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年级课文《月光曲》的作者之谜追踪,它的故事是真是假剖析

一位老师给笔者私信:

“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说一下六上部编月光曲的幕后啊?我查阅好多资料找不到作者,而且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啊!如果没有时间就不麻烦了,谢谢!”

这也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正如这位老师所说,《月光曲》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细看这篇课文,的确是一个充满着传奇、洋溢着文采、跌宕着起伏的优质课文,因为它的优质要素太过齐全,不得不让人对它的故事情节产生怀疑与质疑。

《月光曲》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自然有汗牛充栋的教辅材料作出分析,我们感到,《月光曲》里,既体现了阶级观念,又包含着小资情调,这两种观念,竟然能够天衣无缝地汇聚到一个遥远年代的异国音乐家身上,确实让人有不可思议之感。

《月光曲》里,主人翁贝多芬一次偶然的夜游,就发现了一个穷困的悲惨世界,这是一个与艺术的高标特立几乎没有什么共统性与共同性的平行世界,在《月光曲》提供给我们的情境中,一对穷困的兄妹,撕开了艺术的浪漫美妙的面纱,在这里,是一个生活最底层的生活维艰的残酷现状。

而与这种贫困如影形随的更为可怕的状况是,这个茅屋里的小姑娘,竟然是一个盲人,如果她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她还有可能如同鸡窝里飞出金凤凰那般具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潜质,但是,她双目失明,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这样的生活惨烈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因此,贝多芬夜游涉足的路边茅屋里的生活现实,几乎是一个阶级壁垒的社会结构里,最为低微的一种层级。

但是,《月光曲》里,又在这种悲惨的情境里,抽象出一种极致浪漫、极致超脱、极致仙境的奇诡的情境,那就是小屋里的女孩身上弥漫着一种超凡脱俗、仙女飘飘的非人间气质。

《月光曲》里对这个小女孩的刻画,处处都把她写成如同灰姑娘一般的仙子下凡一样的气韵,从外貌来看,她“脸很清秀”,从她的个性来看,她很善解人意,当哥哥抱怨自己无钱给她一听大师的音乐作品,她安慰哥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说说罢了。”而当一阵风潜入茅屋、吹熄了屋里的唯一的照明,只有天然的月光如同牛乳一样,浸泡了小屋子里的空间,文中写道:“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披上银纱的是屋里的一切,也包括这个小女孩,经过月光包装过的小女孩,简直是飘然欲仙。

实际上,我们在这里预先说一下,在原文版里,还有变本加厉地对此种情境下的小女孩的出神入化的描写:“这时候月色愈加清冷,照成苍白色的女子的半身,石膏像似地得神。”

一个女孩在月光的雕刻之下,如同石膏像似的冰清玉洁,可以说代表了女孩的最为巅峰的美丽状态。一个盲女,造成了她的不幸,也维持了她不受声色犬马世界的毒化,从而保持了她的灵魂的纯洁。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贝多芬灵感迸发,即兴创作了如有天助的神作《月光曲》。

在《月光曲》的文本里,贝多芬是一个施舍者,是一个打破阶级壁垒、体现出艺术温情的道德楷模,同时,他在他的宽厚、人道、怜悯的施予中,获得了一个如同仙境般的极美的意境的回馈,触发了他的才思与灵感。

所以,《月光曲》的构思相当精妙,具有着强烈的现代意识,它在申说着一个强烈的现代观念,就是艺术应该扎根生活,只有打破艺术的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融入到虽然是家徒四壁但却有着最宝贵的人间真情的现实时空,便能够让艺术升华,接上地气,注入仙气,融入人气,打造出经典。

这个构思是谁想出来的啊?又因为这个构思的太过巧,而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伪”,正如本文文首的老师所怀疑的那样:“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啊?”

