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王朗论战,我感觉王朗说得好有道理怎么办?

问:

王: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正是。 

王: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诸葛: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王: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诸葛: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我感觉王朗说的好有道理,我这种人打起仗来会不会变成汉奸?!

答:

当年张艺谋拍过这么一部电影:英雄-电影-高清正版视频--爱奇艺

电影内容大概是:大侠无名想要刺杀秦王;但秦王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任何人不得靠近。当他终于得到刺杀机会之后,两人侃侃而谈。

最终,无名也觉得秦王说的好有道理,于是放弃刺杀,任由秦王手下把自己射成刺猬。

“一个字,竟有十九种写法。又互不相认,极为不便。等寡人灭了六国之后,再灭其它诸国,必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统统废掉!”

“没有了六国和秦,没有了六国和秦的仇恨”

但是秦王的“道理”显然说服不了观众。

那时互联网恶搞视频方兴未艾,便有人把那几个镜头摘出来,把字幕改成了“大侠无脑刺杀日本天皇,天皇说寡人要废掉汉字,建一个大大的大东亚共荣圈”,于是大侠无脑心悦诚服,放弃抵抗,自愿领死。

那么,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呢,还是没道理?要不要到这里辩论一番: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价值判断不是科学

因此,很容易找一套义正词严的说辞,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王朗显然是此道高手——起码比《英雄》里的秦王高太多了。

但是,请记住,价值判断不是科学,因此任何立场都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说辞

我来示范一下。

吴三桂错了吗?

大明烂到那种程度,这个锅可不该丢给他。又不是他让李自成攻进北京的。

冲冠一怒为红颜?要我说,该!你大顺肆意作践北京女性时,就想不到这个报应吗?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吴三桂“圣母”到“宁与流寇,死拒外敌”呢?圣母癌真恶心……

你看,只要换个角度,吴三桂照样洗白。

尤其是,如果再抓住“爱情”这个角度一番操作,给几个感人肺腑的长镜头……

其实,汉末诸杰,曹操的节操称得上优异。

最初,董卓作乱,有人敢出来反抗吗?

实际付诸行动的,只有一男一女。女是貂蝉,大家都知道;男的呢,就是曹操:

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 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后来曹操刺卓事败,假装献刀才保得活命。

有人说,三国演义实质上是一位英雄(曹操)为救汉室四处碰壁、最终渐渐失去理想败给现实,活成自己最讨厌的人(董卓)的故事。

又有个事实:当时袁、曹、孙、刘诸多势力,有谁能想到“保护中国文化”这件事吗?

又是只有一人,那个迎文姬归汉的曹操——靠着蔡文姬的超人记忆,我们的诸多经典才没能失传。

还有人说,奸贼曹操是篡贼曹丕的儿子——盖因曹操虽挟天子而令诸侯,但终究没有“篡位之实”;他儿子曹丕这一“篡”,他这棺材就成了翻盖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个评价可谓中肯。

——当然,也有人讥讽刘备,说他满口匡扶汉室,但两个孩子却一个叫“封”一个叫“禅”……

总之,和诸多历史人物相比,曹操还用洗白?

人家哪怕不是白莲花,起码也是根看似满覆污泥、切开来断面白生生的莲藕吧。

因此,觉得王朗的发言有道理,那一点儿都不是问题。人家真有道理。

起码比《英雄》里那个秦王有道理多了。

但是,王朗有道理,并不等于诸葛亮就没道理

再强调一遍:价值观不是科学,不存在绝对正确

刘备在格局上,的确不如曹操;但是刘备待人以诚,留给刘禅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脍炙人口。而曹操呢,从诛杀杨修到梦中杀人,哪个上得了台面。

上天并没有给你造一个唯一的、必将继承大统的英雄。恰恰相反,乱世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必定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所谓“争天下”,无非“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而已。

