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国宝重器:四龙四凤铜方案(战国)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战国时期中山国青铜器(几案),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错”墓出土。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11年入选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入展文物“十大珍宝”。
  此案出土时,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此器整体结构繁复适称,铸造工艺精湛,动物造型姿态优美,生动细腻,堪称稀世珍宝。
 
  中山国是狄人建立的国家,这件铜方案的造型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与中原造型有着明显不同。中山王“错”墓出土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造型复杂、工艺精湛,与中原艺术风格具有很明显的差别,同时出土的,还有错金银双翼神兽、十五连盏铜灯、中山王铁足铜鼎等。这些文物的出土,为揭开中山国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这件铜方案的造型体现了鲜虞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鉴赏

 河北省博物馆藏

  此案周身饰金银花纹。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龙四凤铜方案 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昂首挺胸,双前肢撑立,双翅聚于中间成半球形,双身向两侧盘环反勾其角。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 。

 
  这件方案案面原为漆板,已腐朽不存,仅留铜案座。它的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另外,四条龙头上各有一个斗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时期的斗拱造型。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打破了传统的“龙飞凤舞”的动态场面,以静为基调,底部由四只表情温驯的梅花鹿承托一圆圈(下图),四龙四凤互相盘结,翼尾相接,构成一个内收而外敞的支架,上覆几案,稳定而舒展,呈现出一种静态美。

 

 
 
 
 龙头特写图片

凤头特写图片
 
 

此案周身饰金银花纹,图为方案 铜框上的错金纹饰


附录:相关资料
 

  四龙四凤铜方案出土时铜案子上的漆器木质板已经腐烂,坍塌下来的泥土已经将方案压得变了形。工作人员将案子放在文物研究所的修复室里,负责文物修复的刘增坤对着器物进行观察,足足观察了三天才动手用钢锯以最少的锯断次数把文物解开,然后又重新焊上,最大限度的保存文物原样。一直以来,国家文物局对这件东西都非常重视,规定不准翻模子复制。曾经有一家北京的文物部门打算利用其他手段复制这件文物,终因工艺太复杂而无法完成。

  因古人席地凭几而坐,所以也可将方案叫作几。此器方形案框,案面原为漆板,出土时已朽。方案周身用金银错以艳丽的纹饰,“错”,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各部为分铸后用铆接和焊接而成,有的地方曲度较大,是用接铸或失蜡法铸成。器物的整个图案由陶范铸造铸成零件,共使用了186块陶范,经过多次铸焊接(40个铸接点、60个焊接点)而成结构如此复杂的成品。一说,经多方面专家论证,此件共由78个部件,22次铸接,48次焊接,共计使用了188块泥模,13块泥芯。被称之为先秦时期青铜器皿中“最为精美之品”。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案框一侧沿口上刻有铭文十二字:“十四祀,右车,啬夫郭 ,工疥”。 记述了器物铸造者、墓主人墓葬的级别和浩大的墓葬场面。大意为“中山‘错’王十四年,右车工匠‘郭’制作,监工人‘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战国)
文物 | 中国永久禁止出境的64件国宝文物(四十九)——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可能是中国最复杂的一张桌子| 战国 |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禁出文物(050)|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物华天宝 河北文物|桌子界的“天花板”不过如此了吧!
中国古代最复杂的一张小铜桌,却隐藏着战国一国王惊人的梦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