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淮汇流古渡口———大中桥往谈
秦淮汇流古渡口
———大中桥往谈

  大中桥往谈
    大中桥是南京一座古老的桥,位于建康路东端,此桥始建于唐代,称白下桥,因当时金陵改称白下县而得名,元时称长春桥(一说上春桥),到了明代方称大中桥,沿称至今。
  据明代正德年间陈沂的《金陵古今图考》及《首都志·唐昇州图》称,在州城东的青溪上,有著名的白下亭和白下桥,附近即是州东门———白下门。白下亭为当时送别之地,李白游金陵诗中有“与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之句。以后,杨吴(后为南唐)筑城,就青溪掘濠,白下桥跨濠而处于东门之外。宋代王安石罢相后居金陵半山园,从东门入城,必经白下桥和白下亭,当他接苏东坡来金陵游罢钟山后,就在白下桥与苏东坡分手的。宋末,文天祥被俘押解赴北京路过建康(南京)时,就住在白下桥附近的驿站内。到了元代,白下桥则改称长春桥,缘由是“以白下之名,不宜举子”。(元《至正金陵新志》)明初,长春桥复改名大中桥。据明代《万历上元县志》介绍:“青溪此处旧有大桥(或谓今淮清桥———笔者)和中桥(或谓今四象桥———笔者),故撮名大中桥。”由于杨吴建城,明初又扩建,以致清溪九曲仅存内桥以东入秦淮河一段。大中桥亦属城内。1980年,大中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1993年拓宽大光路的同时,又加宽了桥面。
    一则广为传诵的故事
    提起大中桥,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南明抗清名臣黄道周。黄是福建漳浦县人,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38岁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当时魏忠贤结党营私,对主张改良政治的东林党人横加陷害,黄道周激烈抗争,被迫弃官回乡。崇祯帝即位后,魏党覆灭,黄道周被召回京,但由于多疑自负的崇祯处死了抗清名将袁崇焕,黄一再挺身进谏,结果招致充军广西。崇祯十五年(1642),当他再次被召回京时,已是年近花甲。旋托病辞官回乡讲学,四方弟子仰慕其道德文章,纷纷前来求学。明亡后,黄道周被南京弘光帝授予礼部尚书,但却未操纳其复国之策。1645年,黄道周任福建隆武政权英武殿大学士,兼吏、兵两部尚书,由于朝中实力派人物郑芝龙蓄意降清,不久清军进攻浙江、江西,兵逼福建,在这生死关头,黄道周挺身而出,率福建和江浙的门生及义民九千人增援安徽,途中大雾,行军至江西婺源时,突遇大队清军,终因孤军无援,寡不敌众而战败被俘。后解往南京,在狱中赋诗明志: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覆覆少生机。老臣拼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据说他最后殉节于大中桥畔(有说东华门)。世人为纪念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曾一度改称大中桥为“大忠桥”,这座桥从此声名大振,后人过此者,无不凭栏缅怀这位忠贞不屈的前贤。
    青溪小姑祠
    大中桥秦淮河畔,原来是古青溪终点,并且是于秦淮汇流的渡口。自古两岸河房水榭风光秀丽,是有名的九曲坊所在。旧时南岸曾建有一古祠———青溪小姑祠。
  关于青溪小姑祠,长久以来流传着一段风流佳话:汉末,秣陵(南京)尉蒋子文的三妹,遇难投青溪,被世人树为青溪女神,又称青溪小姑,民间特建青溪小姑祠,祀以纪念。六朝乐府的神弦歌中,即谱写了青溪小姑一曲,流传着祀小姑的祭歌: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将小姑塑为一妙龄女郎,后人在唱词中,曾有小姑与赵郎和弹奏,留宿赵家,互赠金银碗的故事。南朝宋元嘉年间,会稽(绍兴)人赵文韶在建业(南京)作东宫扶侍,有次秋夜突然思念故土,则禁不住唱了一首“其声甚哀怨”的思乡曲,不料引来一位妙龄女郎,女郎请赵文韶再唱一曲,并为之弹奏箜篌。二人情意绵绵,即留宿赵处,分手时,女郎“以金簪赠文韶,韶亦赠以银碗及琉璃匕。”次日赵文韶偶然路过青溪庙,突然发现昨夜女子与塑像一模一样,其所赠的银碗还在神座上,方知所遇即青溪小姑也。
  隋平陈后,张丽华与孔嫔妃被斩于大中桥畔,南宋时曾将张、孔二妃祀入小姑祠内。至解放前,祠内却改祀了一男子塑像,奉为优伶之祖,而祠额仍曰青溪小姑祠,后毁。
    南京最早的戏园———
    昇平戏茶园
    旧时,南京的所谓“戏茶园”,即顾客入座后,既可品茶,又能听戏的茶馆。
  南京最早的戏茶园是清末建在大中桥畔的昇平戏茶园,昇平戏茶园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原为一名叫许啸岩的候补道官员开设。开始时是仅专售面点的茶馆。改成戏茶园后,常上演一些地方上的艺人弹唱小段,后来许啸岩见京剧风行,便大胆改革,邀请上海及京都名角来此献艺,如上海名老生筱荣祥、筱花龙、名丑阎福海、青衣沈桂云等,麒派创始人周信芳也曾来此演出过。北京的李燕奎、冯宝福、吴喜奎、王贵良等一班京剧界名流同样在此亮过相。当年的昇平戏茶园曾一度闻名遐迩。
    白下寺——
    大中桥小学
    古代大中桥还有座著名的白下寺。白下寺始建于宋初,一度曾改称普济禅寺,后又复称白下寺。到了明代,白下寺经扩建,规模宏大,南至大中桥,北至明御河半边桥,东至今体育里东端一带,西至杨吴城濠,占地有三四十亩。太平天国时期,寺遭毁,改建为南王府,同治年间仍恢复为白下寺。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市长刘纪文曾到该寺祭香,为纪念黄道周之忠烈,则立碑于寺内。抗战时,日机投弹将该寺天王殿炸毁。汪伪时在此设简易小学。日本投降后,白下寺旧址改为白下寺小学。解放后改为大中桥小学。


    《江南时报》 (2005年01月16日 第十五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淮清桥
杨吴城濠 本非青溪也不叫秦淮河
唐宋名诗中送别友人的白下驿究竟在哪儿?
淮清桥: 淮水东边旧时月,金陵渡口去来潮 16
一首歌让野渡口闻名天下,千百年来,桃叶渡成为青年男女幽会之所
画中桥,桥中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