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药风韵(上篇)



图片由李宝芬老师四川培训期间拍摄,并经精心的制作呈现。

如此美丽的中药原植物从另一个角度带我们邂逅四川,感受它的别样风韵。

亲们,你能认出多少呢?


凹叶厚朴


《本草纲目》称:“其皮质以鳞皱而厚,紫色多润者佳,薄而白者不佳。”




白紫苏


《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葅食甚香,夏日作熟汤饮之。五、六月连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阴干,则经久叶不落。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




半边莲


本草纲目》:“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常山


《纲目》:“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须在发散表邪及提出阳分之后。用之得宜,神效立见;用失其法,真气必伤。夫疟有六经疟,五脏疟,痰、湿、食积、瘴疫诸疟,须分阴阳虚实,不可一概论也。”




虫草参


《神农本草经》:主治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骨节中水,金疮痈肿。




楮实子


《日华子本草》:'壮筋骨,助阳气,补虚劳,助腰膝,益颜色。'



川射干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本草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川紫菀


《本草逢原》:'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躄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躄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血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痛,与紫参同功。'




地肤子


《本草纲目》:膀胱疝瘕。疝危急者,炒研酒服;狐疝阴卵疾,同白术、桂心末服。



吊钟花


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用于跌打损伤



叠鞘石斛





豆瓣草


《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舒筋活络。




佛甲草


《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




川乌头


《医学启源》:川乌,疗风痹半身不遂,引经药也。《主治秘要》云,其用有六:除寒一也;去心下坚痞二也;温养脏腑三也;治诸风四也;破聚滞气五也;感寒腹痛六也。



鼓槌石斛


《本草纲目》: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



桂花果实


《药性考》:'温中,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哕。'



海金沙


《本草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瓦斯。



厚朴


《本草经疏》: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腹痛因于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伤寒发热头疼,而无痞塞胀满之候;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大人气虚血槁,见发膈证;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妊妇恶阻,水谷不入;娠妇胎升眩晕;娠妇伤食停冷;娠妇腹痛泻利;娠妇伤寒伤风;产后血虚腹痛;产后中满作喘;产后泄泻反胃,以上诸证,法所咸忌。



虎杖


《本草纲目》:研末酒服,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有效。



黄精


《本草求真》:“黄精止是入脾补阴,若使夹有痰湿,则食反更助湿。”



金钗石斛


《本草纲目》“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孢不足、轻身延年”



金钱草


《四川中药志》:除风,清热。治腹泻。



金荞麦


《本草纲目拾遗》喉风喉毒:金荞麦,用醋磨,漱喉,涎痰去而喉闭自开。


《本草纲目拾遗》痰核瘰疬:金荞麦(须鲜者),将根捣汁冲酒服;其茎叶用白开水煮烂,和米粉作饼饵食之,不过二三服立消。



金银花


神农本草经》:“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



聚花过路黄


全植株入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开喉剑


《植物名实图考》:通窍,和血,去风。



龙葵


本草图经》:龙葵,旧云所在有之,今近处亦稀,惟北方有之,北人谓之苦葵。叶圆,似排风而无毛,花白,实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亦似排风子。老鸦眼睛草生江、湖间,叶如茄子叶,故名天茄子。



马鞭草


《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瘕,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



满天星


清热利尿,化痰止咳。



毛莨


本草拾遗》:主恶疮痈肿疼痛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令人肉烂。主疟,令病者取一握微碎,缚臂上。子和姜捣涂腹,破冷气。


《本草推陈》:外用为皮肤刺激药。治瘰疬,关节炎,关节结核,骨结核,支气管喘息,及一切阴疽肿毒未溃者。




木瓜


《本草纲目》:木瓜所主霍乱吐利转筋、脚气,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虽主筋,而转筋则由湿热、寒湿之邪袭伤脾胃所致,故筋转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胃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木平则土得令而金受荫矣。《素问》云: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孟诜云:多食木瓜损齿及骨。皆伐肝之明验,而木瓜入手、足太阴,为脾胃药,非肝药,益可征矣。




牛膝菊


全草药用,有止血消炎之功效,对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胆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排草


四川中药志》:'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



千里光


《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荨麻


《本草图经》:'疗蛇毒。'


《纲目》:'风疹初起,以此点之。'



茜草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镇咳,祛痰。



荞叶贝母



日本钢领树


商陆


《药典》逐水消肿,通利二便,外用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石风丹


《植物名实图考》:'养血,舒肝,益气,滋肾。入筋祛风,入骨除湿。'








石韦


《神农本草经》: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本草纲目》: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鼠曲草


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双肾藤


《四川中药志》治膀胱疝气,睾丸肿痛,肾囊风痒。



水半夏


燥湿化痰;解毒消肿;止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香
「茶叶教」和茶疗
清抄本药书《群英会》校注一、甘国老请医叙寒(9)
玫瑰花的功效及作用
中药总论背诵点
中医典籍中35种扶阳食物及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