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董孝忠宗亲“探究董槐谱序”的解读
族谱研究

对董孝忠宗亲“探究董槐谱序”的解读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董孝忠宗亲20171223日晚上350分去世,他的去世是对研究董氏是一大损失。已故孝忠宗亲是董氏研究的杰出先驱者之一。对于董槐修谱或以董槐名义撰序的, 作于2015212日一篇(未完待续)《唐代董晋世系渊源探究》,在弥留于世的3个月前以补充完善形式201796日撰写了《关于董槐两部不同家谱的疑惑》。其言也善,虽然他去世前尚未发现有其他版本,孝忠宗亲却能通过两个不同的董槐谱序研究对止争已尽心尽力!故本文仅对《关于董槐两部不同家谱的疑惑》予以解读(并附《唐代董晋世系渊源探究》于后)。

孝忠宗亲认为董槐两部不同的家谱,实际是三部不同的家谱。现在能够看到原文的见于江西武宁泉溪派(清代浙江修谱称呼为修江望族)、流坑派的分支松溪族谱(流坑因清朝修谱联谱,开尧的谱序不再出现)、浙江信安《信安广川董氏宗谱》以及包括福建《开闽董氏沙堤分派宗谱》等地族谱。

本文全部转自原文,解读内容进行【】标示。

             《关于董槐两部不同家谱的疑惑》

撰文:董孝忠     2017.9.6   彭城翟山

两部董槐的两部家谱序言(见本博客目录)。一部是“江西武宁泉溪董氏族谱《宋.泉溪董氏族谱原谱序》”(以下称为甲谱);另一部是《虞乡游临川扩源董氏源流考序》(以下称为乙谱)。两部家谱署名均为“宋.董槐”,初始看来似乎是董槐书写的不同时期的两部序言。因为,两部序言均缺少书写时间。但仔细阅读后产生许多疑惑。看起来并非那么简单。【注解1:《宋·泉溪董氏族谱原谱序》实际名称为“赐进士第官累兼签枢密院事熹公八世孙槐谨撰”《宋.泉溪董氏原谱序》;流坑派松溪分支保存“赐进士累官右丞相兼签枢密院事封许国公文忠公八世孙槐谨撰”《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保存浙江、福建转抄的“赐进士累官右丞相兼签枢密院事封许国公文忠熹公八世孙槐谨撰”《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一,从两篇序言构架来看,基本无差异性。就是说,序言阐述的内容和大部分文字是相同的,甚至分毫不差。如果两部序言均出于董槐之笔,绝不会如此苟同。

二,甲谱说“……(董谦)……生子三:长曰远、次曰遂、三曰述。述之二,曰炎与熹。熹吾肇迁祖也……”;而乙谱却将“述子以下”全部删去,改为幼曰逑,字承嗣,至乐安流坑而居焉……。这就使人产生疑惑。如若董槐执笔,岂

能将“熹吾肇迁祖也”一组关键字删掉?实在是不合情理。如若从文法上说,董谦已经回归流坑,他的儿子自然跟随父亲到流坑居住,何须再书写“(逑)至流坑而居焉”。【注解2:这一段明确删除“素则吾派祖”、“熹吾肇迁祖也以及“述子以下”全部删去,则不是董槐手笔。该段分析是切中要害的关键。从孝忠宗亲的“逑”字,显然确定仅看了福建《开闽董氏沙堤分派宗谱》转抄的谱序。没有看到浙江信安与广东松溪的两地谱,皆以“述”不是“逑”。福建的应该是转抄的笔误。如此基本确定孝忠宗亲漏了流坑派广东松溪支系或南雄分派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得出的有的结论不全面或失真。流坑派南雄(松溪)甚至把谦公以后世系全部抹掉。

   三,两篇序言最大区别在于乙谱毫无根据的将董完以下世系毫无保留的分别赋予不同的高级职称。从国公、元帅、司空到节度使、刺史等等,不一而足。董

槐写的序言开宗明义的指出“董氏之世系出自唐德宗时……讳晋,字混成之后裔也……”并列出了全素以下世系。素(大理评事)--完(谏议大夫);宥(宏文馆学士)--达(盧龙节度使);逊(益州刺史);逵(中书门下舍人)。逊--戬(左仆射)--浚(司空)、淮(安东都尉)、涣(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溥(御史大夫)、淏(荆州刺史)。淮--经(荆州都尉),纬(黄门监司空加封魏国公)、丝(中书检校同平章事),纶(不仕)。经--廷杰(平原太守)、廷秀(兵部尚书掌枢密院事)。秀--椿(御史大夫兼国子祭酒),梓(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椿--旭(太仆射)、旦(太尉赠司空)、晃(观军容宣尉处置使)。晃--羽(节度使兼监铁使)、翦(户部侍郎)、翼(中书门下舍人)、翚(建州刺史)、羿(苏州刺史)。剪--谊(居霍源),谦与让也。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处不发(法),谦仰天长叹曰……遂弃官,潜至流坑迁居……而生子,远,字承宗,遂,字承祖,逑,字承嗣。至流坑而居……

