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顾文本研读

今天回顾了薛晓光老师《教材研读与教学设计》的讲座,我非常赞同一节好课的背后,必然是对文本进行过深入地解读才形成的。因经验尚浅,只简单谈谈以下几点鄙陋的想法:

首先,认真研读文本,可以挖掘出学生真正不理解的内容,对课文主旨体会更深。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学习时,学生提出:“为什么那个少年会如此气愤,竟然连那么需要的钱都不要了?”这时,如果说这正是因为他爱国,则显得太空洞了。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意大利到底是不是“肮脏的”,国民是不是“愚蠢的”,学生通过驻西班牙大使馆的意大利人帮他买好船票,体会到意大利人是非常有爱心的;通过他得到一点儿钱,就想给父母买东西,体会到作为意大利人的他,非常有孝心,而且父母一定对他很好。由此体会到,在他眼中富有爱心的同胞、日思夜想的父母,在人家眼中却是“愚蠢的国民”,这怎能不让他气愤呢?这时,再读意大利少年大义凛然的话,学生进入角色便更深了。

其次,选择教学重点,必须要认真研读文本。虽然没听过多少课,但我所听过的好课基本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主次很分明,对于一些段落,采取略处理的方式。我当初校内做课磨《挑山工》的时候,第一次备课,把重点放在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的动作和路线上,让孩子们反复读,感受他的脚踏实地和坚持不懈,对于第五、六、七自然段提出主旨的段落只是以读代讲而过;校长给我指点,必须把重点放在第五自然段,这段突出主旨,渗透学法,理清挑山工和游客的本质区别,尽管突出主旨的内容常常不容易讲,但必须砸实。而第一自然段,只需要学生默读提取出路线长、担子重、速度不慢三个要点即可,关乎主旨的内容才是需要扩展和指导朗读的。结果两次试讲之后,结果截然不同。选错重点,反复讲学生已经明晰的问题,则教学效率低,学生学起来没兴趣。由那次开始,我备课时首先确定文章主旨,然后根据主旨选择重点段落,效果较之以往好很多。

关于只教学生不懂的内容,还想到了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他们学校要求20分钟必须讲完一篇课文,结果参与的几个老师都在删繁就简的准备后完成了,由此引出他的一个思考,以往讲四十分钟的内容,是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讲完的,只是以前觉得时间有富余,就多浪费一些。陈延军老师也提到过,学生讲几分钟,老师讲几分钟,剩下的时间给学生写作业。当时没能理解,但随着参照自己教学目标所真正落实的,也许真的不用那么多时间。

第三,关于言意兼得。这对于我来说,非常不好把握。比较幸运的是,还没开始工作时,就在假期听了黄毅老师的一次讲座,讲的内容主要就是言意兼得。他举出了很多只讲课文内容的反例。于是,我备课时,就非常关注语修逻文。甚至工作前三年都是这样的思路,结果虽然学生学习比较扎实,但兴致并不太高。直到磨《挑山工》时,我才意识到我太忽视内容了,有些内容学生真的没读懂,我就直接引导他们理解写法了。近来读了张志公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举了三位老师教学“破釜沉舟”的例子。第一位老师,直接讲解引申义,告诉学生做事要有决心,然后大肆进行思想教育;第二位老师,把“破”、“沉”的使动用法,“釜”代表锅,“舟”代表船,还举了“豆在釜中泣”、“君看一叶舟”等例子,使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本义;第三位老师把项羽砸锅沉船攻秦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显然,第三位老师讲故事既有情趣,又在故事中把成语的字义和引申义解释清楚了。但在实际教学中,以往的思路还是会左右自己对文本的思考,拿到文章,总习惯分析写作手法。这点必须要改,思考主旨是什么,怎样突出的。即使矫枉过正,也比原地踏步好些吧。

第四,关于用自己的生命感悟文本和了解作者创作主张和同期作品。我觉得自己做得还算可以吧,虽然未必能篇篇都做到,但闲时会看看相关内容,或者和孩子们聊聊。不过有时候看了原文也许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本来觉得这篇课文写得挺好的,结果我看了罗大里的原文后,觉得编者删去了很多精华,只是为了附和“成长的经历”的单元主题。所以再讲这课,从情感上,就不如以往那样投入了。不过把原文给孩子们读了以后,他们也觉得比课文好——这未尝不是一个收获。

第五,自主研读课文。可能本科时候读过几本书吧,刚毕业,也带着锋芒。我备课很少看教参,就是按照忘了哪位老师说过的,把课文读几遍,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要讲的内容。所以,我备课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备。这当然有很多弊端,也走了很多弯路。老教师劝我备课时认真看看教参,把教参上要求教的都教了,方向就不会错。但我还是看原文的时候更多些。但也有自以为得意的地方,比如北师大四上《太阳》一课,教参上概括太阳的特点是“远”、“大”、“热”,很多教辅材料也是这样写的。我觉得“远”是一个关系词,应该有个参照点,所以我带着学生概括为:“离地球很远”;“大”也是相对的,校园的操场很大,但与太阳无法相提并论,所以我带着学生概括为:“比地球大很多”,这样特点就突出了;“热”同样需要参照,36℃就很热了,而太阳上的温度是连钢铁都能变成气体的高温,区区一个“热”字,怎么能概括呢?经过这样引导,学生对太阳的特点理解更深了,也不仅仅只看教辅资料就以为学会了。我觉得教师如果喜欢自主研读,也会把这种习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研读课文,而不是相信某个说法是绝对正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语墨小语| 《小狗学叫》微课设计随感
一次精神的再生
课的评析
跳出文本  解读文本
专家点评(余家友、成尚荣、孙景华、王荣生、 陈国安、 祝禧)
【青春语文 ·马存友专栏】跟课文学写作要“术”“道”兼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