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援越抗法战争:20倍兵力拿不下法军?陈赓教越军如何吊打法军|伪军|军校|军训|守敌|将官|战争法|援越抗法战争|法军|越军

1950年初,越南共产党中央主席胡志明秘密访问北京,寻求对越抗法战争的支持。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正在莫斯科访问,随赴莫斯科,与毛泽东、斯大林共商有关越南抗法斗争的重大问题。斯大林说,中国与越南国情相近,领土相接,援助越南革命斗争的任务,宜主要由中国负责。

当时,新生的中国战争伤痕累累,经济困难重重,但中国政府为了支援越南兄弟党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和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毅然决定接受胡志明的请求。

中越双方协商后认为,为使中国援越工作顺利进行,必须首先在中越边界组织一次战役,以打开两国的交通运输线,开创抗法斗争的有利局面。

1950年7月,中共中央、毛主席根据越南胡志明主席的邀请派陈赓为我党中央代表到越南,协助越南人民军总部组织边界战役,当时陈赓是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司令员、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军管会主任,身负数职,在云南刚刚解放,百事待举,日夜繁忙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法国“雷沃斯计划”

1949年初法帝国主义派其总参谋长雷沃斯到印度支那任高级专员、总指挥之后,提出了所谓“雷沃斯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精神是增强兵力,把军事打击重点放在越南北部,完全控制红河三角洲人口稠密的产粮区,扩大丘陵地区的占领范围,封锁中越边界,增强机动兵力,进一步包围封锁越北根据地,破坏根据地,并从经济上困死根据地军民,与此同时加强反动的政治阴谋活动,加强伪政权、扩大伪军,分裂民族团结,组织“侬族国”“芒族国”“傣族国”等等傀儡国。

推行“雷沃斯”反动计划的结果,到1950年7、8月,法国侵略军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的总兵力已达23万多人,其中法军约四五万人,欧洲雇佣兵、非洲黑人兵约六七万人,其余是本地伪军,空军有150架飞机,运输、驱逐机各半,2/3的飞机分布在越南北部各机场。在越南北部的陆军有7.5万多人,大部分分散守备,机动兵力约10至12个营,另外有三四个伞兵营可作机动。

法军在推行“雷沃斯计划”中逐步扩大了在红河三角洲的占领区。1950年2、4、5月份占领了太平、府里、宁平等省省会后,巳基本上控制了红河三角洲产粮区,使北部根据地在经济上、军队供给上发生了困难。在边界山区,由于越军不断进攻,尤其是1950年5月越军174中团向东溪守敌发动了一次较大的进攻,使守敌受到打击,法军撤了一些分散的据点,加强了高平、东溪、七溪、那岑等主要据点的兵力和指挥。

1950年7、8月间,越南人民军的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共约16万人;1949年8月开始组建308大团(师)1950年3月开始组建304大团(师),其他均为中团(团)、小团(营)和大队(连)。准备用于边界战役主要方向高平、东溪、七溪地区的主力,有308师的36、88、102三个团,直属总部的174、209两个团,独立第11、426、428小团等部的18个步兵营,加上炮兵、工兵等等约两万人左右,这些部队由于长期分散活动,已编成的师没有集中过,更没有集中作过战,中团集中活动的时间也不多,所以自由散漫、不守时间、执行命令讲价钱等现象是相当普遍的,集中一个团作战也是困难的。

1950年2月,308师的102团攻击西北战场老街以南的铺楼据点,5月174团攻击高平、七溪之间的东溪据点,越军认为是空前的胜利战斗,实际上都是自己伤亡、消耗不少,俘获敌人不多的消耗战。

2、从游击战到歼灭战的战术思想转变

陈赓赴越前,越军从上到下把战斗中攻克了城镇,占领了地方,便认为是胜利,至于消灭了敌人多少有生力量,缴获了敌人多少武器弹药等则是不多考虑的。于是,在研究边界战役的打法时,便产生了分歧,越方不少指挥员主张先打高平城,以打开同中国的交通枢纽。当时,高平守敌已有加强,增加到了三个营,派遣了原在七溪的中校指挥官加强指挥,工事相当坚固,地形三面是水,一面靠山,利于防守。按越军的实际情况,是难以攻歼高平之敌的,即使侥幸能攻下高平,也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所以陈赓向越方提出建议:

不先打较大的高平据点,而先打较小的东溪据点,孤立高平据点,迫使敌人增援,争取在野外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援兵,这样既能消火敌人的有生力量,锻炼提高越军的战斗力,又能使被孤立的高平据点变成相对的弱点,便于尔后攻歼之,完成打通国际交通线的任务。

