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益则寿,精竭则夭,治精之道,贵在填养
精益则寿,精竭则夭,  治精之道,贵在填养作者:清蕴

 

精益则寿,精竭则夭

由于精是气、神产生的基础,所以精是生命的核心。《唱道真言》曰:人能完其精而神自旺;完其精而气而气自舒。完者,完整之意,可以引申为保全,人体保全其精,则能顺应天地,身健神旺,气充寿永。“精力充沛”说的就是精充则身强体壮。人若要保持轻健有力,五脏安和,耳聪目明,尽享天年,精的充沛是必要条件。

病邪的侵入,也多因人自身精气不足,内伤杂病,更与精气衰败有关。《灵柩·本神》曰: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刚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而死矣。唐代孙思邈指出:“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而无明,齿焦而发落,身体重……耳聋,行步不正。”《道藏另种·养生延命录》曰: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皆是强调精伤与疾病与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伤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先天不足,紫为父母因素所致。古有“男子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之诫,以求精气充盈而先天之精无伤。二是饮食失节,导致脾胃受损,水谷精微无以滋养五脏之精,无以充奉先天之精,因而虚损之病迭起。三是劳倦过度,以伤形体,形伤而精伤也。四是五志过极,情志不遂,日久化火,火邪灼精。五是好色滥施,房劳过频,精泄无度,为害最烈。六是久病损精,病久及肾,损伤精气,有如灯油熬干,终以精绝而亡。

 

 

治精之道,贵在填养

中医学精、气、神的认识,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例如道家广成子的“毋劳尔形,毋摇尔精,乃可生长生。”陶弘景的“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道家认为,修性养精的主要手段就是入静,要做到静而无欲,不争不羡,只有这样,才能静身陈欲,达到弃养精气,安定神志,延年益寿的目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的原意当为五谷、五果、五菜、五畜。金代医家张子和认为,味即五味,“补之以味”就是食用谷物水果菜肉等以补养精气。又有许多医家将“补之以味”的味,解释为血肉有情之品。大多数医家及临床习惯是以厚味药物如地黄、麦冬、枸杞之类养精填精。如南宋名医许叔微主张以地黄、鹿茸等能精不足者。明代医家张景岳视人参、熟地黄为真精必用之品。清代叶天士认为填精必须投以血肉有情之品,方可同气,常用鹿茸、鹿角胶、龟板胶、阿胶、人乳、淡菜、鱼鳔、团鱼等式来填补精亏精损的病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人之教
人为什么会得病?
五志 (中医术语)
情志与疾病
医经原旨 卷五 疾病第十一情志
中医养生与身心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