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罪与罚——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之书
userphoto

2023.10.10 北京

关注

在我看来,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有三层原因。



拉斯科尔尼科夫只不过是一个大学生——前大学生。就在几个月前,由于付不起学费(原因包括因病丢掉了工作、因家庭原因失去了资助等多方面原因),他被迫辍学,只能租一间斗室容身。
他那间斗室,是一幢很高的五层公寓的顶楼,就在屋顶下面,与其说像间房子,倒不如说像口柜子。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就这样一间斗室的房租,他也拖欠了三个多月了。如今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甚至连吃饭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真是穷困潦倒极了。

拉斯科尔尼科夫在他的斗室中,1970电影版


生活不仅在物质上,在感情上也给了拉斯科尔尼科夫重重一击。就在故事开始的一年半以前,拉斯科尔尼科夫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并差点和她结了婚。不幸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这位恋人在本书开始的一年前就已经得了伤寒而去世了。

虽然从书中有限的信息来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桩不合适的婚姻:拉祖米欣认为“我听到的情况甚至有点儿叫人感到奇怪”,因为“据说新娘甚至长得并不漂亮,也就是说,甚至长得很丑……而且体弱多病……脾气又古怪……也没有任何嫁妆,而且他也根本不会指望嫁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一度用“我的眼泪、我的央求、我的病、我的死,也许我会抑郁而死,我们的贫穷”来恳求拉斯科尔尼科夫回心转意;甚至连新娘子的母亲都觉得这门亲事很不称心。

但是拉斯科尔尼科夫自己是怎么看待这桩婚姻的呢?
“唔!对啊!而我能给你们说些什么呢?我记得的东西已少之又少了。她是一个病恹恹的女孩子,”他继续说道,似乎又突然陷入了沉思,低下头去,“她总是病歪歪的;喜欢向乞丐施舍东西,一个劲地想着进修道院。有一次她跟我谈到这件事,竟然热泪盈盈。对,对……我记得……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她长得……很丑。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当时为何对她心醉神迷,似乎是因为她老是生病……假如她是个瘸子或是驼背,看来我会更痴迷地爱她……(他若有所思地微微一笑)是的……这是一场春梦……”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这场感情经历本身就透着一股奇怪的气息:他对自己的期许那么的高,为什么会喜欢上这样一名女子?为什么面对母亲如此强烈的反对,他还要坚持与她结婚?个中缘由,其实很值得细细品味。

而女方的溘然长逝更释放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就如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所说:“他们俩究竟是谁毁了谁:是他毁了她,还是她毁了他?”

总之,无论在物质上还是感情上,拉斯科尔尼科夫对未来的希望都落空了。

但这还不是他全部的不幸。在故事开始后不久,他的母亲和妹妹,她们过去用自己的养老金和当家庭教师的收入供着拉斯科尔尼科夫读上了大学(至于为什么断供了,书中有详细解释,这里略过不表),如今她们又要为了他做出更大的牺牲——
显然,罗季昂·罗曼诺维奇·拉斯科尔尼科夫无形中成了处于首要位置的人,除了他不会有别人。可不是吗?这将使他获得幸福,让他读完大学,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整个一生有了保障;也许以后他会成为富翁,声名鹊起,受人敬仰,或许还会成为名人享誉一生呢!然而母亲呢?要知道,这件事关系到罗佳,她亲爱的罗佳,她的头生子!为了这样的头生子,怎么能不牺牲这样好的女儿呢!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而他,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拿破仑式的非凡的人,“未来的百万富翁,掌握着她们命运的宙斯,用什么来保护她们、让她们远远离开斯维德里盖洛夫们的侮辱,和阿法纳西·伊万诺维奇·瓦赫鲁申的盘剥呢?”
你这个未来的百万富翁,掌握着她们命运的宙斯,用什么来保护她们,让她们远远离开斯维德里盖洛夫们的侮辱,和阿法纳西·伊万诺维奇·瓦赫鲁申的盘剥呢?十年之后吗?可在这十年里,母亲会因编织三角头巾而双目失明,也许以泪洗面也是一个原因;还会因节衣缩食而虚弱不堪;而妹妹呢?唉,你想想看吧,十年以后或者就在这十年里,妹妹可能变得怎样,你猜想得到吗?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杜妮娅与她的母亲,2007剧集版