陈赓的建议,一下子不能为越方指挥员所接受,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

应该先打高平之敌,这样可以发挥越军的优势;如果先打东溪再打援兵或再转来打高平,那样越军的力量就会在东溪等战斗中消耗,而高平之敌会更加警惕,加强其防御力,打高平就会失掉时机,更不容易打了,因而坚持先打高平的意见。

经陈赓多次运用战场的实例做说服解释,他们才接受了陈赓的建议,开始树立起战役的目的首先在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思想,接受了先打东溪,求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再夺取并保住交通枢纽高平的打法。

在转变战术思想的同时,陈赓坦率地提出了当时越军中存在的官兵关系问题,指出干部不关心、不爱护战士,任意对战士对下级干部进行人身污辱与惩罚,是人民军队中不应有的现象,是削弱部队战斗力的作法,应该坚决改掉。树立官爱兵,兵爱官的风气,干部要把战士当作自己的阶级弟兄看待,积极解决战士的困难,关心战士的疾苦,使战士感到温暖,从而增强部队的团结,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经得住残酷的战斗考验,培养出顽强的战斗作风,这样才能适应打攻坚战、打运动战的要求。

3、陈赓在东溪战斗中的作用

东溪在越南东北部边境的第四号公路上,位于高平和七溪之间,当时守敌是两个欧菲雇佣兵连,一个伪军排,附有炮兵分队,共350多人,构筑有比较强的工事。东溪北面离高平45公里,南面离七溪25公里:高平至七溪的公路大体上是西北、东南走向,公路两侧都是山地,东侧多是石山,西侧除石山之外,间或有土山,长满了茂密的森林,除一些小路尚可勉强通行外,其余地方十分难爬,我们当时还年轻,也得连脚带手一起用上,才能攀登那些出头。

1950年9月16日,越军发起的边界战役从东溪打响。越军总部的战役计划是攻占东溪,打增援之敌,再相机打七溪,打高平,整个战役预计30至40天完成。战役开始的部署是以174、209团,独立11、426营和一个炮兵营担负攻歼东溪之敌的任务;以308师在东溪、七溪之间设伏,准备歼灭可能增援东溪之敌,以独立428营和谅山省地方部队、监视阻击那岑、谅山可能北援之敌,掌握敌人动向;以高平省地方部队袭扰高平之敌,掌握高平之敌的动向。

上述越军部队都新配发了中国援助的武器,火力是比较强的。

参战部队人员比较充实,174团、209团,加上两个独立营和三个炮兵营以及工兵分队,总兵力在7000人以上,相当于东溪守敌350人的20倍。

以这样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攻击东溪据点,9月16日攻了一夜,到17日天亮后却被守敌反击出来了,主要原因是指挥上存在着打得下来就打,打不下来就退的消极思想,团营指挥离连队都远,不能准确地掌握敌我情况,实施及时的战场指挥,甚至谎报情况,夸大敌情,把守敌两个多连说成两个多营。有的团攻进东溪据点一个连,却报称攻进了一个营。

17日天一亮,敌人的飞机一来,稍一反击,攻进去的部队没有上级的指挥,自己便撤出战斗了。基层干部,尤其是广大士兵打仗是英勇的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指挥,英勇的战斗和牺牲,没有换来应有的胜利。

17日白天,前线总指挥部司令员整顿部队继续进攻,规定17日黄昏总攻,却拖到当日21时才开始。第二次攻击,指挥上仍没有接受教训,不能严格遵守时间,各打各的互不协同,以致攻了三个小时,还没有突破敌人的中心阵地,有的指挥员甚至不想继续攻了。

在成败的关头,陈赓向胡志明主席、武元甲总司令提出严令部队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攻歼东溪之敌的建议,说明在伤亡较大的关键时刻,要鼓励部队顽强战斗到胜利,才能树立起优良的战斗作风,并建议调整部署,四面向敌同时进攻。胡主席、武元甲总司令完全赞同陈赓的建议,严令攻击部队调整部署后坚决进攻。

