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500字,这篇测井曲线特征及其10大综合应用全解析,分分钟让你成行家
一、介绍测井曲线的用途
曲线特征
主要用途
影响因素
使用条件
⒈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渗透层上负异常。
⒉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渗透层上正异常。
⒊在非渗透层上无异常。
⒋地层中心为对称曲线的半幅点对于岩层的界面。
⒈用于划分渗透层凡是有自然电位异常的通常都是渗透层。
⒉判断地层矿化度高低。
⒊分层(半幅点)大于4倍井径时半幅点小于4倍井径向曲线峰部移动。
⒈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滤液矿化度有差时,渗透层上才有异常,地层水矿化度随井的不断加深而变化。⒉含泥量对同一砂层来讲,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其异常幅度变小。⒊工业迷散电流的影响。
⒈淡咸水泥浆都可以。
⒉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
⒈以地层的中心为对称。
⒉高阻层上高值低阻层上有低值。
⒊岩层界面对应于曲线的半幅点。
⒈确定油水、气水界面。
⒉确定地层岩性。
⒊电导率=1/电阻率
⒈影响很小。
⒉但要注意金属矿物的影响,曲线见回零现象。
⒈淡咸水泥浆都可以
⒉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
电测
内容
探测
对象
曲线特征
主要用途
影响因素
使用条件
声速测井(声波时差)
声波时差即地层的传声速度。
⒈以地层的中心为对称,高速层上时差小,低速层上时差大。
⒉半幅点对应地层界面。
⒈确定地层的声波速度(声速=1/时差)
⒉确定地层岩性(根据声波时差)。
⒊寻找裂隙带(周波跳跃现象)
⒋寻找气层(时差大传声慢有周波跳跃现象)
⒈单发双收时井眼效应,在井眼偏大的井段顶部时差突然变小,底部变大。⒉随井深的增加成岩性越好,岩层时差减小。⒊有周波跳跃的影响
⒈盐、淡水泥浆都可以。⒉油基泥浆也可以。⒊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
侧向测井
⒈地层电阻率
⒉是地层深浅两个不同部分的电阻率。
⒈以地层中心为对称。⒉高阻层上有高值,低阻层上有低值。⒊以曲线的突变点对应于岩层界面(大于3倍电极距时)。
⒈确定地层电阻率。⒉确定地层的渗透性(根据幅度差)。⒊分层以突变点。油气幅度差很大,水的幅度差比较小是指高矿化度的水
比较小。
特别运用于咸水泥浆和碳酸盐岩地层测井,不能使用于下套管井和油基泥浆。
电测内容
探测对象
曲线特征
主要用途
影响因素
使用条件
声幅测井
⒈直接探测经过地层衰减以后的声波强度。
⒉间接探测地层对声波能量的吸附能力。
以地层中心为对称。在强吸收层上,幅度小,弱吸收层上,幅度大,半幅点对应于岩层界面。
⒈判断地层的致密情况,致密层幅度高,吸收弱,疏松层幅度低,吸收强。⒉套管外(用来判断水泥浆胶结情况)胶结越好,幅度越低,反之则高,密度差越大,反射越强。
⒈了解吸收强度起主要作用还是反射强度起主要作用。
⒉与固井后候凝时间有关系,候凝时间越长胶结越好。
咸淡泥浆油基泥浆都可以。
下过套管和不下套管一样。
自然伽玛测井
⒈直接对象是地层发射的自然伽玛强度。
⒉间接测量地层的泥质含量及放射矿物的含量。