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先看看《月光曲》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先看看《月光曲》是从什么时候进入我们的教材的。

目前,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月光曲》首次进入教材,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中,安排在第28课。

这版教材的首版时间,是1980年1月,这也是文革后人教社统编的第一套教材,放在历史层面上属于人教社第六套教材。

1980年版的课文,与现行教科书中的课文,基本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月光曲》首次进入教材的时间是在1980年1月。

这篇课文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找到袁微子等选评的《小学高年级语文优秀教案、课堂实录选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版)中的一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看到课文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在这本书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袁微子这样讲述了《月光曲》的编写来历:

——记得编写《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还都住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我们从叶圣陶编著、丰子恺作画的《开明国语课本》里看到这样的课文,颜有感触,觉得给我国的孩子们介绍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让孩子们从小受到音乐的美的陶冶,是十分必要的。于是参考了一些资料,适当补充了一点内容,作为初稿,送请叶至善同志审阅修改。叶至善同志文风谨严,逐字逐句作了推敲,易稿数次,这才作为定稿。我这样叙述课文编写的来由,只是想说明,课文中的语句经过仔细斟酌,是值得指导学生认真领会,并从中领略到音乐的美的。——

这一段话里提供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这篇课文是根据《开明国语课本》里的文本改编的。

那么,接下来,我们找来《开明国语课本》看一看究竟。

《教育部审定新课程标准适用、小学初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第8册》中,的确能够找到标题为《月光曲》的课文。

这个教材版本信息是:作者 :叶绍钧,丰子恺编;出版发行 : 开明书店, 1936年。

我们看看《开明国语课本第8册》中的《月光曲》全文:

德国有个音乐家,叫做裴德芬。一天晚上,他走过一所很龌龊的茅屋前,忽然立定了。因为里面有钢琴声音送出来,那曲调正是他所编的。

一会儿,钢琴声音停了,只听见一个女子说道:“这样难的曲调,我到底不会弹。倘若能够听裴德芬先生自己弹一回,多么好呀!”

又听一个男子说道:“妹妹,我只要不这样穷,就会买了入场券给你去听裴德芬先生的音乐了。你且等着吧。”

听到这里,裴德芬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只点一支小蜡烛,一个男子在那里做皮鞋。旧钢琴前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仔细看去,那姑娘的眼睛是瞎的。

那男子问裴德芬来做什么。裴德芬一时说不出来,断续地回答道:“我是音乐家,听了你们的谈话,想弹一曲钢琴给这位姑娘听。”接着,又问道:“刚才那曲调,姑娘从哪里学来的?”

那女子怕羞似地问答道:”以前我们邻家有一位夫人,她每晚弹这个曲调,我从她那里听来的。”

这时候,窗外吹来一阵风,把蜡烛火吹熄了。龌龊、狭窄的一间屋子照着月亮,立刻显得 美丽起来。裴德芬便坐到钢琴前,弹那姑娘刚才弹的曲调。

兄妹两个听得呆了,等裴德芬弹罢,一齐叫起来道:“原来你就是裴德芬先生!。请再弹一曲吧!。”

裴德芬看着室内银样的月光,一首新的曲调编成功了,说道:“我来弹一曲月光曲吧。”她的手指便在钢琴上弹动起来。

那月光曲美妙非凡,兄妹两个听出了神,好像喝醉一般,简直忘记了一切。待渐渐清醒过来的时候,裴德芬早已不在屋子里了。

全文560字左右,内容未免太过精简。

我们再追踪一下,发现这篇课文,是在丰子恺翻译的一篇日本作者的传记作品里删节出来的。

丰子恺翻译的这本书,叫《孩子们的音乐》,第一篇叫:“名耀世界的'月光曲’”,刊登在《新女性》杂志1927 年第2卷第1期。

之后,又于1927年11月由开明书店结集出版,书名就叫《孩子们的音乐》。这才是《开明国语读本》中的《月光曲》的出处。

书中的第一章“名耀世界的'月光曲’”,全文达到1800字,远比开明版里的课文字数要多,日后,人教版编写教材的时候,虽然说的是从《开明国语读本》里选的原文,但真正的参照原文,却是丰子恺未作删节的原文“名耀世界的'月光曲’”。

我们将原文拷录如下,可以看出,现行教科书中的课文更接近于1927年版丰子恺翻译的这个原译本:

大约距今百二十年之前,在德意志的有名的莱因河畔有一个叫做蓬的市镇。这市镇里统是贫民窟。一天晚快,有一个男子在一条小路里沉思而徘徊着。这男子正是当时称为世界第一的音乐大家裴德芬。裴德芬到今日还被赏赞为西洋音乐的神。

