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谋变》第三回:平圣怒皇后巧进言  杀蕴古李靖蒙冤屈
userphoto

2023.10.14 河南

关注

李世民怒气冲冲的回到立政殿,解下佩剑,一屁股踞坐在床榻上,大骂道:“找机会一定杀了这个田舍翁!”一旁正在教4岁李治念书的长孙皇后,停下来问道:“谁惹陛下如此动怒?”

“除了魏征,还能有谁。”李世民没好气的说,然后将大殿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讲给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后,稍有所思,突然起身跪拜在了李世民面前,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世民一头雾水,疑惑道:“朕何喜之有?”

“妾闻,主明臣直,魏征能如此耿直,正是因为陛下的圣明,因此恭贺!”长孙皇后认真说道。

李世民听后,居然愣住了。

一旁的李治小跑着一头扎进了李世民的怀里,撅着小嘴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耶耶,不生气了,不生气了。”霎那间李世民被孩子的天真无邪所感动,稍稍释怀。继而哈哈大笑了起来,“稚奴,进步神速!”边说边用手刮了一下李治的鼻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相视一笑,道:“别让百官等太久。”

李世民会意,对着门外喊道:“张阿难,吩咐尚食局,为百官赐食。”说完起身往太极殿方向走去。

当着百官的面,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上次因萧瑀和陈书达而推翻御案还是小范围的爆发。

大殿上的百官,此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皇帝拂袖而去,没有宣布散朝,谁也不敢擅自离开。就这样干等着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纷纷开始指责魏征说话口无遮拦。还有御史扬言要上表弹劾他目无君父,诽谤君王。

魏征却好像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对他来说,自从玄武门之变后由李世民的阶下囚变为座上客的那一刻开始,因进谏而触犯众怒已经成了他宦海生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张阿难的一声清脆响亮的“圣人至”大殿上顿时恢复了安静,李世民依旧面无表情的走上丹陛,坐在了御座上。

“朝会伊始,朕便开宗明义,众卿畅所欲言。”李世民顿了顿继续说道:“彦博与玄成,虽各执一词,意见不合,但都是为国进言,替朕分忧。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刚才是朕失态了。”

真正强大的人,总是尽最大可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并在情绪坏到极点的时候,用理智将其击败。对一个人来说当众承认错误需要莫大的勇气,而对于帝王来讲,只有当他强大自信到承认错误丝毫不影响他的权威时,他才会坦然处之。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人,否则他这一生中频繁低头认错的行为根本无法解释。

当一个可以主宰别人命运的人,放低身段,融入人群,他便会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所以李世民的话刚一出口,众臣便齐刷刷行礼高呼:“陛下圣明!”

李世民环视着群臣心满意足的说道:“关于突厥的安置问题,诸公可还有对策,请知无不言。”

“臣以为,突厥乃化外之民,虎狼之师,不知礼仪,难近人情;安置河北,久之则为边患;安置河南,无异于枕虎以寝,祸乱旦夕而发。不如举族内迁,散居州县,变其风俗,弃牧为农,化胡为汉。孝文帝本草原异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革故鼎新,移风易俗,终致胡汉一家,国泰民安;愿陛下效仿之。”李恪的观点显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在那个胡汉有别的时代,这样的建议未免太激进。

意见似乎永远无法统一,如此僵持没有任何意义,李世民需要乾纲独断了。

“众卿的意见,朕已明了,突厥请求归附,如安置旧土,与拒绝无异,非圣王之道;内迁郡县,又等同亡国灭种,不利招降纳叛,朕不为也;唯有安置河南,既成全突厥归降之意,又彰显大唐浩浩国威!”

于是敕令有司,自幽州至灵州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

诸部落首领,封官拜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就有百余人。

随后内侍张阿难宣布了皇帝的赏赐:“中书令温彦博,越王李泰,谏议大夫褚遂良,赐绢各一千匹;秘书监参预朝政魏征,蜀王李恪,赐绢各五百匹,其余众卿皆有赏赐。”

听到赏赐的那一刻,李泰知道他的判断对了,并且得到了父亲的肯定。他的这种能力将在他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为他赢得更多青睐和重要的政治资源,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李承乾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着与他相向而立的李世民,眼中充满了恨意。

“所以,你认为在安置突厥的问题上青雀是迎合了朕的意见,由于朕的褒奖便让他对你产生了威胁?”李世民哭笑不得的质问道。

“人不是天生就很贪婪,但潜意识中一定会有贪念。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并且尝到了甜头,就会由贪婪萌发成野心像被唤醒的洪水猛兽般一发而不可收拾。李泰的投机行为,就是这个开启的口子,你的赏赐和肯定便是他投机后的甜头。虽然这无法刻意避免,但你对李靖的敲打让别有用心之人看到了机会。同时你因李好德案的失误引发的后果,又迁怒了一众人。而我却因为进谏反对,便成了你防范的对象。这又是何其不公!”李承乾眼噙泪水哽咽道。

李世民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李承乾的控诉并非没有道理。他随着李承乾的回忆又想起那次朝会上李靖的事......

