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这一代父母,会成为不一样的父母

我们这一代父母,大多都是被随随便便养大的。

穿大一号的衣服,吃最省事的菜,忍受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焦灼的生存着,三头两天吵架,非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都是为了孩子。

还要听着大人声情并茂地描述我有多辛苦,在内心里暗暗发誓要争气要回报。

可反过来,我们刚想抱着妈妈撒个娇,我不开心。

劈头盖脸就丢过来一长串“啥事不管就上个学,不缺吃不缺穿的,有什么不开心?你知道啥叫不开心吗我看你是又想偷懒了吧”

最刺痛的,当属行至人生至暗的时刻,希望被搀扶着喘息半刻,父母依旧在说教:

你就不能像谁谁谁学学,他为什么就没被老师嚷没让家里操心没找不到工作没被裁员...

失落过,愤恨过、无助过,也疑惑地逃离着。

终于,我们自己也成为了父母。

因为淋过雨,更知道哪些瓢泼不该,我们拼命地反思,竭尽全力地希望不带给孩子。

因为走得艰辛,更期望帮助孩子绕开,我们拼命地努力,想方设法地为他铺路规划。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孩子声嘶力竭怎样都哄不好的时候,我们的旧伤接二连三地跑出来;

当老师在群里@家长多关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的无奈又接踵而至;

当各大企业频频裁员经济下滑的时候,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

孩子初中成绩跑不赢50%的人就得被分流到三校,未来堪忧,还可能啃老,到底该咋办?

我们在爱与成就、当下与未来、自我与牺牲间来回摇摆,举棋不定。

更扎心的莫过于,管孩子,就一定能有好收成吗

答案是并不。

每年一千多万大学生毕业,研究生招生也已高达200万,一个非常偏远城市的公务员几万人报名,藤校博士争抢着去做教师...

为了保证较高的概率考进好学校,家长们纷纷掏空了积蓄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提前抢跑,一对一名校指导。

内卷,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与此同时,学校用一句家校共育,把繁重的教育任务甩给父母。

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查漏补缺、追赶进度,还要配合学校做各种调查活动。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NO。

国家抑郁症蓝皮书(2022-2023年发布)数据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这一代的孩子太脆弱了,逼得太紧动辄闹离家出走,严重的闹自杀,还非常容易罹患了心理疾病。

想要管教他们,家长得去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能力、亲子沟通。

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网络。

琳琅满目的信息,和五花八门的内容,让孩子的知识、见识得以快速增长。

因此,更早熟,更追求平等、话语权,和自我个性。

他们会和同学攀比家境,会对比父母的各项条件,会聊离婚聊旅游聊职业聊一切似懂非懂的东西。

他们会使用网络热词,会质疑家长的能力,会和大人面对面啰对鼓地硬刚。

甚至,小小年纪,就一副看透了人生的样子,不愿活在单一的评价体系里。

用安宝的话说,现在的日子就挺好的啊,很快乐,好成绩又不一定能决定赚钱,决定幸福。

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十岁孩子嘴里讲出来的话。

所以,时代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变了。

我们这一代父母,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管我们多怀念那个学习全靠学校,作业全凭自觉,考多少分完全靠自天赋的传统教育模式。

也不管外界充斥着多少乱七八糟的声音,告诉我们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应该怎么做怎么选。

我们都只能在夹缝中沉下心来。

---

和原生家庭和解,不一定要原谅,但也不要去希冀去怨恨,而是抛开过去去创造新的人生。

---

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心情事业照顾好,像宠女儿一样重新把自己养一遍。

---

着眼于具体的事,今天一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有哪些,吃什么,几点睡觉。

---

完成儿时的心愿,买鞋子买公主裙,肆无忌惮地吃零食,别想是否正确,先补偿自己。

---

培养一两个爱好,运动、养植物、读书、跳舞,用内啡肽和热爱融洽地滋养自己。

---

说到底,鸡汤安慰不了,也没人能帮得了,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经历酸甜苦辣,一路跌跌撞撞,被未知的世界拍打着,被内心的责任包围着,向前走一段,再后退一段,再向前走一段。

直到自己长成一颗牛油果,外表柔软接纳,内心坚硬强韧。

继而明白,人是可以突破自己的。

下一代的生存,原不是我们当下该忧心的事。

下一代的就业,也无所谓正确领先的选择。

我们开始深刻地相信,让·皮亚杰说过的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

在生存面前,每个孩子都会充分地调动他本有的智力、潜力和灵性,这是本能。

所以,适当地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

家里有财力就多给孩子几次尝试的机会,舞蹈没天赋试试弹琴,弹琴不喜欢改换围棋。

家里的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努力都不足以支撑走艺术路线,那就踏踏实实地读书,兴趣的事将来有能力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

安心地过好自己的日子,给孩子更多温暖的爱和记忆。

就像对待人生一样,有多大力就使多大力。

不透支、不矫情、不攀比。

他卷任他卷,我自闲庭信心向远。

毕竟日子还要过,自己也要治愈,养老要考虑。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实惨,但我们这一代父母终将成为不一样的父母。

我们亲历了时代的变迁,我们突破了自己,我们接受了平凡。

我们看到了父母的局限,我们治愈了自己,我们开始保护孩子。

我们作为第一代觉醒的父母,学会了自我成长和关系审视。

我们会大方地和孩子说对不起,我们也会慷慨地说我爱你。

我们是鼓励型的父母,而非打击式教育。

我们哪怕少赚点钱,也会花时间陪孩子。

我们会陪孩子一起玩沙子玩泥巴在草地打滚。

我们是将孩子当成独立个体平等对待的父母。

我们是尽力爱孩子不把回报挂在嘴边的父母。
关于南汐: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草根妈妈,家有两娃安宝和小满,每天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经验反思;终生成长,持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妈妈自述:14岁儿子突然抑郁休学,我的行为害惨了整个家
家长必读:70%孩子患有抑郁症!其中25%曾考虑过自杀!
温室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 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家教秘诀】服务、指导,不指挥
陪孩子前进,让孩子赢在路上
水煮男女(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