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张昪的名字,后世多有写错。如《韩城市志》中写作“张昪”,《韩城文物志》中写作“张昇”。其他资料中有的为“张昪”,又有的为“张昇”,近年来,甚至有学者辟专题论证,认为应为“张昇”。

  那么,到底是“张昪”,还是“张昇”呢?笔者在下笔写此文之前,曾认真翻阅中华书局于1977年出版的《宋史》,里面的《人物传》则写作“张昪”,书后还专门辟有考证资料,现摘抄如下:张昪,原作“张昇”,他书也有作“张昇”,或说作“张昇”的。按,本书卷一二《仁宗纪》、卷二——《宰辅表》、《东都事略》卷七一本传都作“张昪”;和张昪同时的王珪、胡宿、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人之文集中,所载给张昪的制书都作“昪”;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三《张昪条》并注说,“昪”字“音更”,一本作“音便”,“昇”无此两音;本书卷二九一《李淑传》、卷三一二《韩琦传》等都作“昪”;今传影宋本《编年纲目》卷十五、元刊《宋史全文》卷九也都作“昪”;《长编》和《宋会要辑稿》则“昇”、“昪”互见,而以作“昪”为多。可见“昇”当以作“昪”为是。

  据此,笔者认为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位词人应为“张昪”,而非“张昇”。

  其实,对于张昪来说,真正让他名留青史的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他的诗词,而是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张昪,字杲卿,芝川(今陕西韩城)人。张昪生性耿直,具有文韬武略,是北宋史上著名的贤臣。张昪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高中进士,后历任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曾与宰相韩琦一道,力促宋仁宗立太子,是当时的大宋王朝的中流砥柱之一。张昪最后以太子太师致仕。在朝时,张昪历任宋真宗、宋仁宗两朝;隐退后,又经宋英宗、宋神宗两朝。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张昪去世,得高寿八十六,谥号康节。

  张昪留词不多,《全宋词》仅录其词二首,分别为《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和《满江红·无利无名》。可是,作品不在多,在精。仅从现存的两首张昪词看来,张昪确实风采斐然,在宋代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先看《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离亭燕,又作离亭宴,上下阕各为四仄韵。上阕起首两句只需为协韵,不必对偶,下阕起首两首则必须为对偶。该曲牌除张先《离亭燕·捧黄封诏卷》为七十七字外,其他各家之词均为七十二字。

  这里的江山风景如画,现在是秋天,到处明净清丽,秋高气爽。远处,蓝天白云与一江秋水,连成了一片,何处是尽头?雨后初晴,水光天色相互映照,波光粼粼,美丽极了。小岛上,蓼草和荻花掩映之处,藏着几间竹篱笆环绕的茅草房。

  在大江的尽头,可以看见那高高挂在客船上的帆布。烟雾缭绕的江岸上,还有低垂着的酒旗。那些六朝时期或兴盛或衰亡的故事,如今已成了渔民、樵夫们闲聊时的谈资。我站在这高高的楼上,望着愿望,徒增万分悲凉。还有那轮孤独的夕阳,也正默默无言地落到西山之外。

  这首词是张昪隐退后所作,据北宋范公偁《过庭录》所载,此时张昪寓居今江苏南京一带,故词中说的“一带江山”为南京当地风景。张昪一生历四朝,见证了整个大宋王朝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在此期间,张昪有过自己的努力,即便是退休了,仍然关心时局,可以说是无愧于朝廷,无愧于黎民百姓的。

  在这首词里,张昪一反当时的婉约词风,写得波澜壮阔,洋洋大观,词的意境豁然开朗,格调高昂。在这点上,张昪与范仲淹有着同样的努力和贡献。近代著名宋词学者薛砺若在其著作《宋词通论》中说,“此词于冷隽中寓悲凉之感。阕中如‘霁色冷光相射’,‘寒日无言西下’句,尤觉冷艳触人心目,而语意无穷。”是的,词中有很多冷色调的用词,写尽了秋天的一切可悲可伤之人、之景、之物,以冷写凉,更见其悲。

