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苗龄子苗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大棚草莓促成栽培中, 草莓苗的质量直接影响采收始期和产量及分布。因此, 定植时优质草莓苗一般要求达到一定的粗度, 完成花芽分化, 根系良好, 且无病虫感染。通常认为, 苗龄越长, 其根系老化程度严重, 即便根颈部较粗, 成活率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在草莓苗充裕的情况下, 一般会放弃老苗。在大田无假植育苗条件下, 母苗种植后, 匍匐茎苗依次抽生, 子苗生成时间跨度较大, 在定植起苗时, 其生长发育天数差异较大。已有研究表明, 根颈部粗> 1 cm的草莓苗产量明显高于< 0.6 cm的草莓苗[, ]。本文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草莓新品种越心为试材, 探讨大田无假植育苗条件下, 不同时间生成的匍匐茎子苗对苗质、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以期为草莓育苗和优质草莓苗标准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越心草莓, 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主选育的草莓新品种。

1.2 处理设计

试验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进行。于2015年3月下旬种植越心母苗, 对着土生根子苗进行挂牌, 作为子苗生成日期, 每隔10 d标记1次, 分别为5、6、7月的5、15、25日, 共9个时期, 育苗地按常规管理。9月1日统一起苗、定植, 种植于同一个大棚, 株距为20 cm, 每处理种植60株, 定植后常规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植株形态和生育期观察

定植时, 抽取不同苗龄匍匐茎苗20株, 分别测定根茎粗、植株鲜重、叶柄长、根长; 定植后42 d, 测定株高、茎粗、叶片大小、叶柄长、株冠, 记录果实成熟始采期。

1.3.2 单果重及产量统计

随机选取20株草莓, 进行定点观测, 从草莓始果期至2月底, 每隔7 d, 采收9成熟以上、单果重8 g以上的果实进行称重, 记录果数和重量, 统计各月单株产量及总产量, 计算平均单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间生成的匍匐茎苗质量比较

从可看出, 不同时间生成的子苗质量差异较大。随子苗生成时间推迟, 其根颈部粗度、苗重、根长逐次减少。5月5日和15日生成的子苗(苗龄超过100 d)茎粗11.5 mm, 苗重25 g, 根长11 cm以上; 苗龄75~95 d的子苗茎粗均在9 mm以上, 苗重14 g, 根长9.5~10.1 cm; 苗龄45~65 d的子苗茎粗达8 mm以上, 但苗重、根长等明显低于100 d以上的苗。7月25日生成的子苗各项指标最低, 茎粗均约6 mm, 苗重量仅有5.83 g。

表1
表1
表1 定植时不同苗龄的草莓苗质比较
子苗生成日期
(月-日)
苗龄/
d
茎粗/
mm
苗重/
g
株长/
cm
根长/
cm
05-0511511.525.1821.011.2
05-1510511.626.2822.912.0
05-25959.412.8221.79.6
06-05859.414.6421.110.1
06-15759.514.6222.89.5
06-25658.813.9022.39.2
07-05558.311.9323.57.2
07-15458.210.8120.78.8
07-25356.15.8318.77.4

注:苗龄指以子苗生成时间为起始日、9月1日定植日为终止日的生长天数; 株长为叶柄+叶片长。

表1 定植时不同苗龄的草莓苗质比较
2.2 定植后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从可知, 各处理植株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生长42 d后, 生长发育情况逐渐趋于相似, 茎粗、株高数值差异不大。因为种植后雨水较多, 气温适宜, 处于快速生长期, 只要根系良好, 即使7月25日生成的子苗也能快速赶上。此时各处理均开始显蕾, 苗龄105~115 d的子苗显蕾率约33%, 苗龄45~95 d的子苗显蕾率20%左右, 苗龄35 d的子苗显蕾率为10%。

