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锦鲤养在家里已经快一年了,起初常常莫名死掉,如今养出经验了,鱼很少死亡。不过,时不时也有一两条鱼死亡,不是病死,而是自杀。

鱼缸上面有两个口子,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盖子封住,锦鲤养得生龙活虎,总爱跳出来,发现得早,鱼还是软软的;发现得晚,已成为硬邦邦的干尸了。不管如何,它们都有厌世的情绪,都自杀掉了。

看着心爱的锦鲤死去,真是一件难受的事情。不过,养鱼的乐趣却不少。

不知始于何时,我喜欢上了鱼,即使自己是一个旱鸭子,依然对水世界的鱼有天然的喜好。上大学的时候曾几次去花鸟市场,买回浴缸和锦鲤等物资,在宿舍的阳台养了起来。那时我仅有一腔热情,毫无知识、技术和经验,总是停留在换鱼不换水的新手阶段。如今,我可以进入换水不换鱼的层次了。

与养狗后不再吃狗肉不同,养鱼了我依然会吃鱼,不冲突,要怪就怪鱼跟我没有情感交流,它们只是养我眼的尤物。狗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黏着你,对你哭,对你闹,简直是个人。

和大多数人认为吃鱼养生一样,我曾经也认为多吃鱼有好处,蛋白质高,是优质的动物蛋白质来源。我常常烹制酸菜鱼、藤椒鱼片、豉油蒸鱼,真是广东人说的,“好好味啊!”不过,英国伦敦国王学院遗传流行病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在他的学术著作《饮食真相》中批判了许多“我们大多数人最初遭遇有关食物的迷思”,对鱼肉过于痴迷就是其中一例。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被劝诫吃鱼对促进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降低患病风险,同时大量观察性数据显示它对认知和记忆有益。”但是,通过很多研究和数据分析,蒂姆·斯佩克特教授继续指出:“吃一条真实的鱼对健康的好处很难研究且尚无定论;一项对50万欧洲人长达15年的观察性研究发现,吃鱼并没有在总体上降低死亡率,而且过量食用鱼类实际上可能会略微提高死亡率。”随着人类对鱼类资源需求的增加,人工养殖势必会大量使用抗生素,鱼类也产生更多的耐药基因,而抗生素和耐药基因都会进入吃鱼的人体内。

面对残酷的事实,蒂姆·斯佩克特教授放弃了吃鱼对身体更好的迷思,虽然他也会继续每周吃一次鱼,但仅仅视为一道美味,并不是比其他食物更好的养生佳肴。

我之前不仅有吃鱼养生的迷思,也有钓鱼养性的痴迷。

村里有一位104岁的老爷爷,是全村目前最长寿的老人。我还是孩童的时候,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总是戴好斗笠、披上雨衣、扛起鱼竿,独自去钓鱼。

我与这位大我三个辈分的老爷爷几无接触,不知道他常常是鱼儿满筺还是空手而归,只是暗暗佩服他“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勇气。钓鱼需要静气和耐心,正所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也许老人钓的不是鱼,而是一种自在的心境,此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我常常静观鱼儿或水中畅游,优美的身姿恣意徜徉;或岸边栖息,轻轻开启又慢慢合闭的两腮给人舒缓的律动,腹下的胸鳍好似小船滑动的双桨,摇啊摇,也像夏夜奶奶轻轻摇动的蒲扇。有时,它们好像集体出游一般,由一条大鱼领头,其他鱼儿跟随,庞大但不缺秩序的鱼群地从东游到西,又从西游到东,看得人内心杂念全无,真乃养心佳娱。

奇怪,老大怎么不带我们游弋了?我常常看着看着就出了神,直到一条锦鲤跳出水面,砸出水花,我才回过神来,自己不是鱼,而是一个背负压力的房奴和车奴。


洗 澡

逃 婚

长长的路

我只是想换一份工作而已

男女有别

周奇墨:脱口秀输出的就是一种偏见

重访之旅:英雄与狗熊(二)

重访之旅:英雄与狗熊

重访之旅:灭亲

重访之旅:巴马所略马肉猜想

重访之旅:安

重访之旅:东兰肥肉粉

散文合集 | 高赞合集 | 人物合集 

杂文合集 | 旅行文学合集 | 短篇小说合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海鱼保健功能胜鱼油
喜欢吃鱼?不知道怎么做的,赶紧收藏,九种做法可以来一场鱼宴。
男人长寿妙剂——吃鱼
春季吃鱼有何讲究?
被圈养的鱼儿们,是时候健健身了
养生:老年人冬天吃鱼更有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