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武牧羊》歌词赏析

 
 

                       英雄的赞歌,志士的呐喊

                          ——《苏武牧羊》歌词赏析

                   河南  邱相生  万艳丽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二十世纪初,中学教师蒋荫堂先生看到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惨状,满怀激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歌,呼吁中华儿女坚守民族气节,精诚团结,共赴国难。《苏武牧羊》一经传出,短短几年间就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曾经是“察绥抗日同盟军”早晚必唱的军歌。在日本鬼子入侵我华夏神州时,吉鸿昌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坚决反对内战,率部转战长城内外,重创侵华日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这支部队的前敌总指挥,他非常喜爱这首歌,大敌当前,他用苏武的气节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今天,我们仰望星空,缅怀先烈,聆听《苏武牧羊》的歌声,禁不住为之扼腕感泣,这黄钟大吕般的乐曲扣动着我们的心扉,拨动着我们心中的那根爱国思乡的琴弦,继而使人扪心自问,反复思量:我该怎样报效祖国。品味《苏武牧羊》的歌词,我们不难发现其优美感人之处。

一、间隔反复,音韵和谐

“苏武留胡节不辱”是歌词的主旨,作为首句统摄全篇。它是对苏武手持汉节十九年,啮雪吞毡、历尽艰苦的人生经历的高度浓缩,同时也是对苏武民族气节的崇高评价。人们吟唱它,自然会想起苏武牧羊的故事,敬仰之情顿生。第二段依然以此起首,间隔反复,突出了中心。这是《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上下段对应的句子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各段前后押韵,音节和谐,长短错落,朗朗上口。语言优美,雅俗共赏,便于吟唱,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选材严谨,立意高远

作为一首爱国歌曲,他没有选取岳飞那样的文韬武略、能征惯战的军事统帅,它选取了苏武,而苏武不曾领兵于阵前斩敌数万,也不曾开疆拓土弥望无边。他是一位在千难万苦中仍不放弃信仰和忠诚的汉家孤子,他是一位在酷寒之地坚守信仰、不折不挠的民族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慷慨就义易,忍辱负重难。苏武离汉时正当盛年,回汉时已须发皆白,垂垂老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歌词字里行间弥漫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作者选取这一题材,其实也是对当时社会的冲击。中国自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内忧外患不断,割青岛,失台湾,一时天昏地暗,真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可是,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只知道吃喝玩乐,醉生梦死。而那些玩枪杆子的军阀们只知道骨肉相残,割据一方,谁还管人民的死活?谁还管国家的兴亡?多少仁人志士在彷徨,在探索,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就在这样的时候出现这样一首歌,就像一股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我想这就是这首歌流传久远的原因吧!

三、简练凝重,具体感人

作者用“渴饮雪,饥吞毡”六个字即生动地表现出了苏武所受的十九年之苦。尤其是第二段中的“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作者用想象的手法向我们展示出具体可感且又合乎情理的生活场景。白发老娘十九年的望子之痛,年轻妻子十九年的空房思夫之苦,也都只能在梦中相见了。可在两地三人之间,是夫妻相见还是母子相见?这里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似乎相见后又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作者的高明就在这里,他先用细腻的笔法把读者带入一个缠绵的感情世界,不容你沉醉又立刻用粗犷的笔法把你拉了出来,摆在你面前的还是一个堂堂铁打的英雄人物。作者就是用这样的一张一弛、一远一近的方法,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淋漓尽致地抒发赤字之情,旨在以振聋发聩的呐喊唤醒沉睡已久的人们。

四、包孕过去,启迪未来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艺术的价值在于包孕过去,启迪未来。”“苏武牧羊”的故事代代传诵,历久弥新,它已成为民族气节的同义语,激励着炎黄儿女为民族的生存、发展而奋斗不息。《苏武牧羊》这首歌是对苏武精神的发扬光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歌曲传播得快,影响范围又广,所以在对国民进行文化熏陶和道德规范中往往独占先机。中华睡狮的觉醒,全世界都会为之震惊。提升民族素质、构建民族风骨离不开这样的歌曲。苏武的名字已化为永恒,和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它警示后人:永远忠诚于祖国,始终无愧于祖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筝曲《苏武思乡》赏析
汉朝一使节出使此国,被扣留近20年宁死不屈,民族气节震撼中原
李蔚:苏武牧羊——《曼殊画话118题》78(画)
苏武精神与我同行
苏武不过在贝加尔湖边牧羊几十年,为什么从古至今都受人称颂?
师生同题作文 苏武为什么不去死(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