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侗家腌鱼
侗家腌鱼
  侗家,也就是侗族,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居住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的交界处。而腌鱼则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菜肴,至今已有二百数十年历史。《贵州通志风俗》记载:侗族人民“每年夏历十一月寅日为岁首,必备酒脯,糍鱼祀祖,击铜鼓,吹芦笙竟日。”腌鱼可长期贮存,风味独特。  

简介


  腌鱼,是侗家人在在举行隆重的婚丧嫁娶或招待尊贵客人时开窖启封进行饮食的,但一般情况下,侗家人多食用腌肉。腌鱼和腌肉甜、酸、辣三味俱全,并且色、鲜、嫩、香具备,不仅可以热食,还可以凉食,并且吃起来都非常美味可口。

  腌鱼的存放工具是用木制腌桶。因为过去没有“电冰箱”,就用腌桶来代替冰箱,腌桶的制作非常讲究,做工非常精细,腌桶的主材料是杉木,最好用外层腐朽后剩余的杉树芯或老杉树的枝条。腌鱼的制作时节多在寒露至霜降这段时间。纯香肉脆、味酸回甜的侗家腌鱼,是侗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贵州省把侗家腌鱼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博得各方宾客的赞扬。

  侗族人制作腌鱼从明代便开始流传,相传侗族人的祖先原以狩猎为主,但要讲运气,猎物时有时无,时多时少,有时多了吃不完,少了要挨饿。于是有一位极富有智慧的先民想了一个办法,将吃不完的猎物切成小块,与吃不完的米饭和辣椒装入木桶,用树叶等物盖上,再用石块紧压,便又狩猎撵山去了。有时约十来天、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时间返回,将存放在木桶的食物取出,那兽肉不但不腐不臭,吃起来味道还鲜美可口。从此,大家效仿,并不断改进腌制方法,世代相传,沿袭至今。于是,制作腌鱼也就成为侗族人的绝活,腌鱼也就成为侗民招待亲朋好友的美食品。  

制作特色


  腌鱼是用鲜鱼腌制而成,成菜鱼肉鲜嫩,香味浓郁,鲜香入味。

  腌鱼的制作方法,先是鱼捉来后用清水养1—2两天,让鱼吐尽腹中杂物。腌器多为上下等径、四周密箍篾圈的木桶。腌前先制作腌糟:将凉糯饭拌以盐、酒曲、辣面、生姜末、五香粉等,洒酒使之略粘;然后将鱼破腹,取去内脏,浸盐一天,米酒浸两三夜,将鱼取出,盐水留下备用。用拌有辣椒粉、生姜丝、桂皮甜酒糟及盐等佐料的糯米饭灌入鱼肚,外面也均匀抹拌,放入木桶或坛子,桶坛底层先垫糯糟,而后鱼糟层层相叠至距桶口尺许,以糯糟覆盖,腌完即用姜杆或楠竹笋壳叶、棕巴掌、棕片等盖于其上,称之鱼被。鱼被上面盖上三块圆形盖板,上压一块圆石头,或鹅卵石。个把月后,桶盖下陷,桶内有香气溢出,即可启食。其香甜酸辣,诸味具备。腌时愈长,酸味不增,香气却更浓,以油煎之,香味满屋。食之,不但极具口感,且有开胃治泻之功效。有的人家保存上几十年,视为珍馐,不遇至亲尊客,不轻易启桶取食。  

产地介绍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而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1%,在这里的侗族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腌制和储藏腌鱼的习惯。侗家腌鱼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独特,堪称一绝。早在清代,侗族人民就开始在自家田间零星养鱼,由于产量较低,就制作成腌鱼储藏食用,因此侗族人形成了用鲤鱼制作腌鱼的习惯。