再次发起攻击后,很快突破了敌人的中心阵地,投入纵深战斗,战至18日8时,全歼守敌270多人,缴获了其全部武器弹药。这是越军第一次全歼两个连守备的敌人据点。

东溪战斗,是越军历史上第一次攻克敌人两个连守备的据点,自己伤亡500多人只歼敌270多人。

4、边界战役中陈赓如何力挽狂澜

本来,东溪战斗结束后,越军原拟定如援敌不来,便攻歼七溪之敌,9月19日曾向308师、174团、209团下达了攻击七溪之敌的命令,174团还向七溪西南方向推进了一段距离。后来了解到七溪之敌已集结了四个营,按东溪战斗的经验,以当时的越军力量,要攻歼有四个营守的七溪据点是困难的,根据陈赓的建议,越军前线指挥部撤销了已经下达的攻歼七溪之敌的预令,改为继续掌握情况,待机歼敌。

在待机的十天中,因为七溪之敌一直未动,越军部分干部在原来不同意首先打东溪、主张首先打高平的意见基础上,又发出抱怨,说打东溪是错误的,消耗了自己的力量,又没有援兵可打,把打高平的有利时机也丢掉了。在他们看来,战役的计划不能实现了。

发这些牢骚的不是基层干部,是营以上干部。当时营以上干部都知道中国的陈赓在协助越军组织边界战役。也知道先打东溪是陈赓向越军提出的建议。所以这些议论、牢骚,实际也是对陈赓指挥作战能力的怀疑,是少数越军干部夜郎白大的一种表现。

陈赓认为,在战役中越军已经处于主动地位,法军是被动地位,法军比越军要着急得多,他们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作出下一步的行动,绝对不能为越军中极少数人员狂妄无知的议论、非难干扰,应当坚持在敌人的下一步行动作出后,寻找有利于越军的机会,再作行动。

陈赓究竟不愧为久经战场考验的名将,从容地应付了局面,协助越军保住了已经取得的战役主动地位,以他的坚强意志,挫败了法军总指挥的诡计,排除了越军中极少数人的干扰,抓到了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的时机。

经过9月下旬待机期间越法双方军队指挥机关的无声较量后,法军总指挥部终于犯错误了。他们认为他们的主要机动力量向太原省会的行动起作用了,越军在东溪的主力被他们在太原的行动吸引了,勒巴热北进接应萨克东南逃的时机到了,于是命令勒巴热从七溪向东溪进犯接应萨克东南逃。

勒巴热指挥的法军精锐四个营于1950年10月1日向东溪进犯,为越军209团阻于东溪以南地区。勒巴热兵团占领了东溪以南的几个高地,攻占东溪的企图未能实现。10月2日越军308师、209团、独立11小团等单位,分别向占领东溪以南诸高地之敌进攻,但是除308师的88团攻东溪以南龙飞东北高地之敌得手外,其余各点的攻击均不成功。

法军面对越军的攻击,受到相当压力,不过还能够巩固已经占领的阵地。法军总指挥部这时命令高平之萨克东率部队从高平向南逃窜(1950年6月法军加强了高平据点的兵力和指挥力量,高平之敌当时归河内直接指挥)。3日拂晓,萨克东放弃高平,率部向南逃窜,妄图在勒巴热接应下,摆脱困境。

10月3日越军继续向勒巴热所部进攻,使法军受到很大打击。勒巴热感到难以支持,于3日晚偷偷向四号公路以西、东溪西南约7公里的谷礼山地区,妄图利用谷社山抵抗越军的进攻,接应萨克东兵团南逃。

越军各单位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战斗锻炼,经1、2、3日三大的战斗,又有伤亡,有的便叫喊疲劳,自动停止了进攻,不和敌人接触了,使得勒巴热得以于3日夜间从容地从东溪以南诸高地转移到谷社山的诸高地。

眼看着萨克东就要和勒巴热在477高地会合、在这紧急关头,陈赓向胡志明主席和越军前线指挥部建议:

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在7日晨以前首先把勒巴热所属四个营歼灭在谷社山地区,在歼灭勒巴热兵团之后,立即转移兵力歼灭萨克东所部,绝对不能让萨克东和勒巴热两个兵团会合逃向七溪,使即将到手的战役胜利丢掉,前功尽弃;并建议胡志明主席、前线总指挥部鼓励部队发扬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英勇顽强精神,在边界战役中把部队锻炼成为具有优良战斗作风的部队。

胡志明和前线指挥部完全同意陈赓的建议,给正在向谷社山地区进攻的部队下达了严厉的命令。越军在战役指挥上的果敢坚决的措施,使得下面战术指挥机关的软弱失误行为难以继续下去,在10月6日,越军各单位308师所属各单位向谷社山各高地的进攻,比以前要积极。

