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贺捷表》中探寻钟繇小楷的特点播

钟繇小楷艺术风格
宽博朴茂
钟繇小楷的特点是很丰富的。梁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记载了:“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上述文字中说到钟繇小楷茂密,实为朴茂。因钟繇所处在汉末曹魏时期,这个时代本以隶书为官方书体,迫于战乱,钟繇便将其隶书蚕头燕尾省去,或者藏住,于是就有了繇之小楷,因而钟繇小楷中带有浓厚的隶意。
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写道:“平谓横也。茂谓际也。”此句话中横平,亦就是所谓平画宽结谓之宽博。下面我们从钟繇《贺捷表》的作品图片分析来看看其小楷的宽博之美。如图,该图中几个横画偏长的字“言”、“戎”、“兼”等横画长竖画短,很明显为隶书的结构特点,横式拉宽,显得宽博。或许有人觉得只是巧合,再找一组,看是偶然出现,还是整幅作品都是此面貌?
从图作品中可以看出横式还是拉得很宽,显然是受到汉代隶书横画宽的影响,所以钟繇的小楷中带有隶书遗意,图中的“知”、“征”、“长”、“晃”、“并”等字形结构宽博,整体字形偏扁,此特点实为钟繇小楷的特征之一。
隶趣古拙
中国书法字体发展是从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五体,为何说钟繇小楷兼有古拙之气呢?试想钟繇师从曹喜、蔡邕,而此二人擅长篆书和隶书,则钟繇亦会写篆书。习篆书之人讲究篆籒气,有此则有古意耶!《贺捷表》小楷的隶趣也很明显我们对比图片来看如图。

图中画圈处的字“闻”、“欣”、“庆”等字左边收笔处微微向左上方挑出,此为隶书的意味。钟繇所处的时代,楷书还未成熟,受到隶书的影响是很正常的,所以此作品带有篆书的古拙和隶书的趣味性。《衍极》谓:“魏、晋相承,善学隶古,莫如钟、王。”说明钟繇善隶书并兼古意。
钟繇小楷技法分析
结构:自然之趣
钟繇此篇小楷结构上宽博扁势,大小错落,摆动变幻较大,兼有行书的行气摆动。南北朝时虞肩吾《书品》中说:“张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而“繇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工夫与天然是古代书法审美的一对范畴,是书法家艺术的外在表现。说钟繇天然第一,意即取法造化,从自然万物生发,自然天成与万物接洽。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造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上述所说之意就是书法从大自然中来,要重视自然之趣。而钟繇天然第一与此处“书造于自然”不谋而合,之然之意趣甚妙。
章法特点
有行有列。从《贺捷表》第一页两行介绍,整体字上下左右排列很整齐,这个很明显能看出。

字形大小变化强烈,对比非常明显。第一行右边变化规律为从大到小再到大,第二行左边为从小到大再到小再大,两行开头大小对比强烈,末尾处左右相差不大,为此篇作品增加了动感和变化,这正是吸引我之处!
再来看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依然遵循有行有列基本规律,有行有列,横与横左右基本上对齐,竖与竖之间亦基本成一条直线,这说明钟繇开始使此书体有别于隶书,形成一定的楷书规范,因此表是上书于皇上,更要显得庄重,不能像行押书似随意。如图。
第六行、第七行、第八行则开始有行无列,挥洒自如,左右参差错落,字与字之间距离时远时近,动感极强,好似行书一般。此三行左右字的位置呈一定的斜度,则为左边高右边低,列无对齐状态,动静结合矣!如图。
第九行、第十行、第十一行行气十足,左右幅度摆动极强,此三行俱为先往右再往左,动态之感与前面静态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钟繇写到此处心情十分激动,按捺不住内心之喜悦。正如孙过庭《书谱》中写道:“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家写字不是用简单的笔画堆砌而成,实为用自己的文化修养传达个人性情,所以才能将书法称为艺术。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槪》中说得更为具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即“字如其人”。所以笔者以为作者写到此处时,必定心情激昂,遂形成此种具有豪情万丈的书法形势,堪称奇才啊!如图。
第十二行、十三行为最后两行,此处最大的特点就是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右边第一字间距比较大,称为疏,左边落款处特别密,疏密对比明显。清邓石如《论书》中记载:“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这里所说的疏密对比便是空间节奏。它包括结字和章法两层含义,笔画的上下或左右拉开距离,感觉可在哪里纵马奔驰,而处于茂密之地却又风都吹不进来,如何才能达到此效果呢?笔者认为应有这几处原因:一是间距,二为线条之穿插等。间距就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不难理解,因作品中线条较多,为了对比,把一些线条(字或行)的距离处理得很紧密,另外一些处理得比较疏朗。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法。有个别特别的书法家,例如黄庭坚和祝允明,他们甚至把一些线化为点,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造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穿插是在字的内部和行与行之间的空间进行的。

它是控制字内白和行与行之间行气的重要手法。线条穿插密集的地方,其留白的空间就很少,没穿插的地方,空白比较多。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疏密对比的关系。这在字的内部,为了调整重心或平衡,调动字的形态,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对这方面是花费很多心思的。几乎每一位较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穿插方面的理解。行与行之间穿插一个是增加联系,一个是破空,这最后的目的也是为了造成对比。只是相对其他方面来说,它所造成的效果弱了一些。
书法家们正是以对比的手法,创造出强烈的节奏感,以此增强字形结构的趣味性,使作品整体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所以我们在创作中对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做到有疏密,有对比,这样才能打破平板、划一的状态;要做到有起伏、有对比,才能彰显线条的变化。各种因素在作品中既矛盾又和谐,最终达到了均衡。书写者既注意黑的部分——字形笔画的密处,也注意到字画间及行间之白的疏处。黑处要精心布置,而白处——字里行间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使疏密有致。如图。

钟繇为何能被称为“楷书之祖”?看看他的书法作品就知道了!