突厥的安置问题得到解决后,正在众官各得其乐的时候,站在武将班列的代国公李靖动着嘴巴,并且念念有词。不巧的是,他说的话刚好被正生闷气的萧瑀听到了,他像被天大的馅饼砸中了脑袋似的,狂喜不已。

“陛下,臣有事启奏。”萧瑀说道,“代国公李靖妖言惑众,对陛下安置突厥于河南,有所不满。臣方才听到李靖说,陛下五十年后,一定会忧虑北边。那五十年之后的事他怎么会知道?臣怀疑他私行占候,请陛下治其罪。”

萧瑀这分明是在整李靖,因为自古不管是贵为宰辅还是轻如蝼蚁,胆敢私行压胜,步星次,一旦查实,皆死罪难逃。而占候虽然也在禁止之列,但在民间有大量需求,确是屡禁不止,这事也就可大可小。

可是萧瑀为何会如此忌恨李靖?这件事还得从灭突厥说起。去年李靖奉命北征突厥,自领3000骑兵夜袭定襄,颉利可汗没想到唐军会神兵天降,既然敢来,那就一定是举倾国之兵。恰巧这时又是正月,草原上雪还没化呢,拿什么打?颉利一合计,先跑他娘的再说。就一口气跑到了碛口,路上跑颠了,脑子突然开窍了,光跑不行,于是一边跑一边派执失思力到长安和,以此赢得准备时间。李世民也不含糊,就派鸿卢卿唐俭去安抚颉利。当时任御史大夫的萧瑀听说了,立即休书一封,请唐俭一定转交给正在突厥做客的萧皇后,也就是隋炀帝的老婆,萧瑀的亲姐姐。

唐突开战,做弟弟的关心自己姐姐的安危,写封信问问情况,也是人之常情,唐俭也就答应了。但在此之前就有投降的胡人说中国有人和萧后私通书信,被李世民以四海未宁为借口按了下去。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哪是四海未宁,分明是因为突厥灭没证据呗;再一个就是怕中了胡人的离间计。如今是两国交战的关键时刻,萧瑀此举不就是往枪口上撞吗?信应该是送去了,李靖灭了突厥后萧后被押回了长安,然后萧瑀因为私通书信被罢了官。他觉得这就是李靖告的密,莫名其妙的是李靖抓到萧后时还找到了非常照顾萧后的义成公主,就把她给杀了。于是萧瑀对李靖的恨又上了一个台阶。

但仅仅因为私怨就可以诬陷一个有灭国之功的重臣,岂不是找死?萧瑀是不是抽了?其实他清醒得很,首先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除了权衡自己和太子建成的力量,还注意到了两个人,拥有军权的李靖和李世绩,但他俩并没有明确态支持谁。特别是李靖他是在隋末战争中除了李世民唯一一个有方面战功的将领。这便为他的宦海沉浮埋下了祸根,如今又添灭国之功,哪个皇帝不忌惮?萧瑀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抓住机会公报私仇

“敢问少傅,说我私自占卜,你可有证据?如你所言,突厥安置在哪并没有实行,那诸公所说的安置河南,河北和内陆的建议又是怎么知道行或者不行呢?难道都是私行占卜的结果?陛下,臣只是觉得安置河南不妥,倾向于蜀王安置内陆的意见而已。萧瑀血口喷人,请治他诽谤之罪!”李恪的意见突然得到李靖的支持,倒有点受宠若惊。

李世民不置可否,没有表态,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势,等着看萧瑀如何回应。

“那你为何私自杀死前朝公主?就算她有罪,也应该押回长安交有司处理。还有鸿卢卿奉陛下敕令去与突厥议和,你为何不顾使者安危擅自出兵,还说唐俭死不足惜,是怕鸿卢卿抢了你的功劳吧?你贪天之功却陷我大唐于不义?另外攻破突厥后,你治军无方,纵兵掳掠,大量奇珍异宝散落乱军之手,又该当何罪?”萧瑀娓娓道来。

李靖却越听越不淡定,杀义成公主是因为颉利对大唐的烧杀抢掠都是她在背后搞的鬼,并扬言李唐篡了她杨家的江山,被俘时还口出不逊,此时不杀更待何时?至于唐俭,在他出使突厥的同时李世民又下诏让李靖将兵去迎接颉利,这是君臣俩人的默契,因为李世民和所有懂军事的人都知道,这是韩信灭齐的大唐再版,天赐良机。萧瑀就算不懂军事诏书总知道吧,但一旦反驳,他又要拿诏书说只让他迎接没让他进攻来狡辩。最让李靖狐疑的是,将士出征打了胜仗,纵兵抢劫敌军的财宝,只要不滥杀无辜,这是自古以来的潜规则,否则拿啥赏赐有功的将士?西北风吗?包括李世民打仗时也是如此,萧瑀不可能不知道,为何就成了罪证?那以后谁还卖命?唯一的解释是,功高震主,引起了皇帝的猜忌。萧瑀怕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李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臣有罪!”李靖放下笏板,跪地请罪道。