偶然走到一家很龌龊的茅屋前,裴德芬似乎吃了一惊地立定了。这是因为这龌龊的茅屋中有好听的披雅娜(即钢琴)的音流出来;而其所奏的曲,正是裴德芬所作的F调奏鸣乐,一个很难弹的乐曲。

“咦!这样的茅屋中,有谁在弹我的曲?”裴德芬自言自语地走近窗下去,倾着耳朵听。不一回,忽然披雅娜的音戛然停止,同时听见一种可爱的女子的声音:

“唉!不行不行!这样难的曲我到底不会弹。一生只逢一次也好,总想听听裴德芬先生的演奏。”

回答的是一个男声:“听说这回柯洛格拿的音乐会中,裴德芬先生演奏很好听的乐曲,评判好得很。我只要不是这样穷,无论多么贵的入场费也给你去听,像现在亟亟地逐每天的生活,真是没有法子。且忍耐一点罢!这几天内也许你的好运要来了。”

于是又听见女子的声音:“那里!我说说罢了。要阿哥牵挂,真是不敢当了!”那女子似乎哭泣着的样子。

听到了这等话的裴德芬,不能自禁,就突然推开了那外门而走进屋里去了。

屋中只有一个房间,只点着一支小蜡烛,满室薄暗,望过去只见人们的模糊的颜貌。叫做阿哥的那个男子,面色似乎因营养不良而苍白,一心地在那里做皮鞋。这是一个皮鞋店里的工人。

在这皮鞋工作台的旁边,放着一架旧而坏的披雅娜。在披雅娜前面,一个衣服污秽,却又要清白之感的十六七岁的姑娘坐在椅子上。仔细一看,可怜这姑娘的眼睛是盲的。

因为裴德芬突然无言地闯入来,那阿哥就立刻停了工作,问:“先生是谁?有甚么贵干?”

裴德芬说话不出似地吃吃地回答:“我是音乐家,想来奏音乐给这位姑娘听的。”

那阿哥听了这话,诧异地说:“那是感谢的了!这般贫乏的人,实在没有甚么礼物可以敬客呢。”

“啊,甚么礼物都不要!刚才我在外面听了你们两位的话,很不高兴;我想弹一曲披雅娜给你们听,就唐突地闯进来,失礼得很!”

“原来这样!那真是感谢了!不过这样污旧的披雅娜恐怕不中用呢!”

“不,甚么披雅娜都好。姑娘的眼睛看去似乎不自由,她怎样学得这难弹的乐曲的?”

那女子怕羞似地红晕了面孔,问答说:”这不是学得的。我们以前所住的房屋的邻家,有一位上等的夫人,她每晚弹这曲,我只是隔窗听熟来的。”

裴德芬听了这番话,更加觉得可怜,就无言地坐到披雅娜前面去,开始弹一曲了。音响美得很,使人决不想到从这样污旧的披雅娜会发出这样美妙的天女似的声响。那女子自不必说,连那皮鞋匠也似乎怕自己的呼吸会妨碍这美丽的音响,而屏息地听着。

裴德芬忘记了自身,出神地奏着。在键盘上飞移的指,电气似地动着。兄妹二人的眼中自然地流出泪来

曲弹完了,裴德芬想要立起身来的时候,凑巧窗里吹进一阵风来,把蜡烛火吹熄了。那晚上月亮分外好,清光通过了窗,照到披雅娜上,在这清幽的月光之前,一切事物都美了。想立起身来的裴德芬,也感动于这美丽的清幽的光景,仍旧无言地坐在披雅娜前了。这时候好比从梦中渐渐醒来的阿哥,立起身来,低着头问:“先生到底是谁?”