谈起楷书的起源,必然要谈到一个人,钟繇。
《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
汉末曹魏时期,钟繇开启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新篇章,变隶为楷,从而影响了后世几千年。可惜他作品我们无缘瞻仰,只能从后世临摹的所谓“五表”“六贴”中体会这位“楷书始祖”的笔意了。
在这“五表”“六贴”中,我们可以根据作品年代来追寻钟繇楷书发展的轨迹,这里我选择了《贺捷表》《荐季直表》和《宣示表》三贴。
初看《贺捷表》感觉这其中蕴含一些行书的走笔风格,同时隶书笔意十足,稍微有点“四不像”。但我觉得也正是这部早期的作品最能体现出钟繇楷书的发展脉络和师承,比如说“寒”字,第一笔和“言”字第一笔是隶书的笔法,“怒”字显然就是行书的写法,其余的还有“闻”字和第二个“死”字有明显没有摆脱隶书风格,另外,以每个字而言,在章法行列中无统一的倾斜度与约定的重心,其中原因不难猜测,第一就是竹简书难以表现笔法的细致,第二便是钟繇的楷书笔法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这篇早期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命”字的下半结构没有对齐,相同特点还有“豫”字和“被”字第二个“胜”字包括“讨”字的左右结构有层次不齐的感觉。
王羲之曾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所说的一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句话也成为我在练笔时候的座右铭。初始之时,对于这句话一知半解,只是以为写字要带着自己的性格,不能拘泥于一体。直到后来接触到钟繇的楷书,才真正理解了王羲之所想表达的含义。
《荐季直表》,第一眼看上去给我的感觉:一,比《贺捷表》工整;二,更像一篇小楷。再仔细品味就可以发现,此贴笔法偏肥厚,有点偏离钟繇“瘦”的风格,然而依旧古韵十足,并含有一种包容四海的大气魄。不禁让人感叹,这样的小楷出自一位历经三朝官至三公而且政绩显赫的人物,也是再容易理解不过。梁代书论家庚肩吾曾评价钟繇的书法:“天然第一,工夫次之”,为了体会到这“天然”的韵味,观赏数次之后我便提笔临摹此贴,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这篇楷书的独特之处。
首先就是钟繇独有的“八分楷体两份隶”的写法,落笔时一种浓厚的年代感油然而生,和唐楷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如果说唐楷像把带着利刃的唐刀,那么此贴就像无锋的重剑,震慑人心。首先,字间结构天然不拘一格,像“绝”字,左边上扬,右边部分“色”字下倾,虽避开了平整,但这种错位感竟然没有一点畸形之象,如果仔细观赏的话,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如“朝”,“授”“禄”,都有各样微微的错位,但非刻意的设计而是看起来很轻松顺畅的
书写,比如“繇”字在各贴中都是平整的结构。
其次还有篆书的韵味在其中,如横折一笔不留棱角,像“国”字,“内”字,相比其他字笔法显圆润,但丝毫没有规律可循,字间更多的是随心所欲,不得不说钟繇把书法这种“因字赋形”的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还有从章法结构来看,每纵行字数不等,但却错落有致,浑然天成,虽然是小楷,竟看不到一丝拘谨之态,而是磅礴大气,真是无愧“天然第一”的赞誉。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临摹此贴之后,我真是感同身受。
《宣示表》现存的刻本相传为王羲之所临,无论从笔法还是结字章法,都有唐楷的风貌,算是钟繇作品中最成熟的楷体贴。此贴相比《荐季直表》的笔法有了很明显的整饬规律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出了“钟书瘦”。清人张廷济在《清议阁题跋》中称赞此贴:“清瘦如玉,姿趣横生。”比如,贴中“方”字“父”字和“今”字,“撇捺”两笔俨然已没有钟繇此前的隶书韵味,笔法细腻而谨慎,也少了一分古韵。但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王羲之,王献之小楷面貌的形成,二王的作品《黄庭经》、《乐毅论》等都明显能看出《宣示表》的结字规律。一直到元、明、清三代人,如赵孟、文徵明、王宠、黄道周,都以此贴为规。所以可以说钟繇的《宣示表》,是真正意义上楷书艺术的鼻祖。
从隶书韵味浓厚起笔随意的《贺捷表》到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荐季直表》,再到几近完美的《宣示表》,看钟繇作品的变化,就像在看楷书文化的演变史。但是从艺术层面来看,个人认为《荐季直表》一贴最能代表钟繇的书法风格,甚至代表他的做官为人的品格。作为楷书的鼻祖,魏晋书法的代表人之一,钟繇天然淡雅古韵十足的书法风格最能与风姿绰约的唐楷区分开来。其实我觉得,最可贵的并不是这篇作品,而是钟繇的这份心性,将书法这门艺术提升到了心灵创造的境界。后人如王羲之学钟繇而成为书圣,那么,把钟繇称为“书神”也不为过吧。

各位师友您认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石名言(二)
《宣示表》与《灵飞经》比较赏析
如何系统地练字 墨铭奇妙学技法
书法教育:最良心的选帖指引!
没有尽头的修行(13)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书法特色与学习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