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探索自我惠及他人,让亲密关系和谐有爱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们都理解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在意越容易出问题。越喜欢一个人越患得患失;越在意一个人越容易失去;越在乎父母越容易关系紧张。
很多人生活都很普通,正常工作,正常交友,只会在特定事件出现,触碰到敏感神经,反应特别大。


有位朋友小艳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春节时,小艳追着喂饭,孩子一岁半。她一时没注意,孩子就摔了。
婆婆说了一句,都那么大个人了,都看不好孩子。
那一刻,小艳感觉很委屈,孩子那么小,总爱跑跑跳跳,偶然摔跤是很正常的反应。
婆婆为什么要说她,平时婆婆也没帮着带孩子。朋友顿时感觉委屈难堪,最后哭了。
这样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搞得到场面很尴尬,孩子也害怕哭了起来。
这件事情,小艳说她闷在肚子很久了,不吐不快,说出来就舒服了。
平时小声讲话的人在咆哮;平时不动手的人在施暴;平时平和的人在紧张。
小艳说,平常她不这样,在那一刻,她忍受不了。
每个人有情绪都会发泄出来,可能有些人比较温和,有些人比较暴躁。
如果童年时期欠缺玩具,长大后会买一堆;如何童年时期欠缺裙子,长大后特别喜欢买裙子;如果童年时期欠缺的是爱,长大后会追逐爱。
有些人会意识到自己不对劲,但是具体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根本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让人头疼。
看了《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发现很多行为、情绪的出现,就是满足不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很多莫名奇妙的行为、情绪有了合理的解释和处理方法。
 
发现创伤,疗愈自己
如果不是“上帝”般存在的孩子,他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类型:“恶魔”的意象。
有些时候,人的内心是封闭的,不愿意向别人敞开。
北大学子弑母,案件已经过去几年了。
案发时间是2015年7月11日,案发地点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工宿舍内,吴谢宇趁母亲谢天琴换鞋时用哑铃将其杀害。并且事后安装了报警器和摄像头,手机远程监控家里。
据吴谢宇的说法,是母亲谢天琴对他管束太严格,导致心里已经逐渐扭曲。
案件没有发生之前,没有人会预料悲剧的发生。
吴谢宇的心里有创伤,从未曾对人言。同学、朋友、身边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正面的,说吴谢宇和人交流沟通有一手,但是偏偏和母亲谢天琴的沟通却出现问题呢?
人总喜欢钻牛角尖,他对我不好,我要报复;他故意的,害我出丑;他老打击我,害我没自信。
一件事情发生,当事人难以面对,会找到完美的借口为自己开脱,全都是别人的原因,造成这样的后果。
事实真的如此吗?可能别人无心的,可能别人就随意的一句话,可能别人开玩笑,每种可能都有可能。
很多悲剧的发生,都是沟通不到位造成,如果可以顺利沟通,或许就能够互相理解,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创伤。
内在小孩没有得到满足,导致想法越来越偏,从而做出极端的事情。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样的想法是没有依据的、错误的、可能致命的,那么我们就会做出修正,做出正确的、利于他人也利于自己的事情。
如同书中所说,人的潜能是无限量的,你探索自我的过程也是均可限量的。
人的一辈子那么长,无论对错都有迹可寻,追根问底自身行为的动机。
探索自我,寻找内心的创伤和缺口,疗愈自己。
 
