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煎多久才合适呢?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过程中,中药一直在保护我们华夏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使用中药的历史悠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煎过中药,那么我们知道我们一直以为的煎药方法,时间到底对不对呢?

前不久有个朋友问我说,他的母亲因身体的一些原因,去医院开了一些中药回家。他母亲总是说中药煎得时间越长越浓越好,于是每次煎的时间很长,甚至2个小时以上,把药煎得“浓浓的”,她认为这样才能把中药成分尽可能多地煎出来。可吃了7副中药,他母亲的病情不但没好转,咳嗽、咳痰反而厉害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药的煎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固定时间,每个处方都是一个方法,煎同样的时间。煎中药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越浓越好,浓了反而使药效大打折扣,甚至贻误病情。煎煮中药的过程,实际上是中药有效成分不断向溶液释放、溶解的过程,当药液中有效成分溶解到一定浓度后,溶解和析出过程达到平衡,就不会再释放了。此时如继续煎煮,药液中的某些芳香类成分挥发,还会使其他一些有机物质遭到分解、破坏和转化,导致药效降低。

此外,中药过度浓缩,还很容易使药物煎焦。煎焦的药物有效成分破坏,疗效也明显受到影响。特别是有些药物,生用和焦用的功效、主治不一样,甚至相反,散寒、活血药变成止血、调经药,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补血的不能补血。所以,煎焦的中药加水再煎,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如同我朋友的母亲一样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那么,中药煎多久才适宜?一般药物先武火再文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为宜。像感冒药,及芳香类药物一般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维持5~10分钟即可。

有的矿石类、贝壳类、骨甲类药物,如磁石、生牡蛎、石决明、鹿角片等,以

及一些有毒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等,要先煎30分钟到1小时,目的是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或待有毒成分挥发掉,然后才能纳入其他药物同煎。有的芳香类药物,如薄荷、白豆蔻等应待其他药物将要煎成的时候再投入,即“后下”,煮沸3~5分钟即可,目的是避免挥发性物质的流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煎中药效果好,如何操作保药效
你所不知道的膏滋“瑰宝”:一勺膏滋,十勺精华!
——中药的煎服方法——
现代中药方剂的煎药方法和服用方法
哪些中药应该先煎、后下?|先煎|后下
熬中药讲究多:“先煎”“后下”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