好,但是指挥能力不足;有的飞行员飞行技术一般,但是指挥能力强。考虑到边际效应,即使再强的飞行员也不会无限多地增加无人机的数量,未来仍然会有多架有人机协同配合作战。这些有人机通常会根据需要分成扫荡、护航、压制敌防空、空中突击的任务,并且控制执行类似任务的协同作战飞机共同展开作战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N×4编队,N代表有人机数量,每架有人机将控制4架协同作战飞机执行作战任务。
上图算是一个典型的协同作战飞机与有人机的编组,三角为有人机,菱形为无人机。无人机旁边备注的是其可以担负的具体职能,包括了火力、压制防空、电子战、态势感知、通信中继(辅助决策)等。
从这个编组看到,这其中只有4架有人机,却16架无人机。与传统空中编组相比,有几个特点,一是空中高价值目标(HVAA)减少,不需要额外保护;二是火力单元增加,4架有人机拥有了14架飞机的火力能力;三是安全性提升,有人机普遍前置布势,保护有人机安全。
2.协同作战飞机担负的任务
空战司令部司令凯利上将Gen. Mark Kelly谈了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就是协同作战飞机不会替代EC-37B。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EC-37B主要执行远距离防区外电子压制任务,而无人机相比这种空中高价值飞机来说,其任务处理能力、发射功率等方面肯定有所不及。(未来会不会有多架无人机在后方组成多个干扰阵面,协同实施干扰?现在还没有见到类似的文章报道)
所以,从美军现在的观点看,他们将协同作战飞机当作“机载吊舱”,只是飞机本身作战能力的延伸。可以说,协同作战飞机只是作为单架飞机的力量倍增器,通过数量的累加,实现整个编队的作战能力提升。
所以,协同作战飞机仍然以战术任务为主,相应的任务已经在之前分析协同作战飞机的文章中做了介绍。未来会不会独立执行战略任务,如果真的如此,那就不算是协同作战飞机了。
3.部队编成
协同作战飞机应该作为一种“机载吊舱”存在,还是作为一款无人机存在,决定了其编成结构。如果作为无人机,那么就像其他无人机一样,独立编成。比如美国美国海军成立MQ-4C“海上信使”(Triton)无人机作战中队,称为第19无人机巡逻中队(VUP-19)
但是笔者推测,美军会将其作为协同作战飞机与有人机混编在一起,比如美国空军第388战斗机联队下面可能会设置一些协同作战飞机大队,这些大队主要负责这些飞机的维护、起降控制、数据加载等工作。有人机飞行大队进行筹划,生成协同作战飞机的飞行数据和作战数据等。这些是推测,笔者概不负责。

最后,还是关于协同作战飞机的未来发展
“干杯”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军协同作战飞机的有力竞争者。该系列无人机在自主能力方面,已经有所建树。
虽然智能化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愿景,但是就目前的水平远远达不到。就目前来看,无人机的自主作战能力是美国空军孜孜追求的目标。在文章《关于无人机智能发展》中,粗浅谈到了智能与自主的关系。
每一次自主能力的突破,实际上就是释放飞行员精力的一次大胆创新,只有提高自主能力,飞行员控制的飞机数量才会增加,协同作战飞机作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兵力倍增器”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近期还有报道,美国空军发射XQ-58,测试由人工智能支持的空战,现在这种技术的成熟度如何?能否自主识别,自主攻击,自主机动,都需要进一步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人机参与未来空战:飞行模拟游戏中的AI将走向真实战场?
“忠诚僚机”概念将大幅提升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
美空军有望2024财年为其第六代战斗机寻找无人僚机
F-35的“虚拟旗”军演
智能协同--美空军CCA协同作战飞机十个须知
未来趋势——有人无人协同的现状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