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荞花似雪
         这是一种浅白色小花,绿豆大小,很不起眼。五只花瓣,守护着微黄的花蕊。一朵朵小白花聚成簇,拢成串,绽放在茎秆枝头和叶腋间。千簇万簇连成片,千株万株汇成海,远远望去,犹如落了一场初雪,覆盖在一畦红褐色茎秆上。
  从秋分至霜降,木叶渐枯,一田白花,花期长达二十多天,蝶飞蜂舞,热闹而喜庆,给渐次萧杀的原野增添了勃勃生机。
  这样的景致,庄稼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他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结籽,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变成沉甸甸的收成。
  这是留存在脑海里故乡种植荞麦的影像。故乡在崇山峻岭间的山坳里,田地少,自然资源贫乏。为了弥补口粮不足,庄稼人在山坡上垦荒,种植小麦、山芋、玉米、荞麦等杂粮。这些杂粮耐旱,耐瘠,病虫害少。土地虽然贫瘠,但是总能结出并不贫瘠的果实,回报乡亲。
  那一年,故乡夏秋连旱,栽插的晚稻因无水灌溉变成一田枯草。晚稻绝收,庄稼人并没有气馁,他们赶着黄牛,将干裂成乌龟壳一样的稻田翻耕,作畦,播下荞麦的种子。处暑时节,天气渐凉,大地深处的潮汽濡润了种子,几天之后,种子破土,如营养不良的山芋苗。不用担心,荞麦生命力强,十天半个月,这些幼苗便茁壮成半人高,三周之后蹿出红褐色茎秆,开出一簇簇白花。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荞麦是乡下的“救济”作物,生长周期短,到了十月,荞花落尽,结出三棱形褐色荞麦。
  母亲也种过荞麦。那时候我在外地工作,年过七旬的母亲寡居在乡下老家,依然在菜园里种了两畦荞麦。寒露时节,我回故乡看望母亲。走进母亲的菜园,眼前的两畦荞麦如秋蓼般蓬勃,红秆如血管,似有鲜红的血液在悄悄流淌,将大地的营养源源不断地向上输送。这些红褐色茎秆上缀着白色伞状圆锥形花序,那些米粒大小的花苞,外形如心脏,嫣红嫣红,饱满丰盈。荞花凋谢,依然不落,而米粒大小的荞麦,如滴落的泪滴,挂在茎头。
  母亲种的荞麦,一部分制作荞麦茶,让我带回城里;而荞麦壳则装进两只布袋,缝成荞麦枕头,也让我带走。枕着故乡的荞麦枕,闻着隐隐散发的荞麦香,仿佛走进了故乡的田园。
  那天在网上看到一部乡村振兴宣传片,连片的山坡上种植了大片荞麦,白茫茫的荞麦花如霜如雪。点开背景音乐,是王二妮演唱的《荞麦花》,歌中唱道:“唱起你的时候我想起了家……你那淡蓝蓝的名字,开在故乡的山洼洼。”我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母亲生前种植的荞麦,想起了一畦畦荞麦花。在那个荞花似雪的季节,我离开了故乡,母亲驻拐站在村口目送;又一个荞花似雪的季节,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留下一畦荞花,在菜园里孤零零地绽放。
  荞麦是蓼科草本植物,是属草的命。荞麦的花朵不漂亮,结的果实也不好看,但是,我却喜欢上了它。大道至简,藏巧于拙,越是不起眼,越是倔强、朴实、善良,一如我的父老乡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荞麦记
雪中情
徐宜业丨茶豆弯弯
回去,是为了过去
故乡的夏夜
166 故乡•菜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