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场份额逼近30%!网约车聚合平台为何到了必须严监管的地步?

2022年7月有统计数据以来,聚合平台订单量占比都保持在20%以上,且稳步上升,2023年5月聚合平台订单量占比28.57%,逼近30%!

调研数据显示,55.1%的乘客表示已经形成了优先使用聚合平台打车的习惯;平台选择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百度打车,其中高德打车的使用率已经达到50.4%,美团打车、百度打车分别为20.8%、11.0%。

三年口罩过后,中国网约车整体的市场规模并没有走低,打车需求在持续增加。

现阶段来说,打车需求的增长,已经跟不上网约车司机数的增长。

司机饱和、接单量下降,逐渐成为网约车行业不得不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部分网约车聚合平台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导致网约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进而造成了现在的内卷局面。

我们来理一理其中的逻辑。

在没有资本助力和市场经费的状况下,一些中小网约车平台要想开展业务和拓展市场,降低准入门槛拉司机和加入聚合平台拿流量这条路,几乎可以说是不二之选。

因此,过去的三四年间,很多背靠聚合平台的中小平台,左手网约车租赁公司,右手网约车平台公司。既做资产,又做平台。以高订单量、高流水额吸引司机租车、跑车。

从车辆租赁到司机招募到跑车接单,一条龙服务,每个环节都有人员KPI,每个环节都有收入,导致了大量资质不齐的网约车上路,加剧了“僧多粥少”的状况。

随着聚合平台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其监管呼声和政策也逐渐开始强化。

2022年下半年以来,济南、广州、合肥、天津等地相继出台了聚合平台监管新规,对聚合平台的资质核验、信息公示、责任承担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

4月26日,国家五部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网约车聚合平台不得干预网约车公司价格行为,不得直接参与车辆调度及驾驶员管理。

6月25日,浙江公布的《网约出租车数字化监管改革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因驾驶员及网约车辆的资质问题而引起纠纷时,消费者可以直接要求聚合平台承担责任。

经过多年发展,监管及聚合平台的规范管理急需明确和规范,只有确认行业规则和监管政策,网约车平台才能够真正将安全、体验和良性发展纳入日常经营范畴,而不再是一味的降低门槛和降价内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约车市场巨变,300万出租车司机绝处逢生
聚合打车平台
集群运作,包围收割,网约车行业那些你不知道的高端打法!
双创打车联合高德开启网约车新平台
抖音盯上网约车生意,切得动滴滴蛋糕吗?
「无问西东」:网约车行业的拐点时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