曹操当时兵精粮足,势力最大,自然就要尽量发挥自己“得道多助”的优势。王朗聪明的抓住了这点,自然是极具说服力的。

但是,秦王口中有说服力、或者起码不会激起太大恶感的论调,一旦换了日本天皇说出来……

王朗这段话同理。

倘若换上一个人,比如被挟的前天子来说,诸葛亮真就只能哑口无言了;或者让曹操说,孔明也找不到发力点。

但从他王朗嘴里说出来……呵呵。

听其言并不够,还得观其行。

曹操当年嘲笑满朝公卿“夜哭到明, 明哭到夜”,这些人虽然无能,却总还没有反助董卓。

而王朗呢?举孝廉入仕,做的却是助纣为虐之事。

孔明揭他这个短,可以说是一骂骂俩:先骂王朗无耻,襄助反贼;再骂曹家父子无德,效董卓篡位,得国不正。

换句话说,孔明并非无的放矢,瞎骂一通,啥难听说啥。那叫泼妇骂街,不仅骂不倒王朗,反显得他自己粗俗;但这样釜底抽薪,便让王朗的一番话成了“自曝其短”——明摆着一只“谁势大就投靠谁”的白眼狼。

古代中国讲究忠义,社会主流思想受三纲五常约束。在这个体系下,诸葛亮的“理”自然更近根源;他只要指出王朗“不忠”,之后就无需多言了。

而现代砸烂了三纲五常的枷锁;因此,我们此刻再看起来,自然觉得孔明的反驳似乎缺乏力度;反倒是王朗,他的诉求更近、更实在,所以说服力更强。

这也是“道德”这种缺乏科学根据的东西的通病:价值观只是一个选择而已;时代不同,选择不同,原本不言而喻的东西就令人费解了

换句话说,关于价值观的争论向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正如围绕着电影《英雄》的争议一样:同样的论证结构,一旦让说话者变成日本天皇……义正词严就成了恶搞。

原因很简单,价值观只是一个选择。

老板认为996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就觉得996是对你的单方面掠夺;日本人觉得“大东亚共荣圈”是施舍给东亚地区的重大利好,我们却认为这帮人狼子野心,摆明了想要我们亡国灭种……

逻辑还是那套逻辑;但价值观的选择不同,看法就大相径庭——此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鲁迅说的好,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我就是想维护你的利益,我也得先知道你的感受,对吧?

毕竟让你996我又不会累。如果你的屁股决定不了你的脑袋,我明天就想让你007——让不会累到我的你多干半天,帮我的小金库添砖加瓦,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屁股决定脑袋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只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罢了。

你累了,就喊出来,我才可以避免把你用死,这对你对我都好。

(当然……如果用死你也不用赔,没有其他后遗症的话……用死就用死呗。)

你的脑袋要是连自己屁股该坐哪都不知道,是不是活该被我用死?

——等等,他自愿加班死的,我又没逼他,你们这些家属还讲不讲理?!

诸葛亮/《英雄》中秦王的说理,在现代人看来缺乏说服力,是因为他们的诉求基于三纲五常、基于皇权。他们的屁股决定了他们的脑袋。

而到了现代,个人利益成了新的诉求;你的屁股坐在这个诉求上,你的脑袋自然就觉得王朗更有道理。

当然,“觉得王朗更有道理”是因为你把自己代入了诸葛亮的位置;处诸葛亮之位,却又不承认三纲五常的“正统”,你自然觉得诸葛亮那套说辞理不直气不壮。

换句话说,你的屁股和你的大脑产生了分歧。

事实上,如果你能让自己的屁股和魏蜀吴的一介平民坐在一起,你的脑袋一定会给你另外的惊喜。

RECOMMEND

-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大咖”死的教训,给我们职场反思
世范
看《三国演义》的感想20210131给未来的自己
三国中的5大狂言,只有关羽一人能够言出法随!
三国时期的搅屎棍,没有理想和抱负,智商却超诸葛亮
三国最低调的谋士,曹操小看他,付出了惨重代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