【注解3:这些官职在《宋·泉溪董氏原谱序》没有出现,是出自孝忠宗亲质疑“非董槐手笔”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和《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A董晋世系中的后裔哪里去了?根据上述世系,从三世董全素儿子算起到十二世董谦,人员共29人(具有后裔传承者不到二分之一);各种任职职位(职称职务)多于29项。问题是这些人与职位如同莽眇之鸟踪影不知所在。1),先说说唐朝的国公。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唐朝历史上共有122人封为国公,其中没有鲁国公董经与魏国公董纬的名字,也没有董姓任何名字。2),兵马元帅一般授予王公同姓,是临时职位,安史之乱后授予异姓,但是史料上找不到董梓的名字。再说,如若按董晋世系派衍计算,董梓应该生于960年后。此时赵匡胤已经当上皇帝多时,兵马大元帅领兵打谁去?3),卢龙节度使董达,查718--913年卢龙节度使任职名单中无董达的名字;朔方节度使董梓,查唐朝朔方节度使共70名单,五代时期14名单中均无董梓的名字。4),刺史太守御史等官员等毫无例外,无一人能找到相关史料记载(名单从略)。董槐序言中所罗列的董晋后裔都哪里去了?史料文献上既没有人名也找不到罗列出的职位,让人莫名其妙!如坠五里雾中!

【评注4:因孝忠宗亲仅看到福建董槐谱序,没有看广东南雄(松溪)与浙江衢州(信安)谱序。其实福建转抄的董槐谱序属于信安谱序。两地谱序改变有:①;去掉《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中关于仅仅撰写泉溪派世系的记载,如“素则吾派祖”、“熹吾肇迁祖也”;②增添了很多谱系中“先祖”的官爵;③改变了董晋四子次序;④(衢州)信安广川董氏宗谱《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采用流坑派松溪分支谱《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改动“素生子二”为“溪生子二”,明显与事实上的溪生子四有矛盾;⑤流坑派松溪分支谱《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在《宋·泉溪董氏原谱序》有“让见唐国事日非,隐居抚州扩原。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加以发挥,把流坑世系接上让公。删去谦公以下的世系与描述,增加然而今日之流坑,惟让公之子承重,重之子申字清然,迁居于此,三传至合公而始盛焉!夫地之盛者,族大支繁,世不绝官流坑派松溪分支谱《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增加了“谊公”;江西临川湖溪派(如仲三公裔孙“董春”等)一样保留流坑派添加的“谊公”,删除流坑派记载的“让公”世系与泉溪谦公后述公以后的世系。并增添了(泉溪)《宋·泉溪董氏原谱序》没有出现的“谦公”三子的字。

B,一些与历史常识相悖的怪事,1),唐制规定,进宏文馆任职人员必须是其父亲为朝廷三品官员以上资格者,而董宥父亲董全素只是一名大理评事,级别只有八品,何以能入职弘文馆学士?2),益州刺史董逊,大宝元年(742)益州改蜀郡,自此益州名字已经不复存在。董逊出生时早已经没有益州名字了。何以任益州刺史?3),董旦,太尉赠司空。 隋唐 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既然是一样的赠送的三公,又是虚职,还赠什么?这么大的官史料上竟然无一字记载!4),董谦,观察御史......仰天长叹......观察御史系误写。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由于观察地位低于节度,故对中央较为顺从,唐后期财赋所出的东南八道多为观察使所领,但也有自观察升格为节度的。既然是地方长官二把手,有权为朝廷调兵遣将?既然你为国长叹,又为何不尽忠报国,却开小差。朱温朝廷难道不追查?不杀你九族......

