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老三

听说王老三不在了,不是最近的事,是两年前就病故了。这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了,使我猛然一惊,随之往事立刻浮上心头。

王老三家是我住西斜街时的邻居。那是一处旧四合院的一排东厢房,平顶房挂前檐板,并排一共是四间。我家住的是北边两间,他家住的是南边两间,中间隔着一道墙,距离不能再近了。

王老三大名叫建功,排行老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这名字起得很有点特色,那个年代,为革命再立新功很时尚。他父母管他叫“大功”,邻里们图省事就依排行叫他“王老三”,或随口叫“老三”、“小三”。这称呼里,含有对憨厚的老三的认同,老三是个本份规矩的孩子,人缘挺好。

王老三与我有一种特殊的缘份,他出生的那天,恰是我出发去东北下乡的日子。我至今还记得,一九六九年八月十六的凌晨时分,天还黑着,他妈——我们都叫王婶,忽然来敲我家窗子,说她马上要“生产”了,求我妈去派出所把值夜班的王叔叫回来——王叔是一位人民警察。记得我妈立刻起身出发,到丰盛派出所去找王叔……

那天的一大早起,天空就阴沉沉的。一家人忙碌着为我送行,背行囊去学校集合,上车去北京火车站,上午十点来钟汽笛一响,我便告别了家,从此离开北京。王家新生儿是什么样,一时也就无暇顾及了。

见到王老三已经是回京探家时了。有一段时间,王婶在通县一个什么厂上班,不能常回来。王叔是个民警,在派出所上班也无法带孩子,老三无人照看,于是就求我妈关照放在我家,中午王叔回来,着急忙慌地给孩子弄口饭吃,然后再去上班。我妈就一边做家务一边照看老三。

这孩子从小很乖巧,从来不给人添麻烦,而且“大妈,大妈”叫得十分亲切,我妈也因此挺喜欢他,干什么事都带在身边,像是身后拖着个小尾巴似的。

也许是时间久就有了认同感,等老三长大了,无论大事小事,我妈只要一招呼他立马就来。出力跑腿从来也不含糊,就像家人一样。见了我也是的,张嘴就叫二哥,一点也不见外。

两家人走得近了,经常会互相关照。王婶深州老家来人了,带来深州的特产蜜桃,王婶马上用盘装上送来两个,让我们一起品尝她家乡的特产。我后来从农村回京过大年,买的大鹅肉也要剁上半只,给他们家送过去。

有一回我探家在京,母亲对我们说:好几年没去动物园了,咱们去转一转吧,把老三也带去玩一玩。现在还能回忆起,那天我和母亲、妹妹带着王老三,在园中东游西逛,走累了坐在小河边的椅子上,一边吃零食一边聊天的情景。

说老三人很老实,但有时也会有一点小狡黠。在清贫的日子里,吃饭往往很简单,肉是不能顿顿见到的。他家偶尔炒菜撂点肉,老三就会耍点小心眼。有一回饭后,他来我家对我说:“二哥,我知道他们(哥姐)不爱吃肥的,一上桌我就先抢瘦肉吃;瘦的都吃没了,我再一个人慢慢吃肥的。”听老三形象的一解说,我不由地乐了;这个王老三啊,吃肉顺序安排得真好:先抢夺“热门”,再打扫“战场”,战略正确战术得当。“孙膑赛马”的韬略也不过是如此吧!

老三特别爱吃肉,统统都来者不拒,这一点与他父亲——王叔口味差不多。记得王叔就说过:凡是四条腿的,除板凳我不吃,其他没有不吃的。这才叫: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到读书及发展,就得相信那句话:十个指还长短不齐呢。王老三他哥爱读书,我家书架上那些书,他读起来就能忘了吃饭。人也聪明,从北航大学毕业,又出国深造定居了。她姐也不错,读了几年的中专,工作生活挺稳定。老三学习有点心不在焉,就显得稍微弱一些。

有一回他哥给他辅导功课,他不好好听,还东张西望,气得他哥伸手给他一巴掌。老三哭了,我听到隔壁的哭声,连忙过去劝解。哥俩儿一个淌眼抹泪,另一个气得脸色煞白,劝了好一会才算平息了。

初中毕业,老三考上了一所技校,毕业分配,就安排到义利食品厂。我探家回来见到他,说是在北冰洋汽水车间上班。我还开玩笑说,这下该把汽水喝够了吧!老三还是那样,用憨憨的一笑作为回答。

老三后来调入分局,离开了义利食品厂;这是因王叔意外病故,单位作为特例给办的。进入分局,就安排在分局车队上班。其实在这之前,我们两家都已经先后搬离那个院,距离一下远了,好多人与事的变故也不太灵通了。先是王叔先走了,后来王婶也走了。这些具体的变故,都是听家人说的。还有一次我去分局找王老三,聊天时听老三对我说起来的。

他调入分局上班时,我已回京若干年了,最终又调入二龙路中学了。按说我们工作单位离得不远,他在分局,我在龙中,一个在大木仓,一个在二龙路,是拐个弯走几步即到的距离。但之后我再没找过他,工作是挺忙,但也不尽然;老三也没来学校找过我,不知是为什么。那次仅有的见面,使我有一种感觉:他父母都不在了,王老三自己顶门立户过日子,生活担子不轻松。后来再回忆起来,他的言语表情中透露的那种状态,不知怎么让我想起课文中的闰土,多少有一点发灰。

算计一下,到八月十六日我下乡就是五十一年了,也就是说,按生日算王老三活着应该五十一了。他两年前“走”的时候,应该还不到五十岁,实在太匆忙了。作为邻居二哥,我比他大将近十七岁,他的悄然离去,让我倍感惋惜。

偶然间见到一句话:岁月这东西,总是要按时带走它要带走的部分。仔细想想,这话说得不无道理。人无分男女老幼,该走的走,该来的来,这是生活的规律。看透了就要豁达一点,珍惜时光,享受当下,让生活过得更精彩些。

胡同人物之一

写于2020年4月2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婆婆逼我领养二伯哥的儿子,我没同意结果害得她瘫了
头条文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
一个善终的阴谋者:赵王朱高燧
王紫烟 | 爱心款
没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