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志园地】 古老连山话演变

连山于南朝萧梁王朝初年置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活跃过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居民。

1982年夏,本书编者罗耀辉曾会同该县博物馆馆长周昭文先生开展野外调查,顶着盛暑骄阳踏勘累日,有幸首次打开尘封久远的连山“地书”,破译了先秦时期该地古居民的生活片断。

这些原始古民点散布在今县城吉田河南岸一带山麓的向阳台地上,计有新古背、覆岭、高楼背,阳禾山、龟背山、平头岭等多处遗址。暴露在地表的石器、陶片表明,从新石器晚期至秦汉之交的数千年间,吉田一带就有原始居民繁衍生息,且绵延不断。其间,属战国时期的古文化尤为发达,石器、陶器在质地、品种、形制诸方面以及陶器的纹饰变化,均与粤北各地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相类似,说明先秦时期居住在连山境的古居民为古越族人。嗣后,该县进一步扩大对古文化遗址的调查范围,发现县城周边多个乡镇都有新石器遗址,并收集到了一大批较为完整的实物资料。其中石镞、石饼、砺石的数量特多,说明在先秦时期连山古民的生存斗争中,狩猎活动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秦始皇进军岭南之举,改变了连山境内古居民的组成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吉田、永和等地发现的矛、斧、鼎等青铜制品表明,秦汉之际,连山可能是中央王朝在岭南地区辟设的一处军事驻防要塞。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由于战乱连绵,社会动荡不安,大批中原人被迫南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而掀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高潮。其中有一部分中原人逾岭入粤,连阳地区则成了收留南迁移民的前沿地带。此时期,大批汉人涌入连山,与时称俚人的原土著越人杂居生活,促进了汉俚两族人民的融合,俚人逐渐被汉人同化,至隋唐时期,俚人的名称已从史籍记载中消失,汉俚完全融合,共同组成岭南汉人族群,成为县境的主体居民。与之相对应的少数民族居民则是隋唐时期由湖南境内移居过来的莫徭人。

这里有个问题令许多连山人困惑不解:既然唐以来连山的主体居民都是汉人,为什么现居汉族姓氏的居住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南宋淳熙七年(1180)的虞姓,前此几百年的姓氏居民哪去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人文问题。就清远市域而言,除连州市外,其他各县域的现居姓氏,无一支可以追溯到南宋以前的。什么原因呢?难道市域大多数县境,汉唐时期生活的姓氏族支,他们的后裔都死光了吗?当然不可能。编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古居姓氏不见在多数县域延居至今的现象,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与外迁他地有关。

姓氏的消长与姓氏的流动密切关联,古代的居民常因各种原因迁来徙去,流动性很大。

二是与巨大的灾祸有关。

譬如战乱、水旱虫灾、突发性瘟疫等,尤其是瘟疫,对古人的生存威胁甚大。

三是与攀附有关。

汉唐时期,一般平民百姓未修谱牒,至宋代,民间修谱之风渐兴,明清时期尤盛。一些居住历史悠久的姓氏族支,或因弄不清本族支的来龙去脉,或因人单势薄,往往以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为由,将本族支归附到后来的势力强盛的同姓氏族支中去,经谱牒改写,他们原先的居住历史便被抹去了。这不是推测,在当代亦有此类事情发生。曾担任《连阳王氏族谱》主编的王业来曾对编者说起,他们在修王氏族谱时,在连州碰到一支王氏居民,他们自己弄不清楚本族是从哪儿迁来,也不知道何时迁来,要求把他们编入从连平来的王氏族支中,把他们载录入族谱(连平王氏徙居连阳不超过10代,是迁居时间最晚的族支。编者注)。这种情况,在古代的谱牒编修中可能更多。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前两个因素虽然可以造成姓氏人口大减,但总不至于整个消失。

四是与改姓有关。

如因入赘、避祸等原因,不得不改;因求吉、图利、辟邪等原因而主动改姓等。改姓之后,往往抹去了原本姓氏的居住历史。这也成了某些姓氏虽有后裔延居却无族居历史的一个原因。不仅改姓,还有改变族称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为求生存和发展,本为汉族而转化为少数民族,或本为少数民族而转化为汉族,这在中国姓氏变迁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现象。而改变族称,自然会影响到对其居住历史的记载。

下面继续谈连山的姓氏发展历史。随着历史的演进,明以后的连山居民结构又发生了重大变化,除陆续有汉族姓氏迁入外,突出的变化是有大批壮族姓氏入境和部分瑶族姓氏徙入,使古老的连山变成壮、瑶、汉共处的县域。

据查,最早迁居连山的一支壮族是现居福堂、永丰的陆姓,来自广西富川,入迁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即明洪武元年),开基祖叫陆忠贵。

其次是韦、莫、贤、梁、覃、文等壮姓,入迁于明代。其中,韦姓的3个族支于明洪武年间分别从广西的庆元、南丹、贺县等地迁来;莫姓的3个族支于永乐、正德、万历年间陆续从广东封开迁来;贤姓于天顺年间从广西崇化(今平乐)迁来;梁姓于成化年间从广西藤县迁来;覃姓于万历年间从广西贺县迁来;文姓于崇祯年间从怀集迁来。

再次是谢、黄两姓,均于清乾隆年间从本省嘉应州迁来,由客家姓氏转化为壮族姓氏。

连山壮族共有30多个姓氏。其中,人口过6000的有韦、莫2姓;人口过4000的有梁姓;再次是覃姓,有3800余众。据2000年统计,全县壮族人口达4.41万人,占总人口的44.56%。

连山瑶族主要是过山瑶,有唐、赵、冯、李、盘、邓、黄、周、庞、房、蓝等姓,多于明清时期分别从广西贺县和湖南江华、蓝山等地迁来。当中人数最多的是唐姓,达6000余众。据2000年统计,全县瑶族共有1.42万人,占总人口的14.35%。

根据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设置条例,连山于1962年正式成立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成为广东唯一一个以壮族、瑶族称谓命名的自治县。这个命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爱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家谱文化
中华姓氏排名第八十七位——毛氏
中华姓氏之--秦
陕西党姓溯源
陶渊明,曾经被改称陶深明,这是为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