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知识素养 如何让学生胃口大开
培养知识素养 如何让学生胃口大开
                                  ——————转自中国教育报



刘景忠,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



■刘景忠

成功的课堂教学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共同点: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的使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降低教学重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的心声表达出来。

职业学校有三大任务,一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二是为学生的谋职就业做准备,三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底子。这三大任务中,无论哪一条,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从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来看,综合素养也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专业和专业技能。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职业学校要完成的艰巨任务。然而,令职业学校感到困惑的是,职校学生明明需要加强知识素养,但不少学生却没有胃口,书读不进去、课听不下去、作业不愿意完成、课堂上不愿意动脑筋。职校教师和职校学生在课堂上的对峙状态,就这么一直存在着。实际上,职校教师和职校学生的这种对峙是一种无形的博弈:对教师来说,由于使命感的驱使,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不信你不学;对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就想看看老师,你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调动起我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如何破解培养学生知识素养与学生“没有胃口”这一难题,就成为职业学校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我的课(包括许多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碗营养丰富的鸡汤,但他们真正想要的或许是一杯在我看来营养价值甚少的可乐。鸡汤可以使他们强身健体,但是他们的胃口和味蕾对鸡汤似乎已经毫无感觉,可乐只会使他们更加营养不良,但是否有营养,全然不在他们考虑之列。我想从这个比方入手,来寻找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同样是鸡汤,为什么有的教师端到学生面前,学生喝得津津有味?通过观察与思考,我发现,受学生欢迎的课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帮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课,这类课程会让学生忙得团团转,但他们却兴高采烈、不知疲倦;二是有关就业、职场、创业一类的课程,内容是学生踏入社会后立即要面对的,学生感到实实在在、有针对性;三是一些文化基础类的课程,有些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从学生已知的基础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把营养丰富的鸡汤喝了下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践课、就业创业课都能受到学生欢迎。同样是这类课程,有的教师照本宣科,不结合学生需要,不联系学生实际,学生自然感到枯燥乏味,学不进去。

我明白了,此鸡汤非彼鸡汤也。上述这三种类型的课程,教师们无不对传统的鸡汤进行了适应职校学生“本土化”的改造。改造的方法也许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不影响鸡汤营养价值的前提下,对鸡汤的加工程序进行了改良,使之更加符合职校学生的胃口;第二种情况,将可乐和鸡汤杂糅在一起,就像小时候大人给孩子喂药那样,把糖和药掺和在一起,让孩子毫无怨言地把药喝下去;第三种情况,把可乐改良为开胃酒,让学生喝了以后胃口大开,主动期待着正餐的几道菜。

成功的课程总是相似的,不成功的课程各有各的原因。上述这三种成功的授课,都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共同点。首先,这些教师深谙教学的真谛,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使命,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其次,这些教师都能够注意降低教学的重心,将身体下移,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心声;再其次,他们不仅倾听学生的心声,还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的心声表达出来。于是,学生的需要他们了解了,学生的愿望他们清楚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找到了。一言以蔽之,他们找到了教学的起点,他们清楚地知道,在学生的起点区域,他们怎样做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才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会增强教学的有效度。

当然,教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绝非一日之功,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笔者坚持认为,在教师成长这个问题上,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任何一所普通中学,一位年轻教师如果没有多年的打磨和锤炼,是很难成为优秀教师的。青年教师要想成为骨干教师、把关教师,需要一个较长的成长期。而职业学校教师固然也需要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任教努力,但面对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功夫是在“课外”。对于职业学校青年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他们经过不长时间的努力,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此,职业学校教师除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外,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育人上,贴近学生,了解学生需求,倾听学生心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有了教学基本功的硬实力,再具备做学生良师益友的软实力,就可以做到举重若轻地驾驭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省中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中职生英语学习现状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201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机遇与困境并存「图」
企业文化在中职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与主动导入---轻工科技论文网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专题材料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