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搞好质量需要考虑的三种成本

前言



要搞好质量,就要认真处理质量问题,需要考虑与质量相关的成本。质量成本可分为: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三类。


1.损失成本


是指由于产品或零部件的缺陷或错误服务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不合格产品售出后造成的损失。造成内部损失成本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从供应商处采购的不合格原材料、机器安装不正确、设备有缺陷、制造方法不正确、技术有缺陷、操作粗心以及错误或不恰当的材料加工。内部损失成本包括加工时间的浪费、修理和返工的损失、调查质量事故的费用、可能的设备损坏和操作人员的伤害等。返工损失包括工人工资和返工所需的额外支出,包括设备、能源、原材料等。此外,返工零部件还会产生额外的零件和材料管理费用,以及记录和管理返工产品直至投入生产的额外费用。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公司产品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但产品生产者或者服务者没有发现,由此造成的损失。外部损失成本包括担保成本、因处理投诉、更换产品或再次向用户提供服务而造成的损失、与产品质量责任相关的诉讼赔偿或与缺陷产品相关的折扣、失去客户信任、与销量下降相关的机会成本等。




2.鉴定成本


是指为发现不合格产品或服务,确保不存在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检查、测试等活动的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检查人员、测试、测试设备、实验室、质量审核、现场测试等的费用。




3.预防成本


是指与预防质量问题有关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与计划和管理系统、采购、培训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预防质量问题有关的管理费用,以及在设计和生产阶段为减少工艺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额外管理费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质量成本观认为存在一个理想的质量成本水平。这个水平是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均衡点上,由于某些不良质量问题的存在而产生的费用等于为达到某种质量水平而产生的费用。也就是说,在这个平衡点之外,达到更高质量水平的成本可能会超过在这个高质量水平上获得的利润。目前的观点是损失成本总是高于预防成本,所以理想的质量水平是零缺陷。根据这种观点,除非产品或服务是完美的,否则无论质量水平有多高,为达到更高的质量水平而产生的费用总会少于达到这一质量水平后所获得的利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量成本介绍
浅谈质量成本管理
D第四章 横向价值链分析
质量成本到底如何实施,请看过来!
EXCEL进行质量成本决策·质量成本的组成
15质量成本过程(彩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