裴德芬不答,而开始另弹一曲。弹的就是起先那女子所弹的、裴德芬作的F调奏鸣乐。听了这弹奏的兄妹二人,好比触了电地突然立起来叫:“嗄,你就是裴德芬先生。”

裴德芬弹完了这曲的第一章,就立起身来想归去了。狂喜的兄妹二人,左右拦住了裴德芬说:“无论如何请再弹一曲。”

本性重情的裴德芬,不忍坚拒而归,就再坐在披雅娜前面了。

这时候月色愈加清冷,照成苍白色的女子的半身,石膏像似地得神。披雅娜的键盘,受着银一般地美丽的光辉。感动于这神圣的光景的裴德芬的心中,自然地涌出了一个美的音乐。

“那么就拿这美丽的月光为题目而作一曲罢!”说过之后,裴德芬就照所想出的在披雅娜上弹出了。起初是静的调子,所描写的仿佛在广大的海面的彼端,清丽的月静静地透出水面而登天,白砂都像水晶的玉地发着光辉;森林、旷野,都为了这月光而如画了。不久之后,调子立刻激烈起来,凄凉起来。这好像是在天的一方有许多妖灵出现,在月光中游戏,奏出不可思议的音乐而狂舞着。曲愈进愈急,终于变成怒涛飞散似的凄惨而又似庄严的声响,不可言喻。听着的兄妹二人,仿佛感到自己升天,茫然自失了。

不久之后,兄妹二人渐渐苏醒而有知觉的时候,裴德芬已经不在了。裴德弹完这曲以后,立刻走出,飞奔回家,乘未曾忘却的时候,拿出五线谱纸来,费了一晚的工夫把刚才弹的乐曲记录出。这曲就是世界有名的月光曲,为裴德芬杰作的一种。

我们再来看一看刘祖荫的译本,这个版本里,贝多芬并不是一个人进入小屋,而有一个朋友陪同。此译本刊载于《吾友》1942 年第2卷第11—13期。

这个日本的原著作者名叫:田边尚雄,我们从《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7月版)中,摘录一段这个作者的介绍:

——田边尚雄(1883-1984)日本音乐学家。1903年入东京音乐学校学小提琴。1907年东京大学理论物理系毕业后入大学院进修声学、心理声学、生理学,并师从理学博士中村清二研究日本和中国的乐律。后长期从事日本传统音乐与东方音乐研究。1936—1972年任东洋音乐学会会长,后任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日本音乐概论》、《东方音乐史》、《三味线音乐史》、《日本的乐器》、《南洋、台湾、冲绳音乐纪行》、《中国、朝鲜音乐纪行》、《雅乐与伎乐》等。——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月光曲》的最早出处就是日本音乐学家田边尚雄所著的音乐家故事集《孩子们的音乐》。

那么,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

最早传播了这个故事的翻译家丰子恺,一边促成他绘画的开明版教科书里收录了这篇课文,一边在他的谈艺文章里,说这个故事是不可信的。

丰子恺在《近世十大音乐家》一书中对《月光曲》有专章阐述:

《月光朔拿大(奏鸣曲)》

《月光曲》有美谈的传说,因此为一般人所爱听的最普遍流行的乐曲。据说裴德芬有一晚在蓬府的郊外散步,忽闻乡下人家有弹洋琴的声音。停足倾听,所弹的原来是他所作的《F调朔拿大》。他想一探这奏者是甚样的人,为这好奇心所驱,他就走近琴音所自来的窗下,向窗中一窥,原来是一个盲目的可怜的少女,在一架破旧日的洋琴上弹他的音乐。旁边有一个男子正在灯光下做皮鞋工作,这是一个皮鞋工人的家里。裴德芬见了这奇特的情状,就推门进去。那男子起来招待他,他不说姓名,但说来听弹琴,那男子告诉他说:这盲目女子是他的妹,一向爱好音乐,苦于没有先生教导,只是常常听见隔壁的贵族家弹奏当代大音乐家裴德芬先生的名曲,故能暗记。裴德芬听了这番话,大为感动。忽然夜风吹灭了烛火,月光从窗中侵入,恰巧照在那盲目女子的身上和洋琴的键盘上。裴德芬睹此清幽的景况,乐想勃然发动,就对那兄妹二人说:我为你们弹一曲。

即座就弹出这《月光朔拿大》。弹完之后,那兄妹二人方始晓得他就是裴德芬,正欲挽留他再弹,裴德芬已起身不辞而行,飞奔回家,连夜在五线纸上写出其乐谱;就是现今流传于世的不朽的名曲。