【评注5:“观察御史”不同“御史台”。“观察御史”见诸于古籍,不是董孝忠所论证的“误写”。如《旧唐书·卷十三》:“己丑,易定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张孝忠,以擅出兵袭蔚州降检校司空,为左仆射。桂管观察御史中丞孙晟卒”。相当于五品官。此外,董谦作为“常驻地方(淮南)的中央官”,在唐末已经根本无法制约节度使了。《旧唐书·志第二十三·职官二》:“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参。”。《新唐书·志第三十九下·百官四下》:“判三案:节度使判宰相,观察使判节度使,团练使判观察使。……建中后,行营亦置节度使、防御使、都团练使。大率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皆兼所治州刺史。”右御史监察各地方官员,全国分十道,每道一个,称“观察使”。这本是中央的监察官,在各道巡查,后来变成常驻地方的中央官。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节度使权利极大,逐步演变为“藩镇”。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的减弱,军事权力实际控制在宦官手里。藩镇对朝廷不缴纳赋税、自给自足、保持军队的独立。朝廷迫不得已用以藩制藩的策略,调一个藩镇去打另一个藩镇。德宗朝还发生了泾原兵变,调去平叛的藩兵就是因为钱没有给足,自己造了反。各地藩镇连成利益共同体,而且对朝廷里主张削藩的大臣进行恐怖暗杀(武元衡被杀)协调策略共同对付朝廷。唐僖宗赐朱温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元年(901)朱全忠封为梁王。黄巢覆亡后,唐帝国已名存实亡,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镇海节度使钱镠、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等人势力最大。时常威胁唐廷。朱温灭唐以后,各个藩镇立即各自称帝。也就是五代十国。】

29位董全素的后裔,人人都是朝廷命宫,其中不乏最高级别者。如若一一核对,错误比比皆是贻笑大方。更为奇怪的是最大董族聚居地的流坑海口等地的董氏族谱上均没有董全素以下十一世的派衍名讳。【评注6:因孝忠宗亲以福建谱作为“乙谱”,生前没有发现流坑派松溪谱早于浙江信安谱,就有使用“十一世的派衍”。如在元朝期间,有元朝吴瓊(琼字)作《水松董氏族谱序》以“唐丞相晋之后二十三世孙玮”;在明朝嘉靖丁未(1547年)冬十月朔日二十二代孙流坑静轩开尧识《董氏世次考》“晋生溪,溪十三传至清然”、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1751)仲秋乡进士黄飞腾拜撰《松溪董氏族谱序》“河中晋陇西郡公后尤盛,公之后裔自河中徙之抚之临川。十四传至清然,清然九世至玮”。可以确定,作为流坑的新谱修谱者,董开尧在嘉靖年间就使用“十一世的派衍”,只是把“素生子二”改为“溪生子二”等】流坑从董合开始记谱,海口认定的是董申。更为蹊跷的是,海口竟然说董申为八都人来自睦州清溪(杭州淳安)。将董晋只是列为英贤名录,否认其为海口先祖。董槐序言中还有许多与历史相悖的事例不赘。【评注7:元末明初流坑借托董德元(10761163)名作《董氏历代源流考》未卜先知“缵李荐之晋丁滂之槐”,首次把“董申”拉郎配,并非泉溪派万历年三十八年修谱的“董发春”。此处,应当是董孝忠没有对《董氏历代源流考》考证之故。

C明万历38年(1610)庠生董发春对董槐序言的发挥。一是将董槐罗列的诸位董氏先人每一位多职称者的职称(职务职位)简化为一项。如董梓朔方节度使,取消了其“兵马元帅”职称;董经荆州都督,取消了其“鲁国公”封号;董纬黄门司空(唐朝已经将“黄门”改称“门下”),取消了其“魏国公”封号等等。二是增添了董晋的“胞弟董申与董三”。三是增添了董晋的籍贯河东虞乡万岁里。四是增添了后裔派衍世系名录。董发春对董槐序言的发挥,固化了董晋谱系的“错误言行”,而且错上加错的将董申一支本不应该属于董晋系的董申硬性“拉郎配”的写入一个家谱之中。【评注8:泉溪董发春在万历三十八年修谱,晚于流坑万历十年修谱。首先,流坑是否还使用“十一世的派衍”不能否定,毕竟明朝御史裕谨识《本源考》(见六修谱P155,松溪谱作《董氏源流考》)、二十一代孙御史裕谨识《董氏本源载万姓统谱》、《宗派志·明·董燧》属于清朝人所为;其次,流坑在嘉靖年间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在万历十年是否修改,无法考证;第三是董发春是把《董氏历代源流考》、《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加以整理。孝忠宗亲误把“董发春”拉郎配不符合事实;是否属于董发春简化并固化,还是参考流坑万历十年谱,尚难以确定,但必定增加固化的效果。

