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推手单人操作法
一、上时曲蓄落时长
(一)目的
习练太极拳不应囿于某家某派或某某套路,而应细细品味和感悟太极拳的真髓和要义。太极拳所要向人们传达的不只是某招某式,她首先要给人的是思想的启迪。向人们昭示的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给人们灌输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制大力的理念。所以,练太极拳以及学习太极拳推手时,要刻刻留心的应是太极拳的根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它们是超乎动作和外形之上,普遍的、内在的要求。按太极拳经典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于以下几项:
1、虚领顶劲,气沉丹田;2、含胸拔背;挺胸通脊;3、欲上必蓄力于下;4、欲左时必蓄意于右;5、击前必有后挫之形(3、4、5反之亦然);6、凡欲外动时必先调内。
在练拳时,招招式式若能契合以上几点,即每一动作都符合太极要义,怎么打都是太极拳,若与之不符或相悖,则打什么都不是太极拳。
此一势主要是训练“欲上必蓄力于下”的意念。即双手向上时,脊柱要有垂直向下沉坐之意,尾闾向前、向下,松胯、松膝。相反,双手向下时,要顶头悬,百会穴直往上顶,涌泉穴向下踏实,两腿直立,脊柱存有上行之意。此为最基本要求之一,要常练。
(二)内容
1、预备式
立正姿势,两脚平行,间距与肩等同;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两侧。沉肩坠肘,中指有向下伸展之意,虚灵顶劲,下颏微收,舌抵上腭,意寓顶势,两眼平视前方。含胸拔背,自然呼吸,鼻尖和肚脐呈一直线。身体各部力求自然舒适。(图1
要点:头容正,肩蓉平,周身安泰舒适,神静气闲;精神内敛,气沉丹田,尾间正直,形神合一,守我之静,待人之劲。
2、动作解析
(1)两臂伸直,双手自下而上经胸前举过头顶。两臂平伸于胸前时,掌心向下,此时不可停留,继续上举(图2)。两手直举,至正上方时,掌心向前(图3)。两手上举的同时,尾闾略向前向下,小腹微收,丹田气聚而不散,双膝微屈。
(2)双手经原路下落收势,还原为预备式。
(3)起势如上,其不同点是双手由体侧侧平举至头顶(图4)。双手平举至与两肩平时,两掌心向下;继续上举,至头顶时,两掌背相对,左掌心向左,右掌心向右,拇指朝前;双膝微屈。(图5)
(4)双手经原路返回,收势还原。
(三)要点说明
此第一式在太极拳运动中极为重要。在以后的各式中都应贯穿这一原则,即上时屈蓄(手向上运动时,脊柱向下运动,意有下搓感,有意则止,不可过分向下;双膝微屈,不可下蹲)落时长(手向下运动时,百会穴有向上之意,脊柱垂直向上运动,双腿直立,双脚向下踩稳,涌泉穴有向下之意,浑身骨节犹如雨后春笋,节节拔长)。如此,方能做到“向上即寓下意”,亦可生出“挫之之意”。
每式可各做四节,每节九呼。
二、双向推磨翻馘鋈罗
(一)目的
太极拳手又称打轮,转圈是最基础的动作。左右手正反转平圆,加腰、胯、腿、脚相配合是关键中的关键,一定要熟练掌握。此势的目的就是练左右手划平圆。拧腰松胯,弓步周身整体运动,先做到肢体上的外三合。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左前方跨一大步,呈左弓步,右腿蹬直,左脚趾向前,右脚趾向右45度角,重心在左(图6)。同时,左手握拳,抬起与肩平,拳眼向上,拳心向右,右手自然下垂,贴于右腿外侧。(图7)
(2)左腿蹬直,右膝屈,重心在右。同时,左手由左经右屈肘于体左,顺时针划一平圆。其动作犹如用单人操纵的小石磨磨豆子之状,每划一圈为一动。36动为一节。
(3)动作如上,唯转圈时,由顺时针改为逆时针,反向转而已,36动后收势还原。
(4)由还原预备式开始,右脚向右前方跨一大步.其余动作同上,正反各做一节。(图8、9)
(三)要点说明
手划圆时要转腰缩胯,含胸拔背而不僵滞,沉肩坠肘,松腰坐胯,气往下沉。还原时要求虚灵顶劲,身体中正,两掌舒展指伸直,呼吸轻柔和缓。
三、左右转轮镧獭爹
(一)目的
在练熟平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立圆转法训练。立圆主要是大臂回环,重点在活肩。肩不活,则大臂难以运转,肘和手就显得僵死。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肩背活则根活,中、梢节自然灵。