身无长物、情场失意、疾病缠身;前途在远方飘摇不定,问题在眼前火烧眉毛,这样的生活简直让人绝望。这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的第一层原因。



面对这样的生活,有的人会“默然忍受命运那暴虐的毒箭”,有的人则会“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难”。拉斯科尔尼科夫属于第二类人。

首先,面对生活的重压,拉斯科尔尼科夫提出了一套理论,并为此写了一篇文章。
在他那篇文章中,所有的人不知为何被分成了'平凡的人’和'非凡的人’[121]两类。平凡的人应该俯首帖耳地生活,没有犯法的权利,因为他们,您要知道,是平凡的人。而非凡的人则有权犯任何罪,肆无忌惮地犯法,就因为他们是非凡的人。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波尔菲里,上面这段就是他的话。2007剧集版

或者用拉斯科尔尼科夫自己的话说:
这个观点认为,按照自然法则,人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的人(平凡的人),也就是说,可以称之为仅仅是繁衍同类的材料;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具有天赋和才干,能在自己所处的社会里提出新见解的人……第二类人全都违规犯法,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破坏的分子,这要根据他的能力而定。这些人的犯罪,当然喽,只是相对的,而且情况千差万别;他们大多在五花八门的声明中,要求为了美好的未来而破坏现存的秩序。然而,为了实践自己的思想,如果需要他哪怕踩着尸体,踏过血泊,那么,在他的内心深处,在他的良心上,依我看,是可能会允许自己踏过血泊的,不过这取决于其思想的性质及规模——这一点要提请您注意。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拉斯科尔尼科夫如是阐述他的理论。2002剧集版

从这套理论出发,拉斯科尔尼科夫将自己归为第二类人。他坚信自己是一个非凡的人,至少是个前途光明的人:
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如果天从人愿,情况好转,我仍然有希望当上一名教师,或者成为一个官吏,可以拿到一千卢布的年薪……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拉斯科尔尼科夫是先堕入穷苦无依的境地、然后产生了“自己是非凡的人”这个观点,还是先得出了这样的观点、然后才堕入这般田地的,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我推测是后者,因为拉斯科尔尼科夫把这个观点写成了文章并发表在了杂志上。写文章需要有稳定的情绪和清醒的头脑,而从本书一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就失去了它们。

二者的顺序关系并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细究起来,它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如果是先堕入困境、后得出观点,那么,相信拉斯科尔尼科夫心里多多少少都能意识到:“自己是个非凡的人”这个观点,只是在困境中自我安慰和自我激励的一种说法罢了。自己真的是这种人吗?真的要以这种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吗?在这种情形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不如“先有观点、后堕入困境”那么坚定。

坚定地、甚至可以说是偏执地认为“自己是个非凡的人”,有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最终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但是,对拉斯科尔尼科夫来说,这个信念却最终让他走上了一条痛苦的路:

杀人越货。



正常人光是看到这四个字、或者联想到相关的场面,都会感到胆战心惊,更别说要亲自实施这样的罪行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一度也为自己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恼、痛苦:
“哦,上帝啊!这一切是多么丑恶啊!难道,难道我……这是胡说,这真是荒唐之极!”他坚决地补充道,“如此可怕的想法难道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良心竟能容许我干这等肮脏的事情!总而言之:肮脏,下流,卑劣!卑劣!而我,竟整整一个月……”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种种的外部压力和心理暗示之下,在翻来覆去的思考和诡辩之后,“就解决问题的道德意义来说,他所进行的一切分析似乎都已结束:他的诡辩锋利得就像剃刀一样,他在自己身上已经找不到有意识的反驳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终于说服了自己,决心去实施他自认为“并非犯罪”的计划。

