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指南》,忆往事(3)


21:20世纪30年代,石库门弄堂已经遍布租界内外,是上海市区最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下图为1935年上海中心城区鸟瞰,举目所见,弄堂建筑星罗棋布,您能从中找到曾经的弄堂记忆吗?

 

22:为防倭寇侵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县建成城墙。自同治至光绪年间,拆城墙之议持续不断,但屡遭顽固派抵制。上海光复后,开明绅士、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董事李平书主持拆城事务,1912年1月19日正式开工拆城。拆墙填壕后,筑成环城路,即今中华路和人民路。




23:1931年8月至1932年3月,美商上海电话公司先后建成并开通汇山交换所(华德路今长阳路244号,《指南》上册图42,今上海电话局长阳路分局)、毕勋交换所、福建交换所等6个旋转制自动电话局所,加上原有中央、路升和虹桥交换所,共有局所9个至1949年5月(2012.6摄于长阳路保定路口)。


24: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华德路今长阳路147号),1901年在今保定路、长阳路、舟山路、昆明路内陆块破土动工,占地约四万余平方米,按美国监狱样式设计,每层60间,背靠背排列,每排监房有铁门,1903年建成。狱中八大监房以“八德”命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指南》上册图42)

24:监狱主要关押对象是上海公共租界内判处徒刑的中国籍犯人(开始均收押男犯,从1904年起兼收女犯,1906年停止,1943年8月恢复收押女犯。从1935年9月起关押外国籍犯人,设外犯监和外犯女监)。监狱初期主要由英国人管理,看守主要是印度人(设印籍职员宿舍),1930年前后始招收中国籍看守(设华籍看守宿舍)。监狱内设有医院、运动场、感化院、办公楼、菜圃和工场(木铁纺织印刷裁缝),另设外籍职员宿舍和职员眷属宿舍等。建筑精良,规模宏大,犯人收押数量多,最多达8000多人,大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因而号称“远东第一监狱”。坊间盛传提篮桥监狱“腾笼换鸟”的议案,至今未定。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保护古建筑的方案有些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如建国西路建业里。提篮桥监狱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25:旧时上海(1843-1945)的行政被割裂为“三界四方”,且各自为政,致使上海的路名五花八门,且有多条重名马路,如公共租界有“宁波路”,法租界也有一条“宁波路”(今淮海东路);公共租界有“舟山路”(虹口,上册图42),法租界也有“舟山路”(今龙潭路,下册图12),而被叫作“交通路”的竟有3条之多。

26:1927年10月3日,鲁迅与许广平乘坐太古公司的“山东”号轮,由广州经香港抵达上海,登岸后先下榻于爱多亚路(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158弄长耕里共和旅馆,从此开始他自由文人生活。经查《指南》上册图1,长耕里没有旅馆标示,倒有好几家报社驻扎弄堂两侧,如《大陆报》等。《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又名《商业地图》,今《老上海百业指南》)的编制始于1937年,距鲁迅首抵上海时间已达10年之久,或许早年的共和旅馆歇业改行或已搬迁他处。


27:老上海有两家“共舞台”: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433号,上册图10)的“荣记共舞台”和劳勃生路(今长寿路427号)近胶州路口的“共和大戏院”(又名沪西共舞台)。1931年,沪西共舞台开幕;1935年改建更名为高升大戏院(上册图86);1948年改名为大都会电影院;1964年改名为燎原电影院。

27:荣记共舞台,原在大世界游乐场内,1930年始独立经营,它的名声远过于沪西共舞台。但沪西共舞台见证了1932年7月17日发生的“沪西共舞台事件”(中共江苏省委13位会议代表被押到南京杀害)。

28: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宪兵第七团第二连驻在浦东警局路(1954年改东宁路,后改银城南路,今陆家嘴环路);第二十三团第一连驻在白克路(今凤阳路)454号(《指南上册图20);黄浦宪兵在广东路175号(上册图1)。原白克路宪兵队驻地现为“军事管理区”,一幢神秘的小洋楼。 

28:凤阳路454号“军事管理区”或许如今还是宪兵的干活,此楼的对面是长征医院。由德国医生宝隆创办于1901年的同济医院,后改名宝隆医院,也是乌达克的作品。解放后由二军大接管,改回原称同济医院,1966年更名长征医院至今。

29:当年在各种《行号名录》中,以上海福利营业股份有限公司编印的《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又名《商业地图》,即《指南》前身)最具特色。贵司创立于1937年,公司主持者林康侯,原址在武昌路322号(上册图31),后迁云南路7号上海工业银行大楼内(今云南中路近延安东路,上册图10)。


29:《行号路图录》编制工作始于1937年,历时一年半,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道路、机构和住宅一一制图标明,分别于1939年、1940年出版了第一、二编。后又扩大区域(如,南市华界),重新编制,1947年出版上册,1949年4月出版下册。贵司原本还有南京、北平、天津、汉口等地编制计划,终因政局变革,未能如愿。《老上海百业指南》一书的素材,取自《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不同版次内容之精华。老上海的繁华与贫困,都集中在密密麻麻的商号、洋房、弄堂和棚户中......读《指南》,往事不堪回首,令人感慨万千!


30:网友“@冰山的火qb”原先家住徐家汇路靠近马当路口,因地铁九号线开通他家就迁往别处了。他想看看徐家汇路252号周边在《指南》上有哪些记载,可唤起他儿时记忆。不过他说的门牌号不靠近马当路,而近泰康路,我只能将两端路面截图分别上传,让他自己辨认一下,怀怀旧!(下册图48)


30:“网友@冰山的火qb”原住徐家汇路252号,可《指南》上标示的这个门牌号不在他记忆中的马当路与黄陂路之间段,而近泰康路,两者相差好几百米路。为唤起他的记忆,我在此发另一张截图(下册图60),旨在对照核实。究竟哪一张才是他家原址呢?后经他仔细辨认两张截图,确定他家门牌号是131号(原协丰号),而不是252号。看图后,他感慨道:“现在知道了老房子的前世,再看看已经变成9号线马当路站的今生,世事的变迁是如此的巨大。大概是因为已经动迁了的缘故,特别怀念以前,或许什么都可以变,回忆是不会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美专变迁路图录
魔都老宅探密&老上海百业指南
海上旧梦影痕(六十四)
海派城市考古|那些在时光里流淌的弄堂故事
海上旧梦影痕(六十七):法租界警所(警亭)
“猪作弄”“杀猪弄”…上海还有道路叫这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