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觅古陕州·鸡足山

鸡足山,在古陕州城西南二里地(今陕州公园里)据说,鸡足是土山,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因紧河,河水上涨时冲刷着山体松散的泥土,经过洪水无数次地冲刷,形成了几道大沟壑,宛如鸡足,人们叫它鸡足山。

现今的鸡足山名字变了几变,前几年改为虢山岛,历史上陕州城西北方向黄河中有一座小岛叫虢山岛,不在今天的位置。后来又改称召公岛,大概是缘于古陕州城里有关召公“甘棠遗爱”的故事。

十几年前,这里一座高不过十米的小土包,山顶是平的,像一个大大的平台。我曾过多次在山顶漫步,远离城市的尘嚣,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秋天,摘过酸中带甜的酸枣,引出了对童年的无穷遐想;冬季,坐在毫无遮拦的山顶,看夕阳慢慢收束耀眼的光芒,没入西山。我却不知道这座山就是有名的鸡足山,无意间还观赏陕州八景之一“金沙落照”。最近才把山与名对上了号,不禁哑然失笑。

在现代人的眼眼中,鸡足山太不起眼了,但你不要小瞧它,在古代却是大有名气的。据说,鸡足山是河上公潜心研读注释老子《道德经》之处。河上公为西汉文帝时人,传说他婴孩时在黄河上漂流不死,被人救出而得名河上公,他作注的《道德经》称为《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这个注本是历史上最早的注本,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历史上曾有人概括此书是“言治国治身之要”。山上有明代万历年间石碑一块,上刻“汉文帝访河上公驻跸处”。汉文帝曾在此请教河上公治国方略,河上公建议为人君者要广施仁政,以德治天下,施教于民。汉文帝深得其意,遂成就后来的文景之治。据说,山上有一摩岩洞,传说八仙中铁拐李在此洞修炼成仙。山顶有迎祥观,民国18年(1929年)迎祥观被毁。民国24年(1935年)重建,不久又毁。

历代文人墨客,多游于此,作诗纪念。明末理学家王以悟辞官归隐陕州故里,潜心研究理学,写下了不少歌咏陕州的抒情诗,其中一诗《偕吴坚白、李养初登鸡足山》:“几年称胜处,今日喜重过。云气含峰湿,鸟声傍树和。残碑留汉迹,落日傍渔歌。轩冕谁非原,争如老布蓑。”描写了鸡足山的美景这儿湿润的云雾绕山间,鸟儿在树丛鸣叫婉转动听,山下的黄河上渔舟唱晚,宛若一首优美的恬静祥和的田园牧歌,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难怪河上公在此隐居,心无杂尘,才能感悟人生。

千年时空变迁,沧海桑田,历史的陈迹渺无可寻,被人遗忘了多年。然而,近年来,随着三门峡黄河湿地景区的建设,鸡足山被纳入景区建设规划,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南北两侧由苍龙湖和青龙湖环绕,西对黄河,鸡足山犹如水中的一座小岛。山顶被改造成了一个大广场,种植了二万多株牡丹,每年牡丹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游览观赏,成为豫、陕、晋黄河三角区最大的牡丹栽培观赏基地。岛上松树郁郁葱葱,树下铺满了厚厚的松针,滋养着土地,肥沃的土地养育出了一朵朵鲜嫩的蘑菇。

站在山边,四周景观尽收眼底。夏秋季节,双龙湖波光潋滟,滞留的白鹅在湖边戏水,黑黑野鸭在湖中游曳,偶尔有水鸟从空中俯冲而下,捕捉水中的鱼儿;紧挨山的湖边是茂密的杨柳林,曲折的小木桥通向幽林深处;湖中碧绿的荷叶,一丛丛的水草,增添了不少水乡的韵味。冬天,来自西伯利亚的白天鹅,在这儿渡过漫长的冬季,白天鹅在蓝天碧水间嬉戏,或展翅飞翔,或自由畅游,或悠闲漫走,千姿百态,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鸡足山虽然少了一份人文的韵味,却多湖光山色,依然让人留恋……

(2009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河故事之一:羊角山
聊聊陕州(一)
原创“中流砥柱”的“砥柱”在哪里
陕豫十里桃花开
三门峡:大雪过后变成古陕州,到处都是诗……
你没见过的老陕州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