  侗族人民制作腌鱼的方法独树一帜。首先,将鲤鱼洗净剖好,但不去鳞,并抹以食盐;然后把蒸熟的糯米饭放凉,和以辣椒面、花椒和食盐,也可用糯米酿成的甜酒搀和酿制,这样做成的腌鱼会带有甜味。准备好这些原料,就一层鱼、一层糯米饭,放置于木桶内,再压上石块,并用油纸将桶口盖好密封即可。腌鱼存放一两个月就可以食用,但其能够存放的时间却很长,甚至存放数年不变质。

  别具风味的侗家腌鱼,吃法也有多种多样,可以生吃,亦可烘烤油炸,不同吃法就有不同感受。由于贵州侗寨多分布在高山深谷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侗家腌鱼的美味曾是“养在深闺人未尝”。在城镇酒店和餐厅都能品尝到味道纯正的侗家腌鱼,还有制作成真空包装的特色食品,产品远销海内外。

  腌鱼代表着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品性,同时也是家境富裕的一种象征。在侗寨,如果谁家做腌鱼连鲤鱼都没有,就会被视为不勤劳而受到嘲笑。过去由于产量少,不到逢年过节、贵客登门或置办酒席,腌鱼不是轻易品尝得到的。如今,生态渔业工程的推广,使黔东南州稻、鱼产量都大为提高,侗族人民做腌鱼有了更丰富的资源。据黔东南州农牧局人员介绍,全州稻鱼工程已发展到106万亩,亩产鱼达100公斤以上。  

侗族饮食文化


  侗族饮食文化十分丰富,特色食品有腌鱼、腌肉、酸菜、烧鱼、牛瘪、油茶、白蘸肉、侗果等。

  侗家人喜食酸性菜肴,酸味食品以酸汤鱼、腌肉、腌鱼为代表,早在明朝就有侗族吃酸的记载,主要是腌鱼、腌肉的文字记载,腌有一个好处,鱼肉不腐不臭,而且味道鲜美可口。

  侗族人的日常蔬菜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罗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
  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历史上有“南人以老鱼为鮓,有十年不坏者”的记载。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制作虾酱时,先将生虾与辣椒面拌合,捣碎,再加粥、豆粉、牛姜末、桂皮和盐,搅匀入坛,发酵后即可食用。食用时再以油煎炒,其味鲜酸酥辣,最能开胃佐饭。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
  腌鱼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其时草鱼入冬寒后,处于半休眠状,不再吃食,腹内粪便较少,肌厚肉紧,最适合腌制酸鱼。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特别是在每年放塘时,鱼虾较多,常用草鱼做鱼羹(侗语更坝)。制作鱼羹时,去鱼内脏,用茶油煎炒,然后对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加糯米粉,熬成粥状时,加盐,即可食用。置办酒宴时,以鲜炒鲤鱼、鲫鱼为贵。
  侗族地区还有以稻田养鱼之习,每年栽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由,秋收季节稻谷金黄,鱼苗已长成大鱼,届时一面收稻,一面捕;并当即在田边烧起篝火,将捉到的鱼部洗去鳞,用树枝或竹棍穿起,放在炭火上炙烤,直到色黄飘香,用手撕着鱼片,蘸盐和辣椒食用,不仅鲜香可口,而且别具情趣。

  侗家人的饮食离不开酸味,有“三无不吃酸,走路打捞穿”的说法,酸汤鱼不仅肉鲜嫩可口,而且汤酸美味浓,吃了使人心爽气宁,食欲增加,百食不厌,常吃能健脾开胃,帮助消化,制作十分讲究,首先是鲜,原料要新鲜、味道才鲜;二是酸汤是侗家特制的酸汤水;三是反复煮熬,有“鱼煮千滚,吃得安稳”之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黔东南特产----侗家腌鱼
贵州三大腌制食品
三江酸食:舌尖上的侗家味道
腌鱼腌肉,这些贵州榕江的特色美食,你吃过吗?
侗族有一种“嫁妆鱼”,从出生开始腌制,结婚前才拿来吃,你吃过吗
侗乡鱼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