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的这五句话,泄露了天道的秘密,建议你抄写100遍(深度好文)

今天是第221天日更

我日更,你关注,心即理,找到心

研读《道德经》,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道”,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先道后德,这是整部《道德经》的核心逻辑,有些人会故弄玄虚的地说应该是“《德道经》”,我看过很多人解说的版本,我个人更倾向于还是叫《道德经》。
那什么是“道”呢?
支撑万事万物运行的就是“道”。
有些人说,道是规则、是定律、是天地运行的法则和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等等,其实,我更倾向于说,“道”,就是支撑万事万物运行规则背后的东西。
就是说,万事万物为何会有规则的发展,运行,出生,生长,死亡,支撑这个规则背后的东西,就是“道”,因为“道”,万事万物才得以周而复始的运转。
因为“道”,宇宙才存在,天地才存在,世界才存在。
在5000余字的《道德经》中,关于“天之道”总共出现了五次,老子从不同的维度,向我们分别讲述了“天道”的总则、状态、作用、竞争、结局,以便我们能学以致用,落实到我们的具体生活中去。
如果你真的把这五句话参透了,悟通了,你的生活将无往而不利。
第一,你要知道天道的总则:
这个天道的总则,实际上就是你做人做事的总则,我们常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贪,私欲太重,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性使然,所以老子才会说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不断增加学识的同时,就是要减少贪欲,这样才是修道。
《道德经》第81章说:“天之道,利而不害。”
老子在最后一章,在最后的两句话才说出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自然法则,就是对万物利他,成就他,而不损害他。
所以,如果你说你是开悟之人,是得道之人,首先你要过了这一关,你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完全能做到“利而不害”,否则就是一个凡人,或者说是还在修道的路上呢,我也一样,还在悟道的过程中。
千万不要小看这句话。因为现实生活中99.99%的人都没有走出这七个字,否则你就是圣人了。
当然,带着这个总则去做人做事,你就有一个参考的标准了,有了一个做事的边界和底线,我们不可能让人人都成为圣人,但是我们心里都有一个做圣人的标准,这样的世界也是非常美好和值得向往的。
第二,你要保持天道的状态: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很不稳定,有些人甚至是非常不稳定,在家里和父母家人闹情绪,在公司和领导同事闹情绪,外出也看不惯他人的言行举止,好像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
《道德经》第77章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仰之,下者举之”。
就是说,自然的法则,难道不正像拉开弓玄一样吗?高了就压低它,低了就举高它。调整了正确的姿态,就能开弓射箭,否则是不会射中目标的。
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闹情绪,那就说明你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心里总是有自己的标准,所以凡事都看不顺眼。
为什么呢?因为你自己太小了,眼界小,格局小,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空只有那么大,所以就会与大的世界格格不入,就会有冲突。
文中的拉弓射箭可以是我们日常的做人做事,而“高者”“下者”就是我们的情绪化,就是自以为是,就是有贪欲,所以“中道”就可以了,拿平了,不贪不求,尽心尽力利他就好。
很简单,但是很难做到。
也不是说你我都要一下子能做到,而是带着这份知觉,一点点去做。今天下班早了就提前做一桌好吃的饭菜,不要总是计较家务活谁做;在公司,看到同事特别忙,就主动加班协助一下,不要总是计较那是谁应该做的,你的付出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你应该感谢同事给你这个机会;在大街上顺手帮一下外卖的小哥,帮一帮有需要帮助的老人,小孩,外国人等。
《了凡四训》中的了凡先生在开始决定改命的时候,他决定做3000件善事,开始以为要十年时间,结果一年就做完了。接着又发誓要做10000件善事,之后他在69岁的时候完成了天下第一善书《了凡四训》。
第三,你要遵守天道的作用:
《道德经》第77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意思就是说,自然的法则,就是减损多余的,用来补充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的,是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
