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胞生命的礼赞》书评
早在三十年前,托马斯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中就不厌其烦地强调地球是一个生生不息、呼吸运动的“生命体”。而我们人类虽然无可奈何地被推上历史舞台,被动地担当“万物的主人”这样任重道远的角色,但别高兴地太早,自信到爆棚,或许我们仅仅是地球偶然选中的一名能量的搬运工而已,“地球总算找到干活的了。”而作为地球钦定的奴仆和其中的一群细胞,我们理所应当地应该谦卑、低头承认自己是自然不可分割、生死相依的一部分。
  
  在这本书中,托马斯坚持不懈地刺穿我们人类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揭穿我们把自身和其他生物划开界限的无奈和虚妄。去年,“蚁族”这一概念在中国流传开来,但据说被贴上“蚁族”标签的人们感觉尊严遭到了冒犯。在托马斯开来,从高空中俯视下去,黑压压的人群的确和蚁群非常相像。而且更让人难为情的是,蚁群职责明确的分工和各种各样的集体协作的确抢了人类自诩“独一无二”的风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停留在嫉妒受辱的状态对我们于事无补,我们不妨从蚂蚁身上得到一些有益于我们的启发。
  
  蚂蚁有一个独特的地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三两只蚂蚁聚在一起貌似茫无头绪,衔起一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同类的加入,思维开始了,它们开始有意识地合作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一个数量庞大、密密麻麻的一群远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单独的智慧生物,每一只蚂蚁只是它的一个单细胞。同样的道理,蜂群、大海中动作整齐划一的鱼群也是这样一个个群体生物。那么,拥有60亿数量级的人类呢?
  
  我们是所有生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蚂蚁、蜜蜂更相互依赖,联系更紧密,然而我们却不经常能感受到人类自身的群体性智慧。在托马斯看来,鼓励的科学家们各自探寻着自然的真理,片片断断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贡献入人类知识库,使得人类的知识获得了一种个体无法企及的集体的、共同的力量,这就是人类群体智慧的最佳体现。而政府需要做的,就是给不能立竿见影的基础研究创造出合适的气候,建造一个适合酿蜜的蜂巢。在人类的一切群体活动中,政府都应该只扮演这样一个保守型的角色,而不是处处横加干涉。我们看到,生物学理论在这里和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殊途同归。
  
  当然,以上是从宏观意义上来说的。如果把人体置于显微镜下聚焦,则人类的独立个体地位也将岌岌可危。和我们的想象相反,人们身体里形形色色的细胞、组织都像是暂居在我们身体里的个体生物。我们可能只不过是一个“细胞群组合”而已,不是我们占有、支配着它们,而是一些我们还未弄懂的DNA、细菌在我们身上开拓殖民地。想到这里,我们不仅会感到看恐怖科幻片那样脊背发凉的恐怖,更会感觉到人类“万物灵长”的尊严受到了侵犯,但是想到我们不过是从一个无核的细胞千山万水地进化而来,那么我们所谓的尊严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戴的高帽而已。
  
  一旦承认了人体只是各种细菌的流动客栈,我们对于自身疾病将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细菌导致的疾病只是外来细菌和体内细菌争夺地盘的战争,我们只是个不幸的旁观者。而我们如临大敌,用消毒剂、塑料布严防死守的外部细菌其实并不是造成我们疾病的罪魁祸首。我们之所以生病只是因为体内细胞阵脚大乱的过激反应——“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
  
  但是也不要小看人体组织自身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细胞们大部分时候的防御性反应是有免疫作用的,即便刚开始时阵脚凌乱,慢慢地也能够自发地调整过来,成功保卫机体。所以生病之后最好的办法是等待身体自行地调节恢复,而不是立刻跑去看医生,打抗生素,扰乱身体的自我恢复进程。作为医生的托马斯大公无私地托底了医生行业的不宣之密:医生和家属们很少看医生、吃药、做体检,而这并非是“鞋匠的孩子没鞋穿”。
  
  在书的副标题里,托马斯戏称自己是个"生物学观察员"(a biology watcher)。除了数个篇章阐述他的“细胞观念”以外。他的一些异想天开、睿智幽默的随笔和我闲来无事时的胡思乱想不谋而合。比如,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动物的尸体?濒死的鸟儿为什么没有飞着飞着一头栽下来?动物似乎都有这样的本能:独自死去,背着人死去。世界上每天有数万人悄无声息地死去,为什么我们还能够保守住死亡这个讳莫如深的大秘密?为什么还要把死亡看作一场避之不及的灾难?谈到死亡,托马斯纠正了大多数人的一种自我安慰的观念:我们死亡,只因为我们生病,假如没有这些疾病,我们就能无限期的活下去。但是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死亡时不可避免的。我们之所以执迷于或者,千方百计地延缓大限之期,是因为“活着这一长期的习惯使我们不愿死亡”。
  
  最后,托马斯并不总是埋首显微镜一窥细胞世界的奥妙,也偶尔抬起头来去仰望太空中不计其数的生命“细胞”。如果我们成功地和外星生物联系上了,那么我们究竟能说什么呢?——它远在我们成百上千公里之外。什么样的信息在数百年后仍不会让我们觉得啼笑皆非呢?他的答案是音乐,巴赫的音乐。托马斯在书中好几处以备极推祟的激情提到巴赫,不能不让人认为,这决不会仅仅出于他对音乐的爱好。托马斯的思想有着巴赫般的复杂性。在托马斯的头脑里,混响着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全管弦交响乐。他兴趣的广泛,学识的渊博,胸怀的博大,比之音乐,那只能是巴赫的协奏曲。
-------摘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材料
孙东霞12《作为生物的社会》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人教版教材课件一本全优秀教学课件PPT
周末读书:《细胞生命的礼赞》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