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老家城子坦吊桥河小传


  吊桥河地理志:吊桥河,辽南名镇城子坦一小河流,发源于大连普兰店区星台镇北部山区叫做刘屯的地方。因古不见经传,今未见列于“百度”,所以,福成对吊桥河的发源地也仅是推测。况且普兰店村庄地名的变化很大,地图上我也并未查到刘屯的位置。

  吊桥河从刘屯向偏东南流入城子坦古镇的源发、老古两村,在古镇东南入碧流河,长约七八十华里。村童唱道:蜿蜒吊桥水,源自刘屯北。南行复折东,终汇“碧流”中。河左是沃野,河右傍市街。沃野产稻菽,市街聚商贾。苇荡扬芦花,鸟雀鸣飒飒。蒲草绽絮绒,填枕好入梦。进荡寻鸟卵,溯河淘河蚬。越河去“碾房”,野菜挖满筐。



  吊桥河名,我不知是什么来由。河在老古村一个叫隈子山的地方,因山所阻,拐了一个很漂亮的弯儿,那弯子里肥沃的土地上,便早早地诞生了一个村庄,名儿就叫隈子,四十多年前,全屯二十几户人家,今天也还是二十几户。杂姓。梁、陈、李、王、宋。

  1976年9月,在城子坦火车站工作的父亲,把家从庄河观驾山王炉搬到隈子。吊桥河便成了我心里的河。它就在村旁。河边的风景挺好的,河边是一条宽宽的杨林子,护着河。河边长着些古怪的歪斜到河水里的柳树。那些伸进河里的柳,给青春期的福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整个做文学青年梦的青春岁月里,这条河被我称为“柳河”,写成《柳河的故事》的小说。当然了,如今我也没有发表过一篇小说。那些柳河的故事,也随着岁月的变老变黄,而悄然流逝了。



  吊桥河和隈子,是记录福成的青春的地方,也是人生出发的地方。1976年,18虚岁的我,来到城子坦。家当时安在老古村的大房子屯。大房子是个依土丘而居的自然村落,当时分三个生产队。我们家是和张福有大哥共同卖的张姓院落,关于这户人家其实还有不少故事,这里就不说了。那个院落是个四合院。我在源发村的时称新金县第二十三中学念九年级。这一年,我每天都有经隈子山,沿吊桥河走上一段路。


  隈子山下的吊桥河

  从隈子山到吊桥河的这段路,非常好玩的地方是,它有一个引水小工程,水坝上面原悬着高约两米,一段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大铁管子,我每次上学下学,都要走这个管子,那家伙,现在看几乎就是天天表演杂技了。这也练就了我的“平衡技术”。



  吊桥河从吊桥(一座水泥桥)至大房子屯,河岸弯曲,两岸原有护河的林带,主要是杨树,近河处则是柳树。柳垂水上,杨护田头,风景非常好。可惜后来起了土坝,把林带都清没了,风光也就不再。

  吊桥河如今建有水坝。以资防洪之用。隈子屯多次被洪水淹过。我上大学期间一年暑假(约1979或1980年),发了洪水,我和父亲在房顶过夜。次日水稍退,我游过对岸,在树楂上得一条大鱼。鱼名不知,非鲢非鲤,也不是草鱼。

  吊桥河中有鱼有蟹,年轻时在河里摸过鱼,掏过蟹洞,有些情趣。但最能捉鱼摸蟹的,当属小我几岁的李发义,他后来成了我的大妹夫。有几年,他在河畔水田里养过虾,养过河蟹。不发水的话,有一点收成。

  家搬到城子坦那年,小妹妹还没上小学。她算是在吊桥河边长大的。我其实只在这儿实打实生活了一年半。考上大学后,就只有寒暑假或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在这里小住了。虽如此,我对吊桥河的感情依然很深。

  在源发上中学的那一年,我是与吊桥河为伴的,上学下学,走的都是河畔的路,穿林过桥,独来独往,自然也生过不少青春的梦境了。

  1977年中学毕业到上大学前这大半年时间,我在河畔与老乡们一起劳动,听他们讲笑话,也是非常开心的事情。1977年秋天,村里修吊桥河引水渠,冬季在大房子村前的河段取直河道、整治河流我也参加了。汗水滴下处,便是情之所系处。我的吊桥河啊!







  吊桥河记录了我们老王家兄妹的青春,记录了我们的生活点滴,见证过我们的爱与亲情。这是一个不能忘怀的地方,虽然,后来只有大妹妹守候在吊桥河畔。

  吊桥河,是我把丹东姑娘娶回家的地方

   吊桥河,也是二弟和小妹随着我的脚步出发求学,走向“远方”的地方

  吊桥河,是儿子小时候说“河里有老鳖“,童趣满满的地方

  吊桥河是见证我乡愁 的地方

  吊桥河是一条不见名传的小河,它始终是一条最普通的小小的河流。但这不妨碍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  

  吊桥河边流到源发村和老古村之间,遇到两座山丘,一名吕大山,山下为吕卧龙村;一名隈子山。隈子山雄居河畔,山之阴面原植有桃树,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有些《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之意境。后因桃子卖不上价钱,村民将桃树砍掉,植以落叶松。山之阳,则是田地,田中原有苹果树若干棵,后亦消失。甚为可惜。

吊桥河风光图

小丘隈子山风光图:










 

  其实,在城子坦的历史上,吊桥河还有许多的故事。童谣唱道:当年闹虫灾,庄稼受残害。动员小学生,过河去捉虫。岂料船翻倾,学童落水中。幸得师奋勇,跳水救门生。时隔十余载,溺水又重来。宋氏两女童,涉河忽没顶。排长郑春满,跃身入河川。两女获新生,英雄无身影……河畔多趣事,追忆无休止。不息有情水,撩人思故里。

上几篇:

老照片:那些年,回农村老家过年

抗美援朝纪念馆奠基典礼旧事(老照片)

1990年10月再进北京三座门(老照片)

老照片:老家的碧流河,那些牵肠挂肚的往事

儿时,吃不饱肚子的那些陈芝麻事儿

老照片:孩子大了,我们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通天河畔
走进最后的麻风村
D5:白杨河畔
美翻了,我的酉水河……
无论谁来到京都,我第一个要给他推荐的地方都是鸭川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九百三十九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