萧瑀看着李靖诚惶诚恐的样子不觉嘴角上扬,大殿上死寂一般安静。良久李世民才悠悠说道:“史万岁在隋时攻灭达头可汗,隋文帝有功不赏,却以罪杀之,”李世民故意停下,看了看跪着的李靖继续说道,“朕则不然,朕记录你的功劳,赦免你的罪过。加你为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另加真食邑和之前的一共五百户。”李靖虽然汗流浃背,但却暗自长舒了一口气。

“朕,每览史书,看到前朝历代,君臣共创大业,九死一生,功成名就之后,有功之臣却惨遭杀戮,每每如此,未尝不掩卷叹息。惟愿诸公实心任事,戮力辅佐,朕不为汉高,诸公也不做韩彭!朕愿与列位共治天下!朕又一向以隋帝为戒,以宽仁示下,前不久有司上报相州有个叫李好德的,口出狂言,自命不凡,经大里丞复核查实此人有风疾,妄为妖言。张蕴古又奏:好德因为风疾发作才口出污秽,不应追究。朕听从了他的意见。”李世民洋洋得意的说着,“大理丞,李好德可有释放?”

张蕴古出班刚要回话,却被治书侍御史权万纪抢去了话头:“陛下,张蕴古籍贯在相州,李好德的兄长李厚德任相州刺史,张蕴古因此阿纵李好德;臣还听说,陛下赦免了李好德后,张蕴古特意去牢狱将上意告诉李好德,并且与好德在牢里下棋庆祝,由此可知,张蕴古所奏不实,好德也无风疾,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被权万纪的弹劾惊的如在云里雾里,作为大理丞,有勘正刑罚轻重之责,还对京师及各地上报的判决有复核之权,是天下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居然为了巴结自己家乡的父母官,而撒弥天大谎,与犯人合起伙来欺骗皇帝。拿天子的仁慈作为阿纵的筹码,还敢泄露禁中语,心里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君父?

“张蕴古,你好大的胆。”李世民指着张皇失措的张蕴古咆哮道。似乎将今天朝会受的所有气都撒在了这个六品小官身上。

张蕴古立刻跪地喊冤。

权万纪逼问道:“与李好德下棋,可有其事?泄露圣意,可有其事?”

张蕴古磕头如捣蒜:“臣觉得陛下既然已经赦免了他,一时失言,泄露了圣意,臣该死。”张蕴古自知理亏丝毫没提下棋的事。

“将张蕴古拉去东市斩首示众!”李世民狠狠的说道

雷霆之怒,将整个大殿渲染的杀气腾腾,百官不由自主的磕头下跪,没有人敢说一句话。

“陛下,请息怒,张蕴古失言获罪,罪有应得,可于法罪不至死;其为官精干,为州闾所称,今加以极刑,未为得当,请陛下三思!”出来求情的正是大唐皇太子李承乾。

“太子想附下罔上?为人游说?”李世民这话说的就严重了,言外之意是说太子拿皇帝的残暴来昭显自己的仁厚。

“臣不敢,只是张蕴古身为大理丞,职责所系,纵然有罪,陛下斧钺加身,贸然杀之,恐推司引以为戒,畏威自保,致使天下刑狱泛滥,有损陛下盛德,不是万民之福!”太子言辞恳切,但依然挡不住李世民的盛怒难消。

“张蕴古与人合伙欺朕,就是万民之福?”李世民说完再次拂袖而去,留李承乾愣在那里。

张阿难宣布退朝后,李承乾立刻快马赶到皇城外的东市,只见张蕴古头发散乱,已被褪去绿袍,换上囚衣押在囚车里。围观的长安百姓,对其议论纷纷,认识他的说他是一位好官,不认识的随大流根据官府公布的罪状说他罪有应得。

东宫侍卫拦停了囚车,李承乾跃身下马走到了张蕴古跟前,想着与他即将阴阳两隔,不觉悲从中来。

“寡人没有说动陛下,特来为张公送行!”李承乾接过侍卫倒满酒的陶碗,双手奉给张蕴古,眼噙热泪道。

“殿下不必伤心,臣罪有应得。”张蕴古感动的看着李承乾,朗朗吟道:“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此乃蕴古平生所愿。今有太子为臣送行,张蕴古死而无憾!”说完一饮而尽。

张蕴古死了,皇帝的怒火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但李承乾知道,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将会接踵而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萧瑀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六次当上宰相后又被罢相?
隋唐风云:唐朝第1名将,李世民从断头台救下,后为唐朝灭了4个国
李世民的最后十年,变成了另一个人
轻松读史之大唐(157):主帅只带三千人,打出史上最漂亮的一仗
隋炀帝的萧皇后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被六个帝王看好?
得知李靖灭了东突厥的消息李世民为何先是大喜、然后震怒、最后才给予奖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