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山西的元代古塔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综合篇)>>>

中国山西的元代古塔

 

   中华古塔通览·山西卷辑录山西省境内的元代古塔、古塔遗址十九处约二十二座(不含塔林中的元塔)。其中遗址、遗迹处(座)。以下为简介与目录索引。

    

太原

 

山西阳曲帖木儿三塔(元代·三座)

  图片摄影:茶禅子

 

   帖木儿三塔,因座落在史家庄,也称史家庄塔。位于阳曲县城东北三十五公里杨兴乡史家庄村东南二百米处坡地上,1987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帖木儿塔为群塔,呈三角形伫立着,相望相守。中为石塔,东西为砖塔。史家庄村在七八百年前元代的时候出过一个武德将军,在云南做官,叫什么也先帖木儿,汉名史彦昌,中间矮点的石塔是他给他父亲史仲显建的墓塔,东塔是他的墓塔,西塔是他的弟弟拜延帖木儿的墓塔。

 

山西阳曲不二寺砖塔(元代)

年代:元至大三年(1310);形制、特点:八角五级实心砖塔;现状:塔基塔刹均毁。

 

  不二寺砖塔,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西北五公里的小直峪村不二寺遗址。砖塔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也叫慧净祖师塔。现不二寺已迁它址(见《关于不二寺》),砖塔则留在原地的不二寺遗址左侧,塔八角五级实心,高约八米,底层直径约二米,塔基塔刹均毁。塔身上满布砖雕的仿木构组件:柱枋、枓栱、飞檐、平座、勾阑寻杖等,刻凿细致,塔铭保存完好。

 

山西阳曲明泰大师墓塔(元代)

 

明泰大师墓塔,俗称飞来塔。 阳曲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西盘威村东。塔原为宝岩院附属建筑。八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8米。据塔上题记载,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

 

朔州

山西山阴瑞云寺谦公和尚寿塔(元代)

 

元延佑五年(1318);形制特点:六角五级楼阁式塔;现状:保存良好 

        谦公和尚寿塔,位于山西朔州山阴县马营庄乡沙家寺村,建在瑞云宝殿之后,为元延佑五年(1318)建造。通体石制,其雕凿手法不太讲究,由塔身、塔座、塔顶以及刹杆装配而成,高约二点五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座上有雕刻,其花纹式样残蚀已坏,塔身上有铭文:“元延佑五年七月十五日谦公和尚寿塔,乃门资惠全等立石,五台山口州庵头查峰寺讲经律论赐红沙门才吉祥撰并书。”塔身上承顶座,座身上刻仰莲,再上立刹尖。寿塔古朴简单,是研究元代墓塔的重要实例。

 

运城

 

山西河津怀远大将军墓塔(元代)

 年代:元至元三十年(1293);形制、特点:方形单层砖塔;现状:保存良好

 

         元代怀远大将军杨胜墓,位于清涧镇侯家庄村东。墓周三米,墓前有方形砖塔,高二点七米,宽一点七米,为元至元三十年(1293)所建,尚完好。墓志记有怀远大将军杨胜为龙门人,曾起义兵于陕右,拯民涂炭,战辄有功,累治军于同华,及元归顺,后还于河津……隐居为农,卒年五十七岁。

 

附录

山西新絳白台寺舍利塔(元代·遗址)

 

年代:元至元元至元十五年(1278);形制、特点:石雕塔;现状:二次被盗毁

 

        舍利塔位于新絳白台寺内,塔建于元至元十五年,舍利塔二次被盗已损毁。如今在旧址北二百米处新建白台寺新寺。

 

长治

山西长治比后尼首坐塔(元代)

 

 比后尼首坐塔,在长治县城南二公里韩店镇南王庄村龙泉寺外。唐代始建寺院,金大定二年(1162)重建,元明两代曾多次修葺,元至正年间(1341--1368)在寺外西北角建塔。塔平面呈方形,高二点三米,塔身四面雕刻佛像,序文和陀罗尼神咒、造型秀丽,刻工精细、寺院坐北向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前殿,后殿,两侧配以耳殿,配殿,前殿为元代重修,后殿为金代遗物,深广三间,悬山式屋顶,结构简练,形制石朴。

 

山西平顺妙轮院石塔(元代)

 

年代:元天历三年(1330);形制、特点:八角两屋石塔;现状:被盗毁,被盗构件已追回

 图引自:爱塔传奇

 

  妙轮院石塔,也称妙轮寺舍利塔,在平顺县城东二十五公里的东寺头乡寺头村北五百米处。因塔建在妙轮寺,故名之。寺院已毁,仅存孤塔一座。资料称,此塔虽建造于元天历三年(1330),但人物造型上仍沿袭唐宋时期的雕造风格(亦有塔友疑为唐或五代之塔)。。塔现已被盗毁,被盗构件已追回,具修复的可能性。

 

山西长子法兴寺顗公禅师塔(元代) 

年代:至元二年(1265年);形制、特点:方形五级石塔;现状:保存良好

图片引自:爱塔传奇 

 

  顗公禅师塔,位于长子县法兴寺大殿东侧院墙外,建于至元二年(1265年)。古塔高约五米余,方形五级密檐,底部方形束腰塔座,首层塔身较高,之上五级密檐,各檐叠涩挑出,顶部重莲宝珠塔刹。

        

附录

山西屯留云影寺观音塔(元代·遗址)

 

云影寺观音塔,俗称庙岭塔。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城西南十公里的西贾乡小庙岭村云影寺内。因塔建在云影寺内,塔内原塑有观音菩萨塑像,故名之。早年,寺院已毁,仅存孤塔。

       塔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八角十三级砖石塔,高约十八米,基座周长十三米。1988年倾倒。此殊为可惜。