⒈高放射性层上,曲线幅度高,低放射性层上,曲线幅度低。⒉曲线半幅点,对应岩层界面(地层厚度>3倍井径时)。⒊曲线有涨落现象是正常的。
⒈判断地层的含泥量,含泥量越多,曲线幅度越高,含泥量越少,幅度则低。⒉判断地层放射性矿物的含量,放射性矿物含量越高,曲线越高,反之则低。
在原图分层时要考虑放射滞后差的影响(实际分层点在曲线以下0.4m)。
广泛应用。
电测内容
探测对象
曲线特征
主要用途
影响因素
使用条件
中子伽玛测井
⒈直接对象是次生伽玛。   ⒉间接对象探测地层的含H量。
⒈以地层中心为对称。⒉在长源距的仪器上,高含H量的地层曲线有低值,短源距反之。⒊分层,大于3倍井径半幅点,当小于3倍井径向曲线峰部移动。
⒈判断地层的含H量,确定地层岩性(H的含量是泥岩>砂岩>灰岩)。⒉判断油气水层。含油含水部分曲线幅度差不大。⒊在下过套管的井中,用于补救资料或重新收集资料。
⒈仪器源距(长短之分)。⒉滞后差。⒊注意地层含Cl量的影响。
同上
伽玛——伽玛测井
直接对象伽玛,间接对象体积密度=(岩石+空隙中所含流体质量)/(岩石+孔隙体积)
⒈以岩层中心为对称。⒉以r为单位时,高密度层上有低r值,低密度层上有高r值(脉冲偏零毫伏)。⒊以密度层为单位高密层上有高密度值,低密度层上有低密度值,单位g/cm3
⒈确定地层的体积密度,了解地层的岩性。⒉寻找裂隙带。⒊划分油气、气水界面。⒋判断白云岩与灰岩。
主要在原图上分层时,考虑滞后差下放0.4m。
同上
双感应测井
⒈直接探测对象,地层的视电阻率。⒉探测范围和深度,深感应0.8m,中感应0.4m.。
⒈以地层中心为对称。⒉高阻层上有高值,低阻层上有低值。⒊曲线的半幅点对应岩层界面。
⒈正向对数比例尺按数值的大小确定低层电阻率,电阻率=1/电导率。⒉根据地层视电阻率数值的大小确定地层岩性,划分油气水层。⒊半幅点确定其厚度。⒋地层对比。
⒈井径。
⒉高阻邻层的屏蔽效应。
⒈淡水泥浆浆。⒉油基咸水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若咸水泥浆用双侧向代替)
二、测井资料的综合运用
一、划分岩层界面
常用曲线
微电极
底部梯度
自然电位
双感应
声波
侧向
分层原则
半幅点
高阻层底部有极大值,顶部有极小值。
半幅点
半幅点
半幅点
突变点
影响因素
咸水泥浆井曲线失效。
⒈本层的屏蔽效应。
⒉高阻邻层的屏蔽效应。
⒊盐水泥浆曲线失效。
⒈只有存在矿化度差的情况。
⒉层厚<4倍井径向曲线峰部移动。
影响较小
注意消除井眼效应的影响。
岩性厚度>3倍电极距,岩性厚度<3倍电极距向峰部移动。
二、确定地层的电阻率
常用曲线
感应曲线
双感应
底部梯度长电极距
侧向
确定的方法
按曲线的极值读数(电导按倒数关系算出的电阻率相当于地层的真电阻率)。
按比例尺读出相当于地层的视电阻率。
按曲线的极值读数,相当于地层的视电阻率。
一般情况下按极值读数,但要消除小峰的影响。
影响因素
对低阻层上敏感,对高阻层上迟钝。
高阻层上有高值低阻层上有低值
低阻层上比较迟钝,高阻层上比较敏感。
主要用于盐水泥浆。
三、确定地层的孔隙度
⒈⒉
⒈⒉
⒈⒉
四、确定地层传声速度
常用曲线
声波时差
确定方法
声波=1/时差 注意单位换算,能区别岩性、孔隙度。
影响因素
注意消除井眼效应。
五、确定地层的含泥量
常用曲线
自然伽玛
自然电位
电阻率(感视侧)
确定方法
曲线幅度越高,含泥量越高;曲线幅度越低,含泥量越低。
一般根据异常的大小,异常越大含泥量越小,异常越小含泥量越大。
含泥量越多,电阻率越低,含泥量越少,电阻率越高。
影响因素
⒈一般同类岩性作比较。⒉注意某些放射性矿物的影响。⒊岩层的高放射性并不反映泥的含量。
⒈相同的岩性才能作比较。