勒巴热所部经过越军的五天打击,十分疲困恐慌,已经丧失战斗意志,再也经不住第六天的打击了,所控制的高地很快都被越军占领。

在越军的连续攻击下,勒巴热的四个营在10月7日晨以前被全歼,勒巴热中校和一个军医中校也被越军活捉。

在此之前,10月5日萨克东率部转入山间森林小路,勒巴热尚被包围的情况下,法军总指挥部曾急令德拉布指挥四个欧非连从七溪北进,接应勒巴热和萨克东。7日晨,当勒巴热兵团被歼灭时,萨克东兵团进到了谷社山的477高地,欲继续夺路向南逃窜,但当即受到越军攻击:经10月7日一天的战斗,萨克东所部约三个营的兵力(其中有一个营是伪军),被越军歼灭于477高地及其以南约四公里的地区之内,萨克东中校也被越军俘虏了。看到形势不妙的德拉布,慌忙逃回了七溪。

经过七昼夜的连续战斗,勒巴热、萨克东所指挥的两个兵团七个营约四千人的兵力,被越军全歼于东溪西南谷社山各高地至那高之间。越军歼敌的数量大大超出了战役的原来计划。

这是越军在其总部直接指挥下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兵团作战,也是越军308师全师部队第一次在师作战机关的直接指挥下作战,不管中间有多少问题,最后总是把敌人消灭了。应该说这次歼灭战为越军总部指挥大兵团作战,为308师全师在一起作战开了一个好头。

萨克东、勒巴热指挥的两个兵团被歼后,越军在战场上继续搜捕残敌一天,拟于10月10日向七溪进攻。但是,在攻击前,七溪的敌人已从陆上、空中逃跑了。越军当即解放了七溪,并派出一部兵力向那岑方向追击。

10月13日至20日,郁岑、同登、谅山、亭立、安州、先安之敌先后全都逃跑。法国侵略军经营了三年之久的从高平至先安三百多公里的边界防线,彻底地被粉碎。越南与中国广西广东的国际交通线完全打开,至此,越军组织边界战役的目的,超额地实现了。

5、边界战役的意义

边界战役共歼敌8个营,8000多人,法军在中越边境上的防线全部崩溃,同登、安亭、谅山、安州等地之敌纷纷逃跑,进攻太原之敌也在损失600多人后,狼狈撤出太原,西北老街等地敌人也仓皇逃走,战役的预定目的完全实现。

边界战役之前,法国侵略军推行所谓“雷沃斯计划”的结果,使越南北部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都受到了相当影响,越北的主要根据地、越南党政军的领导机关所在地,实际上处在法军的包围威胁之下,法军的活动相当猖狂,通过边界战役越军消灭了法军在北部的相当一部分机动力量,彻底粉碎了法军在东北边界的防线,打开了越南和中国广西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

边界战役后,法国扶持的保大伪政权的总理陈文友哀叹:最近可能还有更悲惨的失败。“雷沃斯计划”宣告彻底破产,雷沃斯其人在边界战役之后,不得不灰溜溜地回法国去了。

边界战役的胜利使帝国主义阵营惊恐万分。首先使法国感到震惊。法国国会一片混乱,说政府隐瞒了越南事态的严重真相,于是,连续派出海外部长、驻摩洛哥全权代表等到越南调查真相,调查之后说,越南人民武装在数量上战术上都有很大变化,法国在越南必须成立大的机动兵团,才能应付日益严重的局面。

英国惊呼越南已使法国陷入了泥潭,并急忙派人到西贡,商讨对越南反动势力的援助问题。美国则叫嚷无论如何绝不能让越南落入共产党的手中,大肆鼓吹1951年美国的对外军事援助,法国和越南保大伪政权都有优先权,1950年12月23日,美国与法国和越南保大伪政权签定了关于军事援助的正式协定,把援助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战争费用,从1950年的520亿法郎增加到620亿法郎。

英、美政府努力支持法国政府,是担心法国在越南彻底溃败,影响到它们对殖民地的统治。而美国援助法国扶植的越南伪政权,还有另外的企图,就是在插手越南的过程中取代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军不服提出质疑,陈赓苦口婆心解释4个小时,最后歼敌5000多人
代表团援越,陈赓拟作战计划,越军不明白,他讲4个小时折服越军
陈赓返回祖国,越南人问:像他这样的将领,中国还有几个
1950年陈赓为越军讲战术课,越军司令课后感慨:我水平顶多是团长
陈赓秘密进入越南援越抗法,指挥的中越边界战役扭转了越军败局
越南军事本来很渣,得到中国一位开国大将的指点后才突然开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