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放性结局

文玩里有专门玩虫子的,这要跟那种斗蛐蛐的区别开来,它没有那种争或者斗的东西在,毕竟是文玩,文,也要和那些以虫子当宠物的区别开来,文玩里的虫子不是宠物,它只是某种情趣的寄托,没有到宠物那种地步,所以它是单独的,单独的一种,文玩里的虫子常见的有蛐蛐、蝈蝈、蛉子,我大概就只知道这几个,蛐蛐和蝈蝈比较常见,蛉子是一种稍微不那么常见的虫子,但是有很多玩虫子的人喜欢,之所以提到虫子,是因为刚刚在窗外听到了另外一种虫子的声音,不像是蛐蛐,更像是蛉子,具体我很难确定,虫子我是外行,彻底的外行。

忘了在哪看到过,谁的散文里好像,说家大人会买那种专门放蝈蝈的竹笼,竹子片成小条,变成小巧的笼子,买完笼子会在里边放上一两只蝈蝈,用白菜叶子喂,蝈蝈笼挂在 床边,听着蝈蝈叫声入睡,如果幸运,蝈蝈在冬天还活着,也就是说在冬天还可以听到秋虫叫声,这是很多玩虫子的人所无法抗拒的乐趣之一,外边已经没有虫子了,但是屋里,笼子或者玻璃罩子里,蛉子或者蝈蝈,还会不停的叫,有人会觉得吵,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事情,无可厚非。

面对兴趣,没法用比较来分别,同样是文玩,有人喜欢串,有人喜欢把件,有人喜欢虫子,有人喜欢鸟,体系明确,传承清晰,各自在意各自的东西,即便是喜欢木头的文玩人里,有人喜欢树籽,有人喜欢核桃,有人喜欢名贵木料,归类只能用作研究,还是没什么人看好的研究,对于玩家来说,那些区分、分类意义并不大,从产生至今,从所谓不务正业的八旗子弟到遗老遗少到现在,一个东西、一种文化能够流传下来,毕竟不是稳稳当当的,中间当然有扬弃,有否定之否定,有回向,它其实并不代表一种标签,抛开商业行为的外衣,其实不难看到,它本身并没有标签化,戴一条手串或者玩一对核桃,甚至提笼架鸟的,也并不代表什么,它跟所谓油腻、所谓不务正业、所谓玩物丧志,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是每当听到有人这么联系的时候,总感觉说这话的人,是那种看起来巨严肃巨正经然后没什么朋友没什么爱好,特别扭那种人,当一个人选择一种爱好的时候 ,任何其他人并没有自个评价,尤其是他自己承担这个选择后果的时候,大可以没必要那么吹毛求疵,你也不种核桃,也不种树,看几个短视频就觉得自己多高大了,没那个必要,真碰到一个会撅人的,分分钟原地气到背过去,划不来嘛。

那天看一公众号博主聊所谓双标的事情,聊到最后发现根本不存在双标这个东西,所谓双标,就是人自身的标准,符合你的标准就不叫双标,不符合,哪怕一点点不符合,就是弥天大错,不说倒还好,一说出来,立马贴标签、立牌坊、拉战线,不符合自个标准的东西就是错的,这本身不就是双标吗,通常的表达是,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应该,在法哲学里用应然,自然法,那天看谁举个例子说,你应该珍视生命,否则会面临法律制裁,这种表达不叫应该,真正的应该是,你应该珍视生命,带后果震慑表达并不属于自然哲学,自然哲学的表达只有你应该珍视生命,因为任何人都应该珍视生命,普遍层面的表述才算,或者更简单说,要求你能做到同时我也要做到大家都要做到的事情才算自然法,而不是你应该不戴手串,你应该学那谁,你应该看谁的书,你应该听谁的道理,这样的表述不仅无理而且是对另一方人格本身的践踏,它有种人本身的低俗本性在,或者说下贱本性在,双标的虚伪就在于此,或者说指称其他人双标的虚伪就在此,在这样的指称里,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说话者自己的标准,符不符合他自己本身的利益,多下贱啊,还有比这更虚伪的事情吗,这就像给猫猫狗狗穿衣服的那些人,教鹦鹉说话的那些人,在动物的行为里找人类行为的人,反对黑格尔、谢林的观点,人本身并不一定就是所谓发展的最高点,真的不一定,起码人不能这么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零后讲述北京老文玩圈,现在的文玩市场没得比
养蝈蝈?遛鸟?文玩人解闷可不止盘串这一种!
老北京动物俗名考:(七)鸣虫--计云(珍藏)
小时候常养着玩儿的蛐蛐,现在还能养吗?
张修东:静听虫鸣
回憶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