观察实践,教育孩子
接纳内在的小孩,不仅可以探索自我,也能帮助我们教育孩子。
在一次家长会交流,一位宝妈说:小时候爸妈管教严格,不会做或者做不好作业,爸妈就会打她。
当她成为妈妈以后,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经常是孩子不听话,就狠狠打他。
一次打得比较重,突然间,她意识到好像这样打孩子是有问题的,但是具体问题在哪里?她又找不到。
有天孩子跟妈妈说:我玩的时候想做作业,又静不下心来写作业,虽然玩了那么多天,但是我都好像没有玩过。
这时,宝妈才意识到焦虑会传递,当妈的焦虑孩子的学习,孩子也会因学习而焦虑。
同时也意识到,教育模式会循环的,如果不懂得改变,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样的模式是非常可怕的,错误的做法一直存在,教育孩子是为了让他更优秀,而不是为了重复。
想要改变,需要不同的做法,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方式,需要学习新的沟通方法。
宝妈最后说,接纳内在的小孩,让自己有勇气、信心改变,变得不再焦虑,变得从容。
我们每一代人的教育,教育环境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政策也有所改变。
因此,需要适应时代,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有进步,让孩子适应这个时代。
宝妈说,她是看了《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自我疗愈、自我调整,教育孩子也不再单纯靠打,也不会带负面情绪和孩子交流,陪伴孩子的质量高了很多。
有些困惑、有些问题我们不懂,都会去请教别人,或者看书学习,办法总比问题多。
观察客观上优秀的孩子,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占了一半,家长学习进步,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每位家长受教育不同,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同。
无论如何,发现问题想到学习,是一个好习惯。通过学习,教育孩子也会得心应手。
如同书中说的,“我不行”来自父母的贬低,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
期待,每位家长都懂得学习,让每位孩子都有自信,迎接人生的挑战。
 
沟通了解,乐助他人
看书不仅对自己有益,有时帮朋友分析情况,也可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及时帮助他。
现代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探索自己,或者不想费神思考。
这时,看对一本合适的书,就很容易解疑答惑。
文中有一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
有一个男孩,他的父母都到南方打工去了,孩子留守在家。
在他5岁那年的春节,他的父母回家过年时带回来一个小妹妹。小妹妹两三岁,穿着很漂亮的衣服。男孩觉得父母在外面一定生活得很好。
男孩特别渴望父母能把自己也带走,但是父母并不打算带着他。到了父母又要离开家外出打工的时候,男孩跟在父母身后一路哭着喊着追到村头,拉着父母的衣服,求他们带自己一起走。
他说他记得很清楚,在北方的凛冽寒风中,父亲拎着他的耳朵往回扔;因为他的耳朵上有冻疮,整个耳朵被扯裂了一大半。
这种被抛弃的感觉,它会萦绕不散,一辈子跟着我们。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

书中说:因为以前被父母亲抛弃的记忆太深,对他来说,一旦形成这种亲密关系就意味着可能再次被抛弃。
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他们都难以走进亲密关系,因为一踏进去,会发现不适应,或者总在想着会不会被抛弃的问题。
这样的经历,相信部分80后、90后,都有经历过。
有位朋友梅子就是这样,每天担心来担心去,很烦恼,每次都找朋友抱怨,在朋友圈子里都出名了。
不是旁边的人看笑话,而是感觉她的担忧是多余的。
但是深陷其中的梅子,是察觉不到的,朋友再多的提醒,都不如安静听她说话比较好。
直到,有次朋友给梅子介绍了一本书《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看了这本书才让她省悟过来,原来她的内在小孩受伤了,而她根本意识不到。
负面情绪,每个人都有,有人选择独自消化,有人喜欢对人倾诉,适量的倾诉有助于舒缓情绪,但是太多了,变成情绪垃圾,不是每位朋友都可以包容,可以当情绪的垃圾筒。
很多的心理书籍都是由案例组成,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者亲听倾诉,就不会写出来让大家看。
看的人感觉有用,并且认同,那也是对作者最大的认同。
有时分享,只是为了不再犯错。
可能挽救一份感情,可能挽救一份亲情,谁知道呢?说不准的。
 
有位得道高人是这么说:
得道之前,喝茶时想吃饭,吃饭时想喝茶。
得道之后,喝茶是喝茶,吃饭是吃饭。
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今天就是未来。过好今天,活在当下
向优秀的人取经,看优秀的书吸取养分,让所有人都得“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自己的理想父母,温暖内心长不大的孩子
养儿子要“暖”一点,孩子14岁以前,父母要尽力做好三件事
真正的疗愈,是内在小孩的成长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小时候没感受到父母的爱,心灵留在那个不被爱,没有爱的空间,他们被卡在了童年,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你害怕别人对你的否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