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非洲木雕知识课堂


         非洲人   说自己是“口衔刻刀来到人世的”,意思是说,木雕艺术与生命并存。非洲木雕被誉为非洲艺苑中最艳丽的一枝奇葩,毕加索则毫不客气地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中国和非洲。

          木雕在非洲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非洲木雕体现出东部非洲历史上的三个主要时期: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和独立后时期。

前殖民时期




▲美丽非洲


木雕主题多是部落礼仪性质,体现部落中长幼男女尊卑有序的标志,动物造型雕刻主要是用来驱邪避疫、招财祈福。


后殖民时期




▲魅力非洲


殖民时期非洲木雕以动物和人物的造型为主,统治东非地区的德国和英国殖民者成为东非乌木木雕最早的出口推销者。

独立时期




▲希望非洲


独立后时期乌木雕造像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人自身开始成为乌木雕刻的主题:人类生活的百态、喜怒哀乐、人类的各族各行各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传递消息的信使、哺乳中的母亲、抽水烟谈天的长者们。


           据不完全统计,非洲木雕流派多达200 多种。非洲木雕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西非、中非和东非地区比较发达。目前非洲木雕艺术最繁荣的国家,西非有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喀麦隆、刚果(布) 和加纳,东非有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莫桑比克。限于篇幅,下面只介绍非洲木雕的几个著名流派。


    1 .坦桑尼亚的马康迪木雕


           马康迪人作品多数比较抽象,多反映出黑人生活特有的韵律和气质,手法粗犷,线条简约,是非洲木雕的主流之一。马康迪木雕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西泰尼(shet?ani,神灵),也是最重要的,主要表现图腾及祖先崇拜,其内涵深刻,形体怪诞;第二类是云形,主要是艺人们根据自己对天空的观察和想象而自由创作出来的作品;第三类是群雕,其主要特征是把几个、十几个乃至上百个人物用浮雕或透雕手法摞叠雕刻于一段木头上,其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只有2~3 厘米,大的可达6 米多高,雕像上的人物相连接,一般表现马康迪人的一个家庭或一个部落的劳动或生活情景。第四类是生活用品类,主要有手杖、手镯、梳子、耳饰、碗、勺、刀、叉,还有挂板,头像等装饰。这类物品种类繁多,但强调实用性和装饰性,其工艺和造

型大多十分精美。


   2. 马里的班巴拉木雕


           班巴拉木雕的主要特征是脸面较丰满,向外凸起,唇部呈方尖形,发饰下坠,姿态生硬而有力。有的雕像比较突出人的生理部位,并附加装饰品和金属钉,有的还嵌入贝壳或珠子作眼睛,鼻子和耳朵上附有精美的铜环。班巴拉人对羚羊情有独钟,把它视为自己部族的象征,其代表作是契瓦拉羚羊顶饰。此外,班巴拉人制作的水平式羚羊面具也很有名气,是跳羚羊舞时佩戴的面具。


   3. 加纳的多贡木雕


            多贡人的木雕艺术起源很早,目前其存世最古老的雕刻人像叫特勒姆,大约有200 多年的历史,是为祭祀服务的,大多数雕像高举双臂,并同动物雕刻结合在一起,有的人像具有男女两性的特征(如乳房和胡须同时存在于一个雕像上),姿势优美,表情丰富。在近现代,多贡人雕像的构图趋于抽象,多呈几何形体,其特征是雕线多呈直角形,身躯与四肢有几何形的切面,有的佩戴串珠。多贡人面具种类很多,多达80 余种,主要用于舞蹈装饰,其手法洗练、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其尺寸小的只有半个人脸,大的高达5 米(多层面具,带有一个镂空雕刻的顶饰),其特征是形状细长,有时呈长方形,人物造型与动物形象常混合在一起。


   4. 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木雕


           约鲁巴木雕既受东西方艺术风格的影响,又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在非洲木雕中独树一帜。其雕像多采用象征手法,色彩鲜艳,串珠装饰丰富,有的雕像还把人和动物形象雕刻在一起。约鲁巴木雕种类繁多,最为著名的是国王、贵族和酋长雕像,其特征是眼睛圆睁,略往外鼓;嘴唇较厚,向前突出,须发雕琢细致;女性的乳房硕大而下垂。此外,约鲁巴木雕中比较出名的还有王公贵族宝座上的雕像花纹、寺庙门口两侧和走廊的雕花柱、雕花祭坛上的神像以及各种木器和雕刻器皿。根据习俗,约鲁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具,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格莱德面具,呈半球状,戴在头上或斜扣在额前,表情十分丰富;伊帕大型面具,呈桶状套帽形,套戴在整个头上,有的上面还耸立着一个庞大的色彩鲜艳的装饰物。


   5. 刚果(金) 的巴库巴木雕


           巴库巴木雕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其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存世己有二百多年的19 个坐姿国王雕像,人物都是两腿交叉盘坐,并佩戴刀剑及其礼仪饰物。巴库巴人通常使用的面具主要有三种:一是邦博面具,头盔式,体型较大,其外表镶有铜叶,额头显著突出,一条竖线把宽大的鼻子同三角形的嘴连接起来,主要是参加传统仪式时佩戴;二是马桑博面具,其有一个藤框,上面覆盖棕榈叶,并有贝壳、串珠和皮革块等附属装饰,现在多用于舞蹈演出;三是谢纳·马卢拉面具,其色彩和装饰都十分丰富多彩,眼睛多雕成圆锥体形,周围镂刻出许多小孔。


            可以说,非洲各个地区的木雕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源于各自历史的文化遗产。直到今天,许多艺术家和学者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非洲木雕艺术作品的真正内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纵览非洲木雕(组图)
非洲艺术:木雕
[转载]非洲木雕艺术解析
奴隶制与前殖民时期的非洲国家建构 | 国政学人
非洲雕塑的魅力
非洲木雕人像饰品背后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