D,对年代之析疑匡谬,按董槐谱系,从董晋到董谦共十二世,360年(或300年)。董晋生卒年代为723 -- 79976岁。723+360=1083年(或1023年)。1083年是北宋元丰六年,是宋朝第六个皇帝神宗赵顼当政时代(或宋朝第四个皇帝仁宗赵祯当政时代)。而董槐给出的十二世董让是“见唐国事日非不受官爵,隐居抚州扩源,迁霍源”。“唐国事日非”说明唐朝当时还没有灭亡,而是“日非”而已。董谦的注明则是“幼曰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处不法,谦仰天叹曰......遂弃官,潜至流坑迁居焉,而生子三......明确说明是朱温篡唐时期。史载:(朱)开平元年(907),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后人称其为梁太祖,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评注9:我基本赞同此论证观点。只是孝忠宗亲没有区分甲谱与乙谱的区别。甲谱涉及董让的仅仅一句“让见唐国事日非,隐居抚州扩原。”,三谱皆没有“迁霍源”缀词。907年“梁移唐祚”时,南吴杨行密已去世,杨渥不理朝政,任命的一些亲信经常欺压杨行密的旧部。徐温在杨吴只手遮天,弑君杀臣,清除异己,封王拜相,独掌杨吴权柄。因此,董谦在此时期逃命至流坑是合理的。907年,徐温联合左衙指挥使张颢发动政变。】

如若从董晋723年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计算,共189年,只有六代人,董槐序言中给出的是十二代人,那么,另外六代人如何解释?

【评注10:(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十一》:“以考正其同异大抵,文字残阙,其言又不纯雅,然取其所同多者并列其世次为谱图”这些情形属于史料匮乏,难以考证”,修谱,有历史的局限性。(元)托克托《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咸平三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受诏与赵安易同修属籍。唐末丧乱,籍谱罕存,无所取则,周翰创意为之,颇有伦贯。”。北宋时周翰则属于“创意为之”,南宋董槐右丞相也是首修族谱,同样遇到籍谱罕存的情形。但董槐的“创意为之”;而假借董槐名字作序,则属于伪造。需要注意两者区别。】

四,董槐书写的家谱序言源于何时?从史料上获悉,董槐是一位以工作为天职的“工作狂”。一生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理宗宝祐四年受奸臣丁大全迫害罢去丞相职位后,仍然坚持上班工作。逝世前一年又被授予安抚使,并赋予吉公和许国公爵位。根据时间进程分析,逝世前几年董槐不可能书写家谱序言(吾族……分适四方,一时莫能遍访。且工程浩大,约费多金,恐难遂子之愿也)。唯一可信的是罢相后两年内具有书写家谱序言的客观条件。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断定,乙谱序言落款署名“皇宋赐进士第,累官右丞相兼签书枢密院事,封许国公,文忠公八世孙:槐谨譔”。并非出自董槐之笔,而是后人别有用意嫁董槐原谱原名重规袭矩之作。

【评注11:赞同孝忠此一论证。既然是乙谱,就不是泉溪派的甲谱即《宋.泉溪董氏原谱序》,间接认可了《宋·泉溪董氏原谱序》出于董槐之笔。然有的人引用孝忠宗亲此文,断章取义,作为泉溪派的甲谱是后人假托董槐之名,显然违反孝忠原文本意,变成有意颠倒是非。也就是孝忠宗亲在弥留之际,把这一“冤案”作个了断,可见,孝忠宗亲的执着,可敬可佩。】

   五,乙谱是出自何人之手》从乙谱删去“述子二以下四代人”分析,那就是远与遂的后人所为。问题是他们为何不列出其四代世系?而将甲谱四代人全部删去。

【评注12:孝忠宗亲论证使用的乙谱,误认为是谦公生子三中述以外的两子的后人所为,是缺乏盐城谱与流坑派松溪谱所认识的偏差。乙谱是福建转抄浙江信安即衢州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而《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参照了嘉靖以前流坑的《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尽管乙谱增加“谊公”的部分,但孝忠宗亲因为没有看到《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若修改者,必增加自己的部分,然“遂”、“述”没有,盐城的“遂”后裔,基本与泉溪的《宋.泉溪董氏原谱序》一致。增加一大段的是《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让公世系”。