关于《月光曲》的传说大意如此。为了有这浪漫的逸话,故《月光曲》在裴德芬的音乐中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然而传说只是传说,未必一定是关于这曲的制作时的实情,据考察,给这曲以直接的动机的,是左伊美的诗《祈祷的少女》。这曲编制为作品二十七号的第二种,《升C短调朔拿大>,当时裴德芬自己曾有这样的话:

我在度送可怜的生活 我常在诅咒我自己的生存。倘使我能够,我一定要对运命提出反抗的宣言,然而又时时感到自己是神的最不幸的创造物。

可知《月光曲》也是裴德芬的苦恼的心的写照。

又有一说,这时候裴德芬正在和一个从意大利迁居来的伯爵的女儿球丽哀德发生恋爱,球丽哀德是一个十六岁的姣美的处女。裴德芬对于这女子的恋情,燃烧一般地充溢在心中,月光曲就是描写这热恋的心,而奉献于这女子的。裴德芬对于这女子曾经希望结婚的幸福;然而世间的习惯,不许可贵族的女儿与一贫乏的音乐者结婚,故这希望终于成为梦想。裴德芬是一个热情者,同时又是一个像清教徒一样的严守节制的人。其对球丽哀德的热爱,就转化而为《月光曲》的音乐。这一说似乎是确实可靠的。因为这曲的第一版中,分明刊着奉献玩玩Giulietta Guicciardi的字样。后来《月光曲》的传说出世,再版以下就不复添注这一行字,世人就一直把这曲当作月光描写的音乐。

传说是怎样起来的?《月光》的标题对音乐有否妨害?这是好乐者所必然要想起的疑问。据考察,《月光》的标题是出版业者所擅定的。出版业为了这乐曲的标题“作品第二十七,《升C短调朔拿大》”不容易牵引人的注意,故擅定标题为《月光》。然这擅定也不是完全无理的。因为这曲的第一乐章朦胧,颇像月的初升的光景,第二乐章清朗,如皓月之悬于太虚。最后一章激烈,如午夜的狂岚。故标题为《月光》,也勉强可以符合,没有十分乖谬的地方,且标题可引起一般人对于音乐的兴味,所以音乐者亦任其沿用这名称。

但这是普通的见解。俄罗斯近代大音乐家罗平喜泰因就指摘《月光曲》的标题与音乐的不符。曾有这样的意见:

音乐上加以标题的办法,原是出版业者为了便于公众探检乐曲题名而强要求作家冠用的,故不妥的甚多。例如“夜乐”( nocturne),“浪漫乐”(romance),“即兴乐”( imprOmptu),“随想乐”(caprice)等标题,都固定不变地印刷着的,但未必每曲与内容相符。标题中最荒唐最滑稽的,莫如裴德芬的《月光曲》。即此一例,可以充分说破一切标题的不妥。在音乐上说来,月光要用朦胧的,梦想的,平和的,温静的表现法。但这升C调短音阶的朔拿大的第一乐章完全是悲哀的,凡属短音阶乐曲,一定是悲哀的。到了最后的乐章,变成狂暴的,热情的。这与月光的平和完全相反对。只有短促的第二乐章,可说有表示月光的一瞬间,此外全然与月光无涉。而《月光朔拿大》的名词竟普遍流行于全世界,一般的好乐者都牵强附会地把全曲认为月光的描写,岂非可笑的事。

音乐艺术的性质过于抽象而暖昧,故对于乐曲的内容的批评,往往多歧异之说。然月光曲的标题,不是作者自己所定,确系后人附会而设,已不容疑议。裴德芬自己的笔记簿中,关于这曲这样记录着:“作品二十七第二,幻想曲风朔拿大”,并未说及月光,更无故事的记录。又这曲的初版上有附注“奉献于球丽哀德”字样。这样看来,这曲可确认为描写恋的烦恼的幻想曲风朔拿大。

丰子恺此说,基本把后来的各类评析《月光曲》的解读文章的主旨给道尽了。其中提到《月光曲》的三章的特点,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中对这首曲子的变化特征的比喻与形象描写。

我们不妨再看看当代学者对《月光曲》的传说的一个看法。

下面的内容,摘自《王勇博士谈古典音乐大师》 (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7月)一书:

真真假假贝多芬

——在贝多芬这样的人生历程中,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轨迹,就是虽然有很多的波澜起伏,但是事业上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一些较为被人熟知的作品。先来谈一下《月光》,这是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尽管他本人并不觉得这是他最好的作品。他在年轻的时候还曾说过:“你们只知道我的作品有《月光》,实际上我还有许多写的比《月光》还好的作品。”但是,《月光》的宁静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遐想的空间。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曾有一篇讲《月光》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下略)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美,您觉得它是真的吗?很美的事情,我们往往愿意相信它是真的。但是有几点历史上的考证,或许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贝多芬不是莫扎特,也不是门德尔松,他的即兴创作能力没有那么强,在贝多芬的所有作品中,通过即兴创作出来的作品几乎没有,他所有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在家里写了撕、撕了写,才最终完成的。

从这首作品真正的创作年代来看,大概在1810年左右,他正在与贵族小姐朱丽叶特·圭恰尔蒂相爱,这首作品正是献给他的这个女朋友的。这个女朋友同时也是让他写遗嘱的那位,当时跟他感情很好,但是变脸也很快,说分手就分手。第二年,她就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半年以后就嫁给了伯爵,贝多芬为此要死要活。所以,这部作品实际上是贝多芬在恋爱过程中的一部作品。第一乐章很恬静,第二、三乐章当中有很多纠结的地方,有人说,这是在描写他跟这个贵族小姐在恋爱过程中或顺或不顺。贝多芬的恋爱到底谈得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只能从周边的文献中大致了解一下。我们能够了解的是贝多芬最初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没有为它命名标题。

那么《月光》是谁帮他编写的标题?是一位来自德国的音乐批评家——莱尔斯塔勃,他在这部作品流传了几年之后,在他的一篇乐评文章中提到过:这部作品的感觉特别像瑞士的琉森湖上的月光那样宁静,所以他起了“月光”这个名字。

俄国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就曾提过反对意见,他认为这首乐曲一点也不像月光,它的音乐描述应该是理想的、沉思的、安静的,总之是柔和、明亮的情绪,而不应该是夜晚的月光。

俄国的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在听到李斯特弹奏这部作品之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的冥想,有时柔情,有时阴暗,这是表现了作曲家精神有问题的一种特质。

甚至还有更加离谱的,当时有的乐评家认为,这首作品使人联想到一个凶杀案结束之后,杀人犯把尸体扔到了湖里,之后湖面恢复了平静的感觉。

对于这部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是,“月光”这个解读可能让人觉得更加贴切。当我们习惯地用月光去描述这部作品时,很多演奏家都把它弹成了这样的风格。当大家再次听《月光》的时候,不要为今天的讲座所告诉大家的内容所动,如果你把它理解为还是献给那个盲女孩的,那很好,它会让你的心灵感动。知道了真相往往是很痛苦的,因为那样的话,它所有的浪漫意味就都没有了。——

回到课文来,甚至教材编写人员以及教辅读物,都直言不讳地说,《月光曲》里的故事是编出来的。

《月光曲》首次进入教材的教材编写组成员袁微子对此说过:

——课文第一段,介绍了《月光曲》。谱写者贝多芬,是一百多年前德国的音乐家。《月光曲》是钢琴曲。下面讲的故事只是个传说。这几点让学生知道就够了。——

那意思,就是不要追究课文的真实性,因为这只是一个传说。

我们在陈永明著《西方古典音乐故事》(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6月版)里更能看到他的辛辣的挖苦:

——念初中的时候,国文课本选了一篇丰子恺写的关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Raw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Moonlight Sonata)的故事。大意是:一天傍晚,贝多芬在外边散步,经过一所房子,听到有人在练习他写的一首钢琴曲。大概因为弹奏者技术所限,错误的地方不少。贝多芬走进房子里一看,原来练习的是一名瞎眼的女孩。她很喜欢钢琴,很希望能把曲子奏好。贝多芬便给了她一些指引,并把曲子从头到尾奏了一次。瞎眼的女孩子简直听得痴了。就在这个时候,天际一轮明月照进窗来,如水的月色洒满在洁白的琴键上。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感动得不能自已,就坐在琴的旁边即兴作了一首钢琴独奏曲,就是举世知名的《月光奏鸣曲》了。