即便如此,实施计划的过程也是一种煎熬。还在准备阶段,拉斯科尔尼科夫就举步维艰:他先是被“一个最微不足道的情况搞得他不知所措”,随后又因房东的女仆而“惊得魂飞魄散”——
使他惊得魂飞魄散的是,他突然发现娜斯塔西娅这次不但在家,在自己的厨房里,而且正在干活:从篮子里拿出一件件内衣,晾到绳子上!一见到他,她立即不晾衣服了,朝他转过身来,久久地凝望着他,直到他走了过去。他把目光投向别处,似乎什么也没看见,就走了过去。然而事情已经泡汤了:没有斧头!他觉得遭到了可怕的致命一击。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拉斯科尔尼科夫去杀人的路上。2002剧集版


好不容易来到了目标——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的门口,拉斯科尔尼科夫仍感到“心跳并未正常。相反,倒还存心作对似的越跳越剧烈,越跳越剧烈……”;跟老太婆面对面时,他又发现——
她目不转睛、凶相毕露、疑心重重地看着他。这样过了分把钟;他甚至觉得她的眼睛里有一种近乎嘲讽的神情,似乎她已经洞察一切。他感到张皇失措,几乎恐惧起来,假如她再这样盯着他半分钟,而且一言不发,他就会恐惧地从她这里逃掉。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临到动手时,他更是感到——
双手虚软得可怕;他自己觉得,一瞬间又一瞬间,手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僵硬。他极怕手儿稍松,斧头就会掉落地上……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行凶之后——
他越来越感到恐惧,特别是在第二次根本出乎意料的杀人之后。他只想尽快逃离此地。假如在那时他能更加准确地观察和判断,假如他只要还能弄清自己处境的重重困难,想到自己的所有悲观绝望、所有丑陋行径、所有荒谬言论,同时明白,在此情况下,要想从这里逃回到家里,他还得面临多少障碍,也许还得学会并实施种种残暴行为,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会抛下一切,立即前去自首,这甚至并非由于为自己忧虑,而仅仅是因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惊恐万状和厌恶透顶。厌恶的情绪特别突出地腾腾升起,而且每一分钟都在不断扩展。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准备逃跑,却突然被老太婆预约的客人堵在房里,拉斯科尔尼科夫——
他突然觉得,他似乎全身僵硬,仿如做梦,梦见有人紧追在后,逼近身来,要杀死他,而自己却好像在原地生了根,连双手都无法动弹。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就这样,拉斯科尔尼科夫陷入罪恶的煎熬中,痛不欲生,只能在“在这么一块仅仅一俄尺宽的地方站着,整整一生站着,千年万年站着,永永远远站着”:
这个烦恼并没有使他受到特别的刺激和痛苦,但是使他产生了一种固定不变的和永恒的感觉,预感到将在这种使人发冷和沮丧的苦闷中消磨无穷尽的岁月,预感到将永远离不开那“一俄尺宽的地位”。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非凡的人”,为了让自己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拉斯科尔尼科夫走上了这条痛苦的路。这就是他的痛苦的第二层原因。