   六,否定了乙谱的真实性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甲谱存在的问题。甲谱说董谦弃官潜至乐安流坑隐居焉。他生了三个儿子董述生两个儿子叫董炎和董熹。甲谱说董熹是他们的肇迁祖。其实迁徙到泉溪的只是董熹和他的大儿子董珪。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看清楚,董谦在唐末梁初来到流坑。他在流坑生了儿子和孙子。儿子董熹当官于后唐时期,复又带领他的他儿子董珪去了泉溪。而正是在董熹迁徙去了泉溪之时,董合(五代时期)迁徙来到流坑。此时董谦恐已逝世多年。留在流坑的璋、珮、琨、瑗很可能前后离开流坑迁徙到周边地域(有家谱如是记载)。看明白了吧。流坑是由两支董氏族人相继而居。董谦是董槐家谱写的董晋后裔(先居而后迁徙他出);而董合则是董清然一支后裔(后居而传承)。董晋来自河中;董清然来自淳安。两支不同族裔的渊源混淆了世世代代族人的思维,陷入了无止境的猜测、质疑、争论。其实早于董槐的董煟,《在德兴海口重修董氏族谱序》中说得非常明白。董晋只是董族唐代英贤,与德兴海口董氏无任何世系渊源。至于董晋与董清然各自世系中的种种矛盾与荒唐记载,则是应当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评注13:孝忠的分析到位。董谦不是到流坑才结婚生子,是在董谦“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生子,长子远公在江淮生子焘后,留焘公在江淮,谦公带三子避难江西。后再迁徙。因此,从使用董槐谱世系,到清朝丢弃董槐谱世系后,反而把后唐天成年间(926-929)为武宁令的董熹字德昭作为南宋的德昭,是不看时间与事件,胡乱收族行为。孝忠宗亲该文明确流坑有“两支董氏族人相继而居

                                           2023819

附注1:《宋·泉溪董氏原谱序》

、 

 
 

 附注2、流坑派《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叙》

 
 
 
 
 
 
 
 
 
 
 

附注3:浙江信安《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附注4:福建沙堤《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附注5

唐代董晋世系渊源探究--- 《华夏董氏通谱》启示录之八

            撰文:董孝忠(2015212彭城翟山)

  一,董晋世系概况如下:文献记载董晋的世系是:  - 全道,溪,全素,澥 - 居中,从直,居敬,董正惠早卒。此五人皆为董溪子。全道全素董澥均无儿子记载(维基百科)。《华夏董氏通谱》:《虞乡游临川扩源董氏源流考序》(宋)董槐写的序言中开宗明义的指出“董氏之世系出自唐德宗时......讳晋,字混成之后裔也......”并列出了董全素以下世系。素(大理评事) -- 完(谏议大夫);宥(宏文馆学士)-- 达(卢龙节度使);逊(益州刺史);逵(中书门下舍人)。逊-- 戬(左仆射)-- 凌(司空),淮(安东郡尉),涣(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溥(御史大夫),淏(荆州刺史)。淮--经(荆州都督封鲁国公),纬(黄门监司空加封魏国公),丝(中书检校同平章事),纶(不士)。经--廷杰(平原太守),廷秀(兵部尚书掌枢密院事。秀--椿(御史大夫兼国子祭酒),梓(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椿--旭(太仆射),旦(太尉赠司空),晃(观军容宣尉处置使)。晃--羽(节度使兼盐铁使),翦(户部侍郎),翼(中书门下舍人),翚(建州刺史),羿(苏州刺史)。翦--谊(居霍源)。翚--让(居扩源),谦,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处不发(法),谦仰天叹曰......遂弃官,潜至流坑迁居......而生子,,字承宗,,字承祖,,字承嗣.至流坑而居......

  二,董晋世系中的后裔哪里去了?根据上述世系,从三世董全素儿子算起到十二世董谦,人员共29人(具有后裔传承者不到二分之一);各种任职职位(职称职务)多于29项。问题是这些人与职位如同莽眇之鸟踪影不知所在。1),先说说唐朝的国公。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唐朝历史上共有122人封为国公,其中没有鲁国公董经与魏国公董纬的名字,也没有董姓任何名字。2),兵马元帅一般授予王公同姓,是临时职位,安史之乱后授予异姓,但是史料上找不到董梓的名字。再说,如若按董晋世系派衍计算,董梓应该生于960年后。此时赵匡胤已经当上皇帝多时,兵马大元帅领兵打谁去?3),卢龙节度使董达,查718--913年卢龙节度使任职名单中无董达的名字;朔方节度使董梓,查唐朝朔方节度使共70名单,五代时期14名单中均无董梓的名字。4),刺史太守御史等官员等毫无例外,无一人能找到相关史料记载(名单从略)。董槐序言中所罗列的董晋后裔都哪里去了?史料文献上既没有人名也找不到罗列出的职位,让人莫名其妙!如坠五里雾中!