  再看看《满江红》: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

  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

  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

  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这首《满江红》不仅见于《全宋词》,在北宋中后期重要笔记小说,吴处厚撰的《青箱杂记》中也有记载。这两个版本对这首《满江红》记载一致,前三句均为“无名无利,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可是,按照词牌《满江红》的创作规制,第二句应为三字,如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所以,笔者以为,此间第二句应为“无荣辱”。

  不去计较名利,不去计较荣辱,这样方能超越所有,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夜晚来了,我独自坐在灯前,一个人唱歌,一个人喝酒,一个人吟诗,一个人大笑。刚好赶上第一场大雪铺满了群山,如今又还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洁白的大雪上,分外妖娆。就算能活到一百岁,又如何?还是顺其自然,该变老就变老吧!

  谁能保证自己能永远富贵?谁又能没完没了地去争那些功业?即便是赚得盆满钵满,即便是家徒四壁,你又如何知道到底谁富裕,到底谁贫穷?时光准瞬即逝,一切物质的东西在时间面前,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倒不如放下这些身外之物,与时间赛跑,该开心时就开心,该娱乐时就娱乐。等到明年春天来临之时,不妨带着酒壶,乘着春风,到郊外去,找一处芳草地,美美地躺下,享受着美好的春光,那该有多好啊!

  这首词给我们的是一个洒脱、豁达的世外高人形象。诗人看破世间的一切名利荣辱,只争朝夕地享受大自然和生活带给自己的开心和快乐。我想,张昪之所以得高寿,与其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大有关系。

  《宋史》评张昪“性质朴,不善择言”。司马光也一样,认为张昪“为人忠谨清直”。正因为性格上的耿直、公正无私,张昪在朝时也曾得罪过不少小人,因此,张昪也有过被罢官的经历。

  关于这首《满江红》的创作缘由,《宋人轶事汇编》里记载了这么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张昪笃信佛教,退休之后找了一座山,在山顶盖了一座庙堂,供自己禅修之用。一日,庙里突然来了一位老和尚,此人红光满面,声如洪钟,一看就是得道高僧。张昪与老和尚一起探讨佛法,相见恨晚,张昪非常高兴,待之以上客。

  晚上,老和尚掏出一包茶叶,说是自己云游浙江时,友人赠送的,现在拿出来与张大人一起品尝。于是,张昪马上吩咐下人烹茶。果然是好茶,张昪赞不绝口。张昪体恤下人,看着大伙忙了一天,便招呼他们也一起过来喝茶。

  可是,没过一会,下人们一个个都像吃了蒙汗药一样,倒在地上,呼呼大睡,怎么也叫不醒。此时,老和尚站了起来,说:“张大人啊,贫僧也想盖一座这样的寺庙,无奈囊中羞涩啊!见您这寺庙中所用各种法器,均为黄金打造。贫僧暂借一两件用用吧!”说完,便开始搬动庙中的黄金器物。张昪想阻止,却忽然感觉头重脚轻,一头栽在桌子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等张昪和下人们醒来时,那老和尚早已没有了踪影,寺庙中也少了许多值钱的物件。

  张昪郁闷了好一会,随之又哈哈大笑起来,吩咐下人们抬着他下山。下山途中,张昪张大人写下了这首《满江红》。

  于是,便有人据此嘲笑张昪,说他自诩“不善择言”,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为什么退休之后又花那么多黄金来打造寺庙中的法器?明显就是沽名钓誉嘛!最后,黄金打造的法器被一骗子给骗走了,张大人丢人真是丢大了啊!

  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是野史传说,不能当成正史来看。或许正是因为张昪“不善择言”,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小人们才杜撰出这出子虚乌有的故事,来抹黑张昪的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首难以见到的宋词佳作(图)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宋词欣赏 《五十六》 满江红 张元幹
古典诗词鉴赏: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赏析
满江红·一带一路红旗举(词林正韵)​作者:薛志鹏[满江红]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