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江花月夜》背后的江阴人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这首乐曲因其意境深远,乐音悠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我们今天听到的这首合奏曲,是从古曲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变而来的,可谁知道,我们江阴人居然和这首名曲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位江阴人叫郑觐文,是清朝末年的江阴北门澄江桥人。家里世代为官,很小就进入了北京国子监读书,由于他从小就爱好音乐,当时的江苏学政大人把他专门召回江阴,指导文庙的祭孔庙乐。在江阴他广泛研究民间音乐,结识了不少民乐人才。


清朝倒台后,他去了上海,先后从事古乐的研究和教学。在上海著名人士的帮助下,他成立了专门研究古乐的大同乐会,联络各界爱好民乐人士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民族乐团。乐团成立以后声名远扬,大量人才聚集在郑觐文身边。为了推广中国民乐,他经常组织乐队演出古乐,并收集整理大量民间音乐资料。


1925年,为了提高乐团的演出效果和吸引力,郑觐文让他的学生柳尧章设法把优秀的古乐改编成合奏曲。柳尧章那时才是20岁的小伙子,但却是个民乐天才,很快就按照郑觐文的要求,把根据白居易的古诗《琵琶行》创作的琵琶古曲《浔江夜曲》(又名《夕阳箫鼓》)改编成合奏曲,郑觐文大喜,对乐曲进行了修改,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此曲一出,轰动国内,很快就传播开来。


郑觐文潜心研究民乐,整理复制了许多早已失传的古代乐器,并对笛子等乐器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良,还编撰了《中国音乐史》等著作。是近现代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许多人知道《春江花月夜》,但有多少人知道其背后的江阴人郑觐文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乐
略谈《春江花月夜》庄永平
琵琶与古筝合奏《春江花月夜》,唯有民乐方能演绎的如此优美!
民乐|《春江花月夜》,琵琶与洞箫,格外有意境!
春江花月夜
中国民乐名曲经典之声9C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