我们要知道,天道是减少多余的,用来补充不足的,但是人道却是相反的,是剥夺不足的,用来供奉有余的,是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越没钱,标准的“马太效应”。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钱流向了不缺钱的人,苦流向了能吃苦的人》,这就是人道的吸引力定律。
莫言说过:“永远记住,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顺着人性做事,逆着人性做人。”所以,逆着人道才能成事。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来就不给子孙很多钱,而是让他们自己勤工俭学,自谋出路,当然他会提供商机。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懂得这个道理,他三次散尽财富从零做起,每次都能成为巨富,他是深谙天道之人,因为范蠡的老师是子然,而子然是老子唯一的弟子。
第四,你要懂得天道的竞争:
《道德经》第73章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意思就是说,自然界法则,就是用不争斗而善于获胜。应该说,这是争斗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而胜。兵法有一句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动兵去打就能胜,这也是最厉害的兵法。
为什么自然界的法则是不争而善胜呢?你看自然界的一年四季,冬天过去了就是春天,春天结束了就是夏天,然后就是秋天,接着又是冬天,这是自然规律,它不会因为人为的做法而改变。
因此,这句话主要是说我们要善于利用规律去成事,不要和规律做对,不要和因果做对,否则就是逆天道而为之。
鲁国与齐国相邻,鲁国的纺织业发达,能够生产出一种很细很白的布叫做“鲁缟”。鲁缟又轻又薄,非常畅销,因而是鲁国重要的外贸物质,也依靠这个鲁缟,鲁国获得了不少的财富。
管仲想要控制鲁国,就出高价甚至还给予销量大的人很多的奖励,一时间,鲁国人几乎全民织缟,农田都荒废了,因为织缟的收入远远高于农田。
正当鲁国的民众高兴赚着大钱的时候,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这时候,鲁国毫无准备。他们那堆积如山的鲁缟无法出口,什么收入也没有了。
更大的危机是,人们放弃了农业,没有人种粮食,鲁国开始出现了粮荒。人们天天要吃饭啊!在这紧急的情况下,鲁庄公只得向齐国购买粮食。此时管仲又抬高粮价。过去一年努力织鲁缟赚的钱,又全部送还齐国了。齐国一点也没损失,而鲁国只能向齐国求救,管仲这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凭借经济手段制服了鲁国。
第五,你要清楚天道的结局:
当你弄懂了天道的总则,知道如何竞争,知道如何用什么状态去维护天道了,你这个时候已经功成名就了,于是,老子有开始告诉你。
《道德经》第9章说:“功成身退,天之道。”
就是说,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你要开始低调了,该辞官就辞官,该退隐就退隐,要赶快躲起来了,千万不可出风头,有多远就去多远,这是符合自然法则的,是天道。
为什么呢?
因为人一旦有了一些成就,你自己本身很容易飘飘然,会目中无人,这个时候做决策也是比较激进的,这是惯性使然,所以势必会造成很多不利于己的局面。
另一方面,当你在高位时,也会容易引发更多的人关注,其中就不乏一些小人,他们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有可能人为地给你使绊子,让你出丑,这也是人性使然,树大招风。
老子还说过一句非常具有哲理性的话,叫“反者道之动”,就是说事物到了一定阶段后,是向反方向,返回的方向发展的。
这句话特别的重要,大家一定要牢记!
因此,当你位高权重的时候,当你富有的时候,当你春风得意的时候,请记住,事情到了一个顶点之后就要往返回的方向走了,所以,你赶快低调谦卑,夹着尾巴做人,这样就不至于很快走到另一个极端。
历史上的范蠡,张良,萧何,郭子仪等都懂得“功成身退,天之道”,但是秦丞相李斯,唐朝兵部尚书侯君集,还有雍正王朝的年羹尧就不懂的功成身退,所以最终丢了性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个字,了解中华思想
浅谈《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原创连载】道德经 深度解析《老子不读》之不观第四十七
《道德经》智慧 | 洞悉天道,找到人生方向
韩非子这样解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健康的根基:中华文化的道德观念(1):中华文化的道与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