这是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我一直相信了十几年,以为这真是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后来才知道这原来不是真的,也不知道丰子恺是从哪里听来的故事。虽然如此,心里总觉得有点可惜,这么美妙的音乐应该有个动人的故事作背景的。不过,我们总不能编造历史。名字的由来贝多芬的月光曲其实和月光是全无关系的。这个名字,据称是因为一名乐评人莱尔斯塔勃(Ludwig Rellstab,1799-1860)说,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令他想起月色之下瑞士的琉森湖(LakeLucerne)。琉森湖的确是明秀动人,可惜我两次到琉森都恰巧是月晦,没有办法印证月下的湖色和月光曲是不是可以联想在一起。——

而教参材料,对此也毫不避讳。我们随便抽取一本教参读物:由朱作仁主编;李玉勤、钟羽、常林、广文编写的《小学语文疑难问题解答》(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12月版)中,在回答“《月光曲》这个故事真有其事吗?”时,这样给出解释:

——“月光曲”这是乐曲的标题,但不是贝多芬自己起的名字,它是出版商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加上去的。这首乐曲,系贝多芬约于1801年所作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27号之二),是献给他当时所爱恋的一位小姐朱丽叶塔的。因此教学时应该向学生说明课文的内容仅是一个传说。——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假的故事。

如果碰到一个爱较真的人,那么,这时候就会挺身而出,对《月光曲》里一目了然的“假”开始说“不”了。

其实,从《月光曲》进入教材之后,就有有识之士,对《月光曲》里太不值得推敲的情节进行质疑,并且要求把这篇课文请出教材。

1982年7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周诚葆的文章《关于“月光曲”的传说》一文,明确指出:“我们的很多群众,在读过小学的这一课之后,很可能再不会读到有关他(贝多芬)的任何介绍了”,“既然是真名实姓地介绍一个人,总要让人家了解这个人的一点真实事迹,否则,那就不如去读一篇寓言或童话了”。

周诚葆是当时《人民音乐》杂志的记者,曾经编写过广播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刊登在《北京艺术》1983年5、6期上,他对贝多芬的真实人生轨迹是有发言权的,他的质疑不能不说非常有道理,毕竟我们从一个传奇的故事中,获得一个莫须有的信息与错误的认知,可谓是后患无穷。

但《月光曲》一直存在在教材里,从纯粹的文本来讲,这篇课文,经过多次修改,甚至叶圣陶老的儿子叶至善也对它多有润色,从文学创作来说,的确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写作技巧。

比如,在《月光曲》的分析文章中,会集中在其中的一个重要的阐述《月光曲》的内涵段落,往往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

《月光曲》一课中,“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一句所描写的是盲姑娘的联想吗?

我们看看上面引述过的《小学语文疑难问题解答》一书是如何解答的:

—— 有人认为这个句子写的是盲姑娘听了《月光曲》产生的联想。其实不然。这个句子的前半句是这样写的;“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皮鞋匠看着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从这些话来看,显然是指的皮鞋匠在月光下所听贝多芬的琴声,并且看着妹妹的表情而产生的联想。皮鞋匠的这些联想里,同时也包含着希望双目失明的妹妹,也能看到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景象。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这句话是皮鞋匠对妹妹思绪和情感的一种猜想,把前后文联系起来推敲,很明白,这里写的是皮鞋匠所产生的一种激情。——

小小的一篇课文,竟然包含着西方文学里重要的叙事视角问题。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一直有一个基本的遵循,那就是每一章保持叙事视角的统一与单一,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这也成为西方古典小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叙事手段。

而在《月光曲》里,我们注意到,全文开始是以上帝视角的客观立场进入到故事的,然后,俯身在贝多芬的视角,写他的听、他的看、他的动,随着他的贸然推门,进入到茅屋陋居内,这里的视角,都是贝多芬的视角决定的所见所闻。

我们看看丰子恺翻译的原文,其实是保持着这种视角的统一的,并没有出现皮鞋匠的视角。

但在改成人教版教材中的《月光曲》时,突然从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时候,视角进行了切换,就是从哥哥的视角,来感悟音乐带给他心灵的冲激。