关于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动机,可能会有一点争议。面对审讯,他是这样说的:
是什么动机促使他杀人和抢劫的,对这个最后的质问他回答得毫不含糊,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说原因是他的境况恶劣、贫穷和无依无靠;是他希望在被杀害者那里至少要抢劫到三千卢布来保障自己初入社会的生活。由于自己那轻率的和犹豫畏缩的性格,加上贫困和失意,他决意杀人。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他得手之后,没有动用过赃物中的哪怕一分钱?为什么他甚至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抢来了多少东西、或者多少钱?
案情是明白清楚的。然而他把钱袋和东西都藏在石头底下,没有动用过,这却使侦查员和法官感到很惊奇。他们最觉得奇怪的是,他不但记不得这些他自己抢来的赃物是些什么东西,甚至弄不清楚有多少件。他一次也没有打开过钱袋,甚至不知道里面放着多少钱。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不合理。如果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主要目的就是搞到钱,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减轻母亲和妹妹的负担,并从此大展宏图、走上巅峰,那他不可能对这笔财物如此漠不关心。哪怕只是去隔壁大爷家菜园子里偷黄瓜,摆脱了撵着屁股的大黄狗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也一定是摸摸口袋里的黄瓜还在不在。拉斯科尔尼科夫谋划了那么久、犹豫了那么久,搞出来两条人命,逼得自己几近癫狂,结果他把自己此行的主要目标丢在一个偶然遇到的院子里的大石头底下,然后就对它不闻不问了?
他从В大街往广场走去,忽然看见左首有个院子的入口,这个院子围着没有门窗的墙。……这当儿他无意间在外墙跟前,在大门和槽之间一俄尺宽的地方,发现一块没有凿过的大石头,大概有一普特半重,紧靠着那堵临街的石墙。……他弯下腰,两手紧紧地抱住了石头上部,用足力气把石头翻了过来。石头下面已经压成了一个不大的凹坑:他立刻把袋里的东西都扔入了凹坑里。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不仅如此。如果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主要目标就是这笔钱,那么在后续的章节中,他最急切的想法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时候才能把这笔钱拿出来用”。可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从来没有提到这件事。即使为杀人越货而痛苦,他也应该会时不时地用“为了母亲和妹妹”这样的想法来宽慰自己。可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

所以,我认为,拉斯科尔尼科夫犯下这一罪行的动机,绝不是图财,绝不是母亲和妹妹,也绝不是自己的贫穷和债务。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真实目的、主要目的,就像他向索尼娅坦白的那样:
我杀人的时候,我需要的主要不是金钱;我需要的主要不是金钱,而是别的东西……这一切我现在都知道了……你要了解我:如果我那样思考问题,我决不会再杀人。我必须弄清楚促使我出此下策的另一个问题:当时我要知道,要快些知道,我同大家一样是只虱子呢,还是一个人?我能越过,还是不能越过!我敢于俯身去拾取权力呢,还是不敢?我是只发抖的畜生呢,还是我有权利……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这才领悟了,索尼雅,”他非常兴奋地接着说下去,“权力只给予敢于俯身去拾取的人。这只需要一个条件,仅仅一个条件:只要胆大妄为!……我……想显示这种魄力,所以我杀了……我只是想显示这种魄力,索尼雅,这就是全部原因!”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把这段话与结合两类人的观点结合起来,我相信,就可以得出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的主要动机,即证明自己是第二类人、是“非凡的人”。



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都有两个坐标可供参考。其一是外部坐标,也就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另一个则是内部坐标,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期许。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坐标都非常模糊,并且不尽相同。如果能在这两个坐标的指引下,找到自己明确的认知或准确的定位,也就拥有了自我,拥有了自知之明。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这两个坐标不是不尽相同,而是大相径庭。从外人的视角来看,他身无长物、情场失意、疾病缠身、前途黯淡,可以说渺小到了极点。但在自己的心目中,他,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可以媲美拿破仑、比肩牛顿的非凡人物。或者,用波尔菲里的话来说,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非常不幸但却骄傲、独断、性情急躁的人”——独断和性情急躁暂且不谈,“非常不幸但却骄傲”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PS,波尔菲里的这句话,在另一个译本是“一个闷闷不乐但又心高气傲、矜才使气和生性急躁的人”。两相对照,我觉得“非常不幸但却骄傲”更贴切一些。

因为生活太过不幸,所以拉斯科尔尼科夫必须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确是个“非凡的人”。否则他很可能像《人间失格》中的大庭叶藏一样一蹶不振、就此沉沦。

而这也正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第三层痛苦:他所犯下的罪行,恰恰证明了他不是一个“非凡的人”。

病中的拉斯科尔尼科夫,2007剧集版


因而,他苦苦支撑着、赖以对抗贫穷失意的生活的骄傲和自尊,他的自我,断崖式塌方了:
由于想到自己能够创造理论,但却不能毫无顾虑地破坏法律——这样看来,他不是一个天才,他曾经感到很痛苦,而现在还感到痛苦。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的所有的精神上的痛苦,几乎都源于其自我遭到否定。尤其是对拉斯科尔尼科夫这种人来说——他的生活和未来全靠这一点点自尊来苦苦支撑了。可想而知,如果连这一丁点儿的自尊也保不住,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人生会变得怎样。
可他不是因为剃光了头和戴上了镣铐而感到害臊,而是因为他的自尊心受了重创;使他害病的也是那受了重创的自尊心。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痛苦。