  三,一些与历史常识相悖的怪事,1),唐制规定,进宏文馆任职人员必须是其父亲为朝廷三品官员以上资格者,而董宥父亲董全素只是一名大理评事,级别只有八品,何以能入职弘文馆学士?2),益州刺史董逊,大宝元年(742)益州改蜀郡,自此益州名字已经不复存在。董逊出生时早已经没有益州名字了。何以任益州刺史?3),董旦,太尉赠司空。 隋唐 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已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既然是一样的赠送的三公,又是虚职,还赠什么?这么大的官史料上竟然无一字记载!4),董谦,观察御史......仰天长叹......观察御史系误写。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由于观察地位低于节度,故对中央较为顺从,唐后期财赋所出的东南八道多为观察使所领,但也有自观察升格为节度的。既然是地方长官二把手,有权为朝廷调兵遣将?既然你为国长叹,又为何不尽忠报国,却开小差。朱温朝廷难道不追查?不杀你九族......

  29位董全素的后裔,人人都是朝廷命宫,其中不乏最高级别者。如若一一核对,错误比比皆是贻笑大方。更为奇怪的是最大董族聚居地的流坑海口等地的董氏族谱上均没有董全素以下十一世的派衍名讳。流坑从董合开始记谱,海口认定的是董申。更为蹊跷的是,海口竟然说董申为八都人来自睦州清溪(杭州淳安)。将董晋只是列为英贤名录,否认其为海口先祖。董槐序言中还有许多与历史相悖的事例不赘。

四,明万历38年(1610)庠生董发春对董槐序言的发挥。一是将董槐罗列的诸位董氏先人每一位多职称者的职称(职务职位)简化为一项。如董梓朔方节度使,取消了其“兵马元帅”职称;董经荆州都督,取消了其“鲁国公”封号;董纬黄门司空(唐朝已经将“黄门”改称“门下”),取消了其“魏国公”封号等等。二是增添了董晋的“胞弟董申与董三”。三是增添了董晋的籍贯河东虞乡万岁里。四是增添了后裔派衍世系名录。董发春对董槐序言的发挥,固化了董晋谱系的“错误言行”,而且错上加错的将董申一支本不应该属于董晋系的董申硬性“拉郎配”的写入一个家谱之中。

  ,对年代之析疑匡谬,按董槐谱系,从董晋到董谦共十二世,360年(或300年)。董晋生卒年代为723 -- 79976岁。723+360=1083年(或1023年)。1083年是北宋元丰六年,是宋朝第六个皇帝神宗赵顼当政时代(或宋朝第四个皇帝仁宗赵祯当政时代)。而董槐给出的十二世董让是“见唐国事日非不受官爵,隐居抚州扩源,迁霍源”。“唐国事日非”说明唐朝当时还没有灭亡,而是“日非”而已。董谦的注明则是“幼曰谦,为观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征兵讨乱,诸镇强横,各处不法,谦仰天叹曰......遂弃官,潜至流坑迁居焉,而生子三......明确说明是朱温篡唐时期。史载:(朱)开平元年(907),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后人称其为梁太祖,自此唐朝结束289年的统治,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如若从董晋723年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计算,共189年,只有六代人,董槐序言中给出的是十二代人,那么,另外六代人如何解释?

  六,完,宥之惑,按董槐给出的董晋世系图,董全素有二子,长子完次子宥。完与宥又是一个单词“完宥(宽宥)。其意用于家谱世系,深远莫测,似乎有黄老与佛释的影子。本来全素的兄长子孙沿袭儒学宗仰,将子孙的名字定为”居中“”居敬“等。而全素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将儿子起名为完宥(完了请宽恕赦免)。有何罪孽?董槐给出的董晋世系又如云雾缭绕莫衷一是,疑点太多,难以解释,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四山辅星最吉水法》
如何看你最适合的取财方式?(初阶紫微斗数干货)
农村实用书籍《茅山阴X》2本一套,手抄本,看着还行
民间道术类书籍《鲁班造福经全书》
古代纵横家王诩之谋略专集【72-14】
欣赏-唐-李翰---【蒙求--66】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