尤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课文里还用他的哥哥的视角,来想像她妹妹的思绪,来折射《月光曲》所带来的想象效应,这个版本里的视角不但发生了转移,而且构成了“他视角”想象“副视角”(哥哥臆测妹妹所想)的奇特的叙事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也正在这里,会把读者给弄昏了头,弄懵了。

我们看一下原文描写音乐的段落,这完全是中性的叙事视角:

——“那么就拿这美丽的月光为题目而作一曲罢!”说过之后,裴德芬就照所想出的在披雅娜上弹出了。起初是静的调子,所描写的仿佛在广大的海面的彼端,清丽的月静静地透出水面而登天,白砂都像水晶的玉地发着光辉;森林、旷野,都为了这月光而如画了。不久之后,调子立刻激烈起来,凄凉起来。这好像是在天的一方有许多妖灵出现,在月光中游戏,奏出不可思议的音乐而狂舞着。曲愈进愈急,终于变成怒涛飞散似的凄惨而又似庄严的声响,不可言喻。——

这一段因为丰子恺的译文不够白话,我们再来找一下刘祖荫的译本,看看这一段客观的音乐叙事是如何描写的,与丰子恺的译本互参:

——“那我以月光为题,弹一曲吧,”说着,他眺望了一会天空,不一会手刚一触着钢琴的音键,优柔沉着的调子,正像东方天空升起来的月亮,渐渐渐渐地,照遍了黑暗的世界一般。一转之后,现在又是多么的凄凉,正好像奇怪的妖物,聚集在夜的草地上跳舞,最后又像邹游冲激岩石,怒浪袭击海岸的调子一样。——

改成人教版教材之后 ,把原文的上帝视角,“降维”、降调”到皮鞋匠的视角: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为什么这样改?

课文编写者,显然是想说明贝多芬的《月光曲》给予兄妹俩的心灵触 动,把原来的共性的音乐感受,落脚到个体的内心感觉中来。

那么, 为什么要以哥哥的视角去如同俄罗斯套娃般地覆盖妹妹的视角呢?

我们从课文中“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汹涌的大海”这一句,可以洞察到教材编写组成员的用意,那就是,编写者认为贝多芬用音乐给一个盲女带来了画面感,让她看不见世界的黑暗心灵,敞开了一个明亮的可见可观的天空,用以说明音乐具有绘画的再现功能,从而解开小女孩封闭的内心情结,让她的身体残疾,经由音乐的抚慰,而变成一个健康的能够看清世界美丽的女孩。

实际上,人教版里,略去了原文里的“阴暗、凄凉、妖灵”等等不祥的斗争的对立面,也就是原文里的斗争主题,光明战胜黑暗主题,被悄然修改得看不出痕迹了,而仅仅强调了贝多芬超能的音乐再现技能,强调了兄妹两人并没有如同原文那样,从贝多芬那里感受到的是一种斗争的乐观精神,而只是中性地突出了贝多芬的音乐的高超特异处,给予了盲女孩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编写者显然认为,对于一个盲女孩来说,能看到大海,哪怕是黑暗的大海里的妖物,也是伟大的音乐功绩。

从这个构思来看,人教版教材编写组成员确实是费了很大的脑筋,也让这篇课文里深藏着丰厚的文学煽情技巧与艺术感染力量。

这也是《月光曲》这一课,一直被教材衷爱的原因。

综上所述,目前教材里的《月光曲》的最早出处是日本音乐研究学者田边尚雄写给儿童看的音乐家故事,不排除这个故事早就有母本,但田边尚雄按照他的想象,给予了这个故事以特定年代的打破阶级壁垒与人性抚慰的现代元素,奠定了目前流传的课文《月光曲》的基本调门,从而才能够使今天沿袭下来的《月光曲》课文在内在主旨至少诞生百年左右,依然散发出浓烈魅力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说:“音乐没有欺骗我”,但“ 听音乐一定要认真。”
《月光曲》第一课时
《月光曲》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卡蒂雅深情演奏德彪西《月光》,给你美轮美奂的视听享受
【点播】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