⒉只有矿化度差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作比较。
只有岩性相同的情况下才能作比较。
六、确定地层的含H量
常用曲线
中子伽玛
确定方法
对于长源距来讲,(>50cm)高含H量的幅度低,低含H量的幅度高。对于短源距来讲(<50cm)高含H量的幅度高,低含H量的幅度低。
影响因素
⒈仪器的源距。⒉地层的含Cl量,高矿化度的含Cl量高,曲线幅度高。含Cl量低,曲线幅度低。
七、确定地层的密度
常用曲线
伽马——伽马测井
确定方法
如密度标度(g/cm3),高密度层上,曲线幅度高;低密度层上低幅度(常用方法)如放射性强度标度(单位、伦琴、脉冲、毫伏、标准化单位),高密度层上曲线幅度低,低密度层上曲线幅度高。
影响因素
较小
八、综合判断地层的岩性
岩性
物理特征
曲线特征
泥岩
⒈非渗透。⒉低电阻。⒊低密度。⒋高含H。⒌大时差(声速小)。⒍含放射性矿物多。⒎层理不发育。
⒈自然电位无异常,微电极深浅测向无幅度差。⒉电阻率曲线有低值,感应幅度高。⒊密度曲线低1-2 g/cm3。⒋中子r幅度低(长源距)⒌声波时差曲线上有大幅度500us/m左右。⒍在自然r上幅度高。⒎所有的曲线上,曲线都比较平缓,变化不大。⒏中、深感应低值。
砂岩
⒈有孔隙性和渗透性。⒉电阻率较高。⒊泥质含量少。⒋含有某种流体。⒌密度,中等密度。⒍时差,350us/m左右。⒎好的砂层层理不发育(通常情况)。
⒈自然电位有异常,微电极深浅测向有幅度差。⒉电阻率曲线上幅度较高,电导低(高矿化度水时例外)。⒊自然r有低值(自然电位有异常)。⒋中子r通常是低值,当含的是高矿化度水时电阻率低,当含的是油气水(指淡水)电阻率升高。⒌中等密度(在2-2.5)。⒍时差在350 us/m左右。⒎曲线起伏不大。⒏中深感应曲线相对较低,含淡水升高。
岩性
物理特征
曲线特征
灰岩
⒈多数无渗透性,少数例外(生物灰岩等)。⒉通常是高电阻。⒊低含H。⒋高密度。⒌含泥量变化大。⒍高声速。⒎常常有比较发育的裂隙和溶洞。⒏层理不明显,通常井壁无泥饼,规则,有小的起伏。
⒈自然电位多数无异常,微电极、深浅侧向按理是无差异的,但在微电极曲线上往往有小正差常。⒉电阻率曲线上幅度高,电导率低。⒊中子r曲线上有高值。⒋密度曲线幅度在2.7g/cm3左右。⒌自然r曲线可大可小,有时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引起一些异常。⒍有低时差(150 us/m左右)。⒎时差曲线上有周波跳跃。⒏曲线起伏都比较大。⒐中深感应曲线为高阻(裂缝发育为低阻)⒑补偿中子为高孔隙度(对储集层讲)双侧向有小的正幅度差。
火成岩(变质岩)
⒈一般无渗透性。⒉都是高电阻。⒊大声速的。⒋一般高密度的。⒌低或不含H。⒍高放射性。⒎井壁无泥饼,并且有小的起
⒈自然电位无差异,深浅侧向无异常,微电极有小的正差异。⒉电阻率曲线幅度高,电导特低(但有例外,对一些金属矿床电阻率会特低,电导率高)。⒊时差小(100us/m)。⒋密度>2.7g/cm3。⒌中子伽玛的幅度高值。⒍自然伽玛的幅度中值,当放射矿物含量高时为高值。⒎曲线起伏比较大,特别是微电极、微侧向更大。⒏中深感应曲线为高阻。
⒈无渗透。⒉电阻率很低(比泥岩还低)。⒊密度小。⒋声速小(有时与泥岩大致相当)。
⒈自然电位无异常,微电极、深浅侧向无差异。⒉电阻率曲线为零,电导率极高。⒊密度<2g/cm3。⒋时差大500us/m左右。⒌中、深感应为低值。⒍见扩径现象。
油页岩灰质页岩
⒈高阻
⒉层薄
⒈电阻曲线幅度高(>泥岩<灰岩)。
⒉曲线起伏大,呈尖刀状(一般起伏油页岩>灰质页岩)。
⒊在微电极、深浅侧向有反常的负差异。
岩性
物理特征
曲线特征
盐层
⒈可溶性。
⒉高阻。
⒊钾盐有高放射性