(二)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左横跨一小步的同时,左手向右,由右而上、向左逆时针划一立圆。左手向右运动时胯向左行(图10),重心移至左腿。左手由右而上,由上向左划圆时,胯向右摆,重心移至右腿。(图11)
(2)如此循环往复,转一圈为一动,36动为一节。一节之后收势还原。(图12)
(3)右腿向右跨一小步,其余动作同上,唯其方向相反。36动后收势还原。
(三)要点说明
《九要论》讲:“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尝有直而无曲者。”太极拳讲究“势有回环”,《太极拳论》要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要得机势之利,每动要做到“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此节特点要求手向右时身向左,手向左时身向右。因有逆势而动之意,方有剪切之力。手划立圆时,犹如面对黑板或墙壁而划。
四、云手
目的有二:一是练双臂左右活动中,身与手的相互照应和配合,要练出左右互补的内应力。即手往右时身往左,手往左时身往右,臂与肩交错运作是关键。
二是要练双手同时不同向的划圆动作。此是推手又一基本动作,切记。
(二)教学内容
1、预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左横跨半步的同时,左手向右身向左,动作与左右转轮要求相同。左转轮做完后,接着做右转轮,左右转轮交替进行。(图13、14、15)
(2)完成36动后,左手下落时左脚收三分之一步,右手下落时右脚收三分之一步,先左后右返回预备式。
(三)要点说明
此节要求明三节。“三节者上中下者是也。“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股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不明下节,自家吃跌。因此,云手时要做到“由梢节起,中节随之,根节摧之”。上白头顶,下自足底,四肢百骸,总为一节,不可散漫。手起时沉肘,肘不可枉起。
五、蹲踞单拍脚
(一)目的
’蹲踞起,蹲要蹲得下,蹲下时小腿肚要挨着大腿肚,起要立得直。这样长期地训练,有利于腿部肌肉的增强,到年老时仍可保持步履矫健。拍脚时身略前倾,有利于腰肌的锻炼。
(二)教学内容
1、予页备式(同前)
2、动作解析
(1)左脚向前踏出的同时,双手平举与肩平齐,肘微屈,指尖向前,掌心同上。
(2)右脚向前踏与前脚平齐,两脚平行;两臂平举,掌心仍向上。
(3)接上动,勿停滞。两手翻转掌心向下,双手轻握,变拳,两拳眼左右相距约五六寸,拳心向下,同时蹲。
(4)接上动,两拳同时翻转,拳心向上,双腿直立,右脚向前迈出,两拳上举至“太阳穴”两侧,两拳眼向外,拳心向后,重心在右。     (5)接上动,勿停滞。重心前移,左脚上踢的同时,两拳变掌,翻转掌心向前的同时落下,下落时以右手掌心击打左脚背。
一  (6)击打左脚后,左脚顺势向前踏出,落下,两手变拳置于面前,相距尺许,拳心向前;同时,右脚顺势向前踏出,与左脚平齐。
(7)接上动,下蹲,起立,左脚向前踏出,右脚向上踢,以右手击打右脚背,动作同前,唯左右变化而已。如此循环往复,向前走,边走边踢腿。左右交替进行,每一击为一动,36动后收势还原。(图16、1 7、1 8、19)
(三)要点说明
此动蹲踞起动作幅度大,有利于下肢锻炼,可增强内力。练时应注意手足相合,太极《用武要言》讲,要“拳与足合,肘与膝合,腰与胯合”,外三相合为要 务。  (待续)
点击图片进入对应日志
       您已阅览  
 
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十八势武当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图解(4)
原始太极拳(动部)
太极拳搂膝拗步学习要点,拿走不谢
太极拳42式图解左右蹬脚8
太极大师 陈小旺编创:陈式九式太极拳(图解 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