 

 

忻州

中华名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元代)

 

  现在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俗称“大白塔”,将以前的“慈寿塔”置于大塔腹中。该塔工程之大,建造之难,为五台山之冠。建成后,最初作为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朱棣命太监杨升重修此塔并独立起寺。明神宗万历(1579),皇太后李娘娘又令太监范江和李友重建。新中国建立后,塔院寺修旧一新(1952年)。  

 

山西五台山塔院寺文殊发塔(小白塔·元代)

年代:元大德五年(1301),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建,后遭焚烧,其后又有重建:

形制、特点:覆钵式佛塔,高十米;现状:保存良好

 

   小白塔位于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东面,名“文殊发塔”。文殊发塔位于方丈院东边,与方丈院仅一墙之隔,喇嘛式砖塔,通高十米。据传塔内收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故名。文殊发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寺僧圆广重建,后遭焚烧,其后又有重建。塔基平面八边形,高二十厘米,每边宽一点八五米,周边雕有覆莲花瓣,塔座为二层束腰须弥座,塔身覆钵式,上置束腰须弥座一层,塔刹由十三层相轮、华盖和铜制宝珠组成。据说,早在北魏时期,文殊菩萨为宣传佛道平等,曾化作贫妇到寺乞斋,随后留下一把头发。为此,五台山和尚便建塔藏发,不时叩拜。文殊发塔虽不及大白塔雄伟,但因供奉着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头发,前来拜塔的僧人、香客仍然不少。

 

 

山西五台山灵峰寺佛日圆明舍利塔(元代)

 

年代:宪宗七年(1257);形制、特点:八角五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二十多米;现状:保存良好

 

       佛日圆明舍利塔,位于山西忻州五台山阳白谷口的灵峰寺内,座落在汉白玉平台左侧,为元代所建的八角五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实心,高约二十馀米。塔座为砖砌八角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的转角处以八大金刚作倚柱,肩扛着这座浑雄高大的砖塔。第一层比较高大,正面有精雕细刻的两扇门,上面悬挂方匾一块,刻有“佛日圆明舍利宝塔”的塔名。另有两面雕刻蒙文,其余五面也刻有比较小的两扇门。第二层海面雕有佛像二尊,三至五层每面雕有佛像一尊。都是结跏趺坐,作说法印。塔檐均是仿木构的砖雕普柏枋、阑额,承托着斗拱、椽、飞、钩滴、瓦垅和翘起的檐脊。塔檐平面由下而上逐渐内收,檐间间距逐层递减,呈密檐之状。塔顶为八角攒尖顶上置一宝珠。雕刻细致华丽,形状优美大方,是一座造于元初的仿木构砖塔。

 

山西五台山万佛洞弘教大师塔(元代)

 

年代:元至元三年(1337);形制、特点:六角五层实心楼阁式砖塔,高约二十米;现状:

 

 山西忻州五台山南山寺旧时有座庙,叫万佛洞,在南山寺寺西北清水河西岸山脚下。当初建寺取土时,挖出大小佛像万余尊,故寺院建成后,以万佛洞为寺名。如今,寺院已不复存在,惟弘教大师灵骨塔保存。塔身六角五层,磨砖砌筑,实心楼阁式,高约二十米。弘教大师(1271~1337),俗姓张,名慧印,关西人,是元代五台山万圣佑国寺的第四代住持,系元代法相宗高僧。至元三年(1337)弘教大师圆寂,其徒收舍利建此塔。此塔现在存否,无资料可证。

 

中华名塔: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代)

 

年代;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元至元十二年(1275);形制特点:覆钵式舍利塔;现状:当代维修,国保

 

 阿育王塔,俗称白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忻州市代县原果园寺,现县政府东北面。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初为木塔。金兴定二年(1218)元兵南下时,州人举火自焚,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建为砖塔至今。塔为圆锥形,佛教藏式造型,通高四十米。基平面为长方形。塔身建于基中央。塔座平面圆形,作复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塔身上施曲尺形须弥座,座上承刹杆,上覆盖盘,中连金顶宝珠,轮廓秀美,稳健挺拔,砖雕艺术高超,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一九四八年春,周恩来、任弼时随毛主席居代县时,曾在塔旁摄影留念。
       2001年6月25日,阿育王塔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6年修缮。

 

 

吕梁

附录:

山西柳林香严寺万佛宝塔(元·遗址)

 

万佛宝塔,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城东北万佛塔山腰,建于元中统年间(l260一1264),塔座落于香严寺后,时称千佛宝塔,塔径五米,平面呈六角形,实心砌体、分三层,每层周布满小券洞,置佛像。明景泰三年(1450)重修寺后千佛塔,并改称万佛宝塔。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柳林,将万佛塔拆毁改建为碉堡。从此,万佛塔无存。

 

晋中

 

山西晋中平遥积福寺塔(元代)

 

年代:元元贞二年(1296);形制、特点:八角五级楼阁式实心砖塔;现状:保存良好

 

        积福寺塔,名叫“渊公宝塔”,也叫“文慧(笔)塔”。塔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积福寺塔外观呈八角五级楼阁式,塔身通高约十米,直径约一点五米。塔基及塔座新修。积福寺塔始建于元元贞二年(1296)这座舍利塔的主人“渊公”,事迹不详,曾是积福寺的一位大和尚。

 

附录

山西晋中榆社崇圣寺石塔(两座·元代遗迹)

山西晋中祁县祁城村琉璃塔(元代·被盗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古塔双塔大观
古塔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祁县(子洪双塔)
河北赵县:柏林寺塔(元.国6)
中國古塔大全(五)【北京】
寻访古塔之武安妙觉寺舍利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