⒈扩径现象特别明显(饱和盐水泥浆除外)。
⒉泥浆常被咸化,视电阻率曲线变得低平。
⒊通常自然伽玛幅度低(钾盐除外)。
砂质泥岩
介于泥岩与砂岩之间。
介于砂岩泥岩之间,在视电阻率曲线上有小的起伏,呈锯齿状,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小的尖峰,声波曲线上介于砂岩与泥岩之间,自然电位上无异常,见扩径现象,自然伽玛相对泥岩较低。
灰质泥岩
介于灰岩与泥岩之间。
在2.5m视电阻率曲线上有小尖峰及平凸形高阻,通常在微电极曲线上出现负幅度差,声波介于泥岩和灰岩之间,有扩径现象,在4m、中、深感应曲线上出现鼓包和尖峰,自然电位无异常,自然伽马为中高值。
泥灰岩
与泥质含量多少有关。
在2.5m视电阻率曲线为高值,相对灰岩较低,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有异常(在裂缝发育的情况下)。在微电极曲线上呈峰状高阻并见小的正幅度差,自然伽马相对灰岩较高,声波时差相对灰岩数值增大,中、深感应曲线相对灰岩较低,密度曲线上随泥质含量增加数值变小。
九、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1、⑴渗透层。⑵油气层都是高阻层,其电阻率相当于标准水层2-3倍,油层3.2-4.8Ωm。⑶标准水层其电阻率接近于同井段的泥岩。在所研究井段没有砂岩,可近似地以泥岩电阻率来替代标准水层的电阻率。2、⑴油层:高阻渗透层,电阻曲线幅度高,特别是在4m曲线必须有鼓包,4m幅度越高,油层越好,自然电位异常通常小于水层,声波为中值。
⑵气层:高阻渗透层,电阻曲线幅度高,4m曲线有鼓包。声波时差大,甚至比泥岩还要大,而且有周波跳跃的现象,中子伽马通常幅度高。
⑶水层:低阻渗透层(淡水层例外为高阻层),当地层矿化度比较高时,中子伽马幅度比较高,通常情况较低,自然电位通常比较大(与油层作比较)。
十、油气水界面的化分
1、油水界面的划分:
⑴电阻曲线上有明显幅度变化,含油部分幅度高,含水部分幅度低。
⑵感应曲线上在油水界面上幅度变化特别明显。
⑶自然电位曲线在油水界面上有一个不很明显的台阶,含油部分异常小,含水部分异常大。
⑷密度曲线在油水界面上有微弱的台阶,含油部分密度小,含水部分密度较大。
⑸声波在油水界面含油部分时差大,含水部分时差小,油层在4m曲线上一定有鼓包。
2、油气界面的划分:
⑴声波时差在油气界面有明显的幅度变化,气层时差大,油层时差小,气层周波跳跃,在油气界面有不太明显的幅度变化。
⑵中子伽马在油气界面上有不太明显的变化,长源距气层的幅度高,油层的幅度小。
3、气水界面的划分:
⑴声波时差在气水界面上明显的幅变化,含水部分时差小,含气部分时差大,含气部分有周波跳跃。
⑵密度曲线在气水界面上有明显的幅度变化,气层部分密度小,含水部分密度大。
⑶中子伽马曲线在气水界面上有不明显的变化,短源距气层部分幅度高,水层部分幅度低,(但有例外,当水层矿化度比较高,曲线幅度变化不明显)。
本文整理自百度文库,原作者不详,如有幸关注敬请联系小编,让网络无人认领的专业知识,追根溯源,多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油知识:测井曲线划分油、气、水层
单井与多井综合解释 - 中国杀菌剂网,油田专用杀菌剂,防腐剂,消毒剂,抗菌剂,防霉剂,水产...
石油课堂 | 声波测井的原理及技术方法(建议收藏)
关于测井,你需要知道这些
非测井专业人员如何快速测井分析
教授、发明家、企业家-斯伦贝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