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韬:禅的精神在最普通的生活里

【导言】

人们常说平常心可贵,但如何寻找、保持一颗平常心?7月21日的“禅与中华文化”2019九华山公益论坛开幕式上,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蒋韬作了主旨发言。蒋韬教授以一个小故事开头,讲述了平常心的“不平常”,认为禅的精神就在我们日常最普通的生活里。

蒋韬在“禅与中华文化”2019九华山公益论坛开幕式上发言

以下为蒋韬教授发言实录:

我不是池州人,但是我觉得我们大家今天都是九华人。我今天主要讲一个话题,主要讲平常心它的不平常的地方。

我们这几天也有跟法师,跟其他的朋友谈到禅宗现代化的问题,实际上禅宗在历史上是从日常生活中寻求各种各样新鲜的例子,它总是跟日常生活结合非常紧密。我们如果从每天自己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禅宗的东西。

我今天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广播里面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跟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比较有关。有一对很恩爱的夫妻,他们结婚了两三年,就迎来他们第一个宝宝,十月怀胎,很开心的,一切都很顺利的生产。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是好像过了几个小时开始觉得不对,再过几天就觉得什么地方真的是有不对,真的好像有问题。所以一检查,好像在生产的时候大脑受到挤压,所以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让他存活下来,而且也就存活一个多月。当时他们这对夫妻,作为父母来讲,很少有什么事情比这个事情更让人心痛。他们两个就做出这么一个决定,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 都要相互之间恩爱,有什么怨气,有什么心中的不满,都不能像我们这样发泄。

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人都会相互发泄情绪,但是他们每天对他们的小孩子非常关怀关心,每天做他们的事情,相互之间也非常恩爱,他们感情在这之间反倒加强了。后来过了30多天,这个孩子就走了,他们相互之间这种恩爱就保持下来了。后来他们就觉得说,经历了这次体验之后,他们觉得以后再生小孩子就很容易的事情,不像其他人一样,养育小孩子就应该轻松一点。

然后他们迎来了第二个小孩子,刚一开始这个妈妈觉得还紧张,担心同样事情又会发生,但是可能过了几个月,就觉得好像这个小孩子的确是健康的,我拥有了这个小孩子,他不会突然撒手就溜走,所以就有点开始在放松。接着他们又生了另外一个小孩子,然后不知不觉的,他们就发现生活的很多琐碎的事情,然后就开始让他们相互抱怨,你怎么今天早上起来这么玩,小孩子事情你怎么不去做,怎么牙刷又放到这边,今天赶紧去接小孩子,你看小孩子都怎么样,就相互之间不知不觉就会有抱怨。

有一天他就想,他觉得我们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因为他本身也是一个文化人,他也是很喜欢想这些问题,他就觉得可能他们最初的想法可能错了。那些很世俗的,很寻常的挑战,这种挑战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就是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小的大的非常普遍的事情,生活琐碎的细节,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是最有挑战的。相反如果大家有一个很大的事情,我们的精力反倒都非常集中,那大家都努力一块儿处理这个事,相互之间反倒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情绪。

我听到这个故事我就说,这真的很有意思,这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平常讲的禅宗,讲的就是我们所谓的平常心,那个平常心真的很不平常,要在我们维持我们平常日常琐碎的事情之内,我们还能够维持一种安静的、祥和的,一种感恩的情节的时候,那实际上是非常难。因为我们日常琐碎的事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也不愿意让它停止,没有人愿意死,很少人愿意死。我们每天在处理琐碎事情的情况下,就会有一些不知不觉的小的东西,然后就会让我们慢慢忘却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做好多事情。但实际上我们仔细系问题在哪。实际上在佛教里面,主要当时前面几个发言也讲到,主要有一个新的二元的问题。

我稍微讲一点,从传统佛教的二元结构稍微提一下。因为我们实际上看二元是正常的,很普通的心理状态。比如说很多时候战场战士回家以后,他觉得每天喝点粥,每天随便吃点,每天跟朋友们随便喝点茶,跟家人甚至吵吵架他觉得很开心,他觉得我们有能力,能够有这样的机会,那在其他的这种背景之下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这是一种二元。因为在一种情景之下,就会把其他情景作为所谓理想状态。但是我们真的是成天的生活在这样子日常状态,你也会产生不满意,会觉得有很多挫折,然后我们就又会开始想更加美好的,更加理想的,这都是很自然的状态。比如说人间会向往天上,但是天上也会向往人间,有时候就是来回来回的,佛教所谓轮回就是这个意思。

实际上叫本身,它也有所有此岸跟彼岸的问题,和涅槃,和时间的这种问题,那这个问题实际上在佛教早期,尤其早期佛教,这是很核心的有张力的问题。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叫解脱呢?说起来就是所谓要超越二元,但其实真是蛮不容易的,超越二元,怎么超越?我不知道怎么超越,我不能从经验上来讲,在佛教里面最让我感应的一个经典,就是龙树菩萨的中论,他中论里面讲空的概念,大概是我所见到的佛教经典里是最透彻的,他在讲中论的时候,你真的可以读的泪流满面,你觉得怎么可以讲的这么透彻。

他最后的时候在讲佛教最高境界的时候是这样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就是涅槃和世间没有什么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就是实践的边际也是涅槃的边际,涅槃和世间,不是说涅槃是存在于世间之外的,涅槃也是在这个世间存在的。他最后的结论就是说。“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最后他的结论是说,佛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说,他也没有对任何人讲什么,没有在任何地方对任何人讲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二者就没什么好说的。这种境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种超越所谓二元结构,它到底在体验上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那我在想,我们不一定非要到佛这么高的境界,我们是要按照禅的日常体验,可以在平时很普通的生活里面,能够有这方面的体验。我觉得这就应该是我们禅的精神。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人文盛宴惊艳九华山 中美加等国专家共论禅与中华文化

蒋韬:除了消极自由,我更强调庄子积极自由的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日一悟|看淡世间事,修得平常心
上方堂单的写法
执著障碍解脱‖掺杂过多强大的心力就是执著
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间事,用心太过,常事与愿违
人生感悟荟萃:《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 ​​​》
看淡世间事,修得平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