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南支边|融入祁东人生命和血脉里的永恒记忆⑧

▲湖南三代支边人员合影留念

永远的支边:绝对忠诚的坚守

行文至此,五万湖南人支边云南的故事也接近尾声,但我总感觉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感人的瞬间,值得我们去探寻和了解,更值得我们去感知和回味。

所以,从内心而言,我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笔,还真愿意继续这样写下去,用心用情将这份迟来的感知和感动,尽可能地写得更全面生动一些、更深刻深入一些。当然,我也知道,即便如此,我也无法写完这篇文章。因为,这原本就是一篇没有结尾,也不可能结尾的文章,就如同第二代支边人接过父辈的锄头铁镐,在奋战数十年后,又传承给第三代、第四代支边人一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六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湖南支边人,立足高原,扎根农场,心系祖国,守护橡胶,可谓“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祖国的橡胶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毛主席的家乡”争得了无限荣光。
毋庸讳言,这样一群多达数万人的湖南支边人,无疑就是我国橡胶事业的开路先锋,可谓战功赫赫,居功至伟。60多年来,他们用青春,用汗水,甚至用鲜血,用生命,捍卫着国家利益,守护着边疆安定,维护着民族团结。或许,只有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山辟路,是完全意义上的披荆斩棘,是实际意义上的披星戴月,是严格意义上的风餐露宿。
在我看来,这样一种艰辛与付出,成就与荣耀,在新中国的橡胶发展史上,还真是首屈一指,难觅第二例。因此,无论是昨日种种,还是今后种种,或许都难出其右。唯有此时、此地、此人,才真正算是新中国橡胶事业的开拓者与开路人。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说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云南西双版纳的各大农场陆陆续续来了不少昆明、上海、四川的知青,但1978年后,99%都返城或回老家了。而唯有支边的湖南人,始终坚守着最初的承诺,95%以上人员都留在各大农场,为了祖国的橡胶事业,洒汗水,流血水,再苦再难都咬牙坚持,再差再坏都努力改变。正如1961年9月,农垦部部长王震率领慰问团,专程到云南慰问醴陵、祁东和祁阳三县的支边人员时所说,湖南支边人“同橡胶一起成长,一起开花结果”。
一直以来,人们都用“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来形容湖南人的品格秉性,来赞叹湖南人植根于骨子、流淌于血脉里的湖湘精神。毫无疑问,这样一种秉性与精神,在五万湖南人60多年的云南支边行动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和证明,得到了全面的绽放和传承,更受到了高度的赞誉和尊重。
时至今日,这样一种秉性仍在,这样一种精神犹存,不仅深刻烙印在第一代支边人的身体和记忆里,更深深熔铸在第二代、第三代支边人的血脉和骨子里,积淀成了一种文化,凝聚成了一种力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支边故事娓娓动听,永远传颂;支边精神历久弥新,永久弘扬!
作为湖南人,我无比骄傲;作为祁东人,我尤感自豪!
(连载结束,感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湖南人在西双版纳大放异彩?西双版纳为啥这么多湖南人经商
衡宝战役的记忆
【广州诗刊】No.11475期B版||老支边的花甲记忆 文/李汉良
湖南地方戏曲:(祁东打渔鼓)
湖南有个牛B的小县城,Ta叫祁东!
沁园春•祁东[沁园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