尽管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但是只要还存有自我自信和自尊,就存有冲破风雨再见彩虹的机会。就像《千与千寻》说的那样,“不要忘记你自己的名字,否则,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遗憾的是,这些对拉斯科尼科夫来讲都是奢望了——因此他最后只能躲入宗教和爱情的怀抱,寄希望于别人把他从烂泥地里拉起来了。

索尼娅初登场,2007剧集版




顺带一提,《罪与罚》的这两版译本(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曾思艺译本,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岳麟译本,也令我痛苦不堪。

不知道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文如此,还是译者们达成了某种共识,在我读到的这两个翻译版本中,人物们的对话、遣词用句都非常的文绉绉,甚至到了诘屈聱牙的地步。

例如:

“您现在为何突然五色无主”、“您在困心衡虑些什么问题”——在日常对话中读到“五色无主”、“困心衡虑”这样的词,就像是听到猎豹的咆哮一样,令我感到抓心挠肺般的难受。更何况,这并不是一个满口之乎者也的人。在“五色无主”、“困心衡虑”之后,他马上又说了“我现在只是回家打个转”这样非常通俗化、口语化的话。这样的反差,就像在高速路上狂飙的跑车突然减速急转拐进了匝道一样,让我想不晕车都不行。

又如“贫非罪,这是真理”、“虽然没有把握,但还是向人告贷”——即使这人是个九等文官,但在酩酊大醉时这样说话,也未免太拿腔拿调了吧?与前面那段类似的是,这个人此后基本没有再用这样的腔调说过话。为什么非要在同一个人身上搞出这样的反差来呢?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本意吗?译者的意图就如俄语一样令我费解。

除了口语对话之外,还有一些“掉书袋”的地方,同样让我非常掉胃口。例如“因为干草市场近在咫尺,妓院栉比鳞次……”——与“鳞次栉比”相比,“栉比鳞次”是语法更高级,还是表意更精准?难道是因为“尺”和“次”更押韵?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鳞次栉比”不用,非要用“栉比鳞次”呢?这不是孤例,书中还有其它故意颠倒常用成语的词序的地方。也许是山东人译者?不然这么喜欢倒装呢怎么?

译文中的这些词句,就像平坦大道上的石块一样。如果只是偶尔出现,那它们带来的不过是一阵颠簸、一点不适而已。但若频繁出现的话,带来的简直就是噩梦了。



不过,译本的问题丝毫不能掩盖本书的伟大。我已经翻来覆去看了三四遍了,仍然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如果我靠写字谋生,这本书至少够我连吃三年大鱼大肉的了。

记得我在《<神曲>衍生——<保罗和弗兰切斯卡>》中说:


为什么有些文艺作品被奉为经典?我想,《神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自1472年《神曲》诞生以来的500多年里,仅仅围绕其中的一段诗篇,就衍生出上述许许多多的艺术品,更别提其它层出不穷的注释、解读和再创作。这种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不断从自身与时代的交互或碰撞中焕发新生的生命力,这种就是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的原因。
花园的景昕,公众号:景昕的花园《神曲》衍生——《保罗和弗兰切斯卡》

《罪与罚》一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旺盛的生命力、经久不衰甚至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不断从自身与时代的交互或碰撞中焕发新生的生命力,这种就是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的原因。

最后,有请陀思妥耶夫斯基大神镇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人类的一切痛苦下跪
聊聊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只有他写透了人性痛苦和隐秘
俄罗斯文学的深度——读陀斯托耶夫斯基《罪与罚》
上帝与魔鬼的对话
三分钟读完《罪与罚》:一份世界最经典的“犯罪心理报告”
《罪与罚(学术评论版)》:如何从多个角度解读一部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