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律诗中对仗特殊形式研究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格式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说:“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杜甫被誉为诗圣,律诗以谨严著称;杜甫的律诗,是唐代律诗的高峰。律诗中的对仗,在杜甫笔下,是很严谨的。符合对偶“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总规则”这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不去说它。我这里要说的,是杜甫的律诗中,对仗的一些特殊情况。主要是重视结构相同,而不一定要词性也相同。此文的目的仅在于研究对偶中出现的情况,对于这些诗句出自何篇,并不重要,为了节省篇幅,恕不加以注明。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研究出了汉语的结构,主要有主谓、联合、动宾、偏正(又分定中、状中)等十余种。在相同的结构中,无论是什么词类的词,都具有了相同的功能。因此,都能成对。杜甫的律诗对偶中,有以下类型

    1、数量结构中的动词对名词,如:

           三顾频繁天下济,

           两朝开济老臣心。顾,动词;朝,名词。这种对偶,可以看作是数词“三”,使“顾”具有了名词的属性。和此句类似的,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动词“病”对名词“年”)“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名词“哭”对动词“城”),都属这一类。

    2、动宾结构中的动词对名词,如:

           不贪夜识金银气,

           远害朝看麋鹿游。 气,名词,却对了动词“游”。这可以看作是动词“看”,使“麋鹿游”成了宾语,“游”具有了名词的属性。这样的例子极多,比如“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名词“心”对动词“死”)“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名词“地”对动词“朝”)“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动词“落”对名词“鸡”)“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动词“战”对名词“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名词“时”对动词“别”)“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名词“儿童”对动词“战伐”)“有时自发钟声响,落日更见渔樵人。”(动词“响”对名词“人”)“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东西。”(动词“出入”对名词“东西”)“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动词“杀”对名词“才”)都是受了前边动词的影响,而使动词具有了名词的属性。

    3、偏正结构中的名词与其它词类的词成对,如:

           此时对雪遥相忆,

           送客逢春可自由。

         其中属于名词性的代词“此”对动词“送”,从表面上看来,是不能成对的。但我们一分析结构,就明白了,这两句把省略的补上,就是“我此时对雪遥相忆,你送客逢春可自由?”“此时”和“送客”,在句子中,都是状语,和后面的动词,结成了状中结构。结构是相同的,这个结构中的不同词类的词,具有了相同的语法功能。这种形式的对偶在杜甫诗中,也不少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名词“边”对副词“尽”)“更漏稀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动词“漏”对名词“颜”)“生还今日事,同道暂时人。”(动词“还”对名词“道”)“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动词“寝”对名词“风”),都是在相同结构中,使不同词类的词,具有了相同的功能。

    4、主谓结构中,名词和其它词类的词成对。如:

            风尘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其中的“音书”对“行路”,从表面上看来是不能成对的,就从小结构看,“音书”是联合结构,“行路”是偏正结构,也不成对。但是“音书绝”和“行路难”,组成的大结构却是相同的,都是主谓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音书”和“行路”都一样,作了结构的主语,因此成对。此类情况,也不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其中,“落日”两句都是倒装句式,理顺应是“落日犹壮心,秋风欲苏病”,“落日”、“秋风”都是主语,使得动词“落”对了名词“秋”)“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形容词“寒”、对了名词“风”)“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君臣契,战伐名”,都在结构中作主语,使得名词“君臣”对了动词“战伐”)上面所举的这些动词、形容词,因为成为了陈述的对象,而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而“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中“耕凿”是联合式的动词,“衣冠”是联合式的名词,只是因为他们在句中,分别都是主语,形成主谓结构,也具有了成对的特征。

   5、联合结构的名词与偏正结构的名词成对。如: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儿女”是两个名词组成的联合结构,“长安”,却是偏正结构的专有名词。小儿女,忆长安,分别是“怜”和“解”的宾语,具有相同的功能。此类对偶,也不乏其例,如“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羽翼”是联合结构的名词,“文思”却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羽翼”和“文思”发出了动词“怀”和“忆”,具有了主语的性质。再如“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寒天”和“风浪”则稍有区别:前者支配动词“催”,后者支配的是介词结构组成的谓词性结构,同样具有谓语的特点,因此,两个词也有主语的性质,因此形成对仗。

杜甫诗歌中的这些类型的对仗,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形成对偶,最根本的是结构相同,在相同的语法结构中,不同词性的词,可以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因而成了对。懂得了这一点,在组织格律诗的对仗时,就多了一些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仗基本知识简介
欣赏杜甫的《登高》,兼谈七律诗写作
学诗笔记之:对仗的概念、基本要求及常见形式
《格律诗中的对偶》
(2)河洛诗词2012第一期 诗词讲座
[转载]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第四讲·对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