表2
表2
表2 不同苗龄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子苗生成日期
(月-日)
苗龄/
d
株高/
cm
茎粗/
cm
叶片大小/
cm
叶柄长/
cm
株冠/
cm
显蕾率/
%
05-0511511.615.18.5× 7.711.729.3× 29.232.5
05-1510513.816.58.8× 8.111.834.5× 31.234.8
05-259512.115.58.4× 7.812.333.6× 32.220.7
06-058511.816.38.5× 7.911.833.6× 31.315.0
06-157514.013.78.1× 7.511.431.0× 34.825.0
06-256513.212.58.0× 7.012.333.7× 33.525.6
07-055514.112.57.6× 6.39.429.0× 30.526.7
07-154510.815.18.9× 7.711.430.2× 32.819.4
07-253512.614.38.2× 7.210.728.5× 33.110.0

注:调查日2015年10月12日, 定植后42 d; 株长为植株基部至中心叶高度。

表2 不同苗龄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不同苗龄对草莓早期产量和果重的影响

从可知, 不同苗龄主要影响草莓始采期和早期产量, 对单果重无影响。从始采期比较, 5月5日生成的子苗植株在11月6日始采, 6月25日前生成的子苗植株一般可在11月13日始采, 7月5日以后生成的子苗植株一般可在11月20日始采。2月前的产量统计结果显示, 5月5~15日生成的子苗株产量达230 g以上, 折合每667 m2产量在1 500 kg以上; 其次是苗龄55~95 d, 草莓株产在200 g左右, 折合每667 m2产量约1 300 kg, 苗龄35 d草莓苗株产最低, 为158 g, 折合每667 m2产量约1 019 kg。

表3
表3
表3 不同苗龄对草莓早期产量的影响
子苗生成日期
(月-日)
苗龄/
d
始采期
(月-日)
株产量/g折667 m2
产量/kg
单果重/
g
11月12月1月2月
05-0511511-0634.7587.6770.0856.801 62017.64
05-1510511-1327.0583.5865.8756.151 51216.88
05-259511-1327.7072.3652.3151.281 28416.38
06-058511-1330.3568.3670.1845.381 39317.27
06-157511-2323.1555.9786.7866.791 51217.42
06-256511-1323.1954.4270.0955.201 30616.65
07-55511-2333.2055.8023.8391.031 32517.09
07-154511-1619.7153.5664.6933.271 11216.63
07-253511-2315.8839.3059.3944.031 01916.33
表3 不同苗龄对草莓早期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子苗生成时间很大程度地决定了草莓苗粗度和重量, 子苗生成时间越早、苗龄越长, 根茎粗度和重量数值均高, 定植后, 开花、采收期也早, 早期产量也高。这与陈秀娟等[]研究认为根颈部粗> 1 cm草莓苗的产量要明显高于< 0.6 cm草莓苗的结果基本相似。但本试验中35~45 d苗龄的子苗根茎粗度为0.6~0.8 cm, 早期产量与105~115 d相比减少50%左右。因为决定根颈部粗度除了苗龄外, 还受品种、育苗地肥力、肥水管理等因子影响。因此, 不同品种, 优质草莓苗根颈部粗度要求就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 还应加上苗龄要求, 子苗生长发育天数≥ 55 d。

在营养钵育苗或穴盘育苗时, 因为受基质体积限制, 苗龄越长, 其根系老化程度严重, 即便根颈部较粗, 成活率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 根据定植日期, 会设定一个适宜的天数[]。通过观察115 d苗龄的草莓苗种植后发新根情况, 在根颈部位依然能抽生一次根, 这就说明与营养钵育苗不同, 在大田育苗时, 只要土壤性状良好, 排水通畅, 一般不会发生根系老化现象。

草莓苗在大田繁育条件下, 为培育优质壮苗, 可通过提早种植母苗、增加母苗数或提高早期土温等方法促进匍匐茎抽生, 提高前期子苗数量, 同时也要注意控制密度, 防止徒长, 保证粗度。此外, 根据苗龄和粗度, 分批起苗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越心草莓生产中推荐种植发育天数≥ 55 d、粗度> 0.8 cm的子苗。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种日韩系草莓品种,您更看好哪个品种的市场前景呢
探讨越夏草莓种植秘诀
露地草莓栽培技术大全,种草莓有此一文足够,赶紧收藏慢慢看
全年结果不断的四季草莓,你选哪一种?
草莓一年一栽制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苗越大越好?大苗高产?你栽的是大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