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探寻海龙囤的前世今生(组图)


  上周六,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 39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海龙囤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申遗”成功(另两处为湖南永顺彭氏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咸丰唐崖覃氏土司城址)。昨日,记者和相关专家一起走进海龙囤,去探寻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

  历史中的海龙囤 平播战役背后的统治制度革新

  “明朝万历年间,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与川、渝地方发生矛盾,后来朝廷就在四川、湖南等八个省征集了 24 万军队开始攻打杨应龙。万历二十八年正月十五,兵部尚书李化龙在成都誓师,然后用24 万军队对播州进行合围,当年五月官兵就到达了海龙囤。海龙囤有飞龙关、飞虎关和“三十六步”等险要关隘,易守难攻,官兵就在铜柱关和铁柱关对面的炮坡上架起炮炮轰海龙囤。当时官兵的武器先进得很,有百子炮、虎蹲炮等火器,但是由于火器射程有限,再加上那种5公斤的铅弹不能爆炸,所以这种进攻没有实际作用,只能从心理上对杨应龙的部队进行打击,不过这种不分昼夜的轮番轰炸还是让杨云龙怕了。”在海龙囤展示中心的大厅里,遵义市历史研究会会员葛镇亚老人向记者讲诉着 400 多年前发生的“平播战役”。

  据遵义长征学会会长曾祥铣老人介绍,作为万历年间的三大战役,“平播战役”在历史上地位并不那么简单。紧接着他就向记者介绍了一遍中国古统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统治制度简单的说就是“土流并制”,秦汉是郡国并存,唐宋是羁縻州制,元明实行土司制度。土司相比土官来说可要进步得多,土司制度是元朝的一个重大发明,它通过对文化的推广加强了国家的统一。而改土归流则又是一种进步,是统治制度的一种革新,它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海龙囤作为统治制度中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军事设施,它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逝去那个时代,那种制度,和制度与制度间革新所经过的历程。

  被尘封的海龙囤 海潮寺下鲜为人知的“新王宫”

  “我们这里有个传说,就是当年官兵在攻上海龙囤后,杨应龙就和两个妻子上吊了,但他有个小孙子在奶妈的帮助下从绣花楼那里逃出了官兵的包围圈,这个小孙子逃出去后一直都是跟着奶妈姓,直到他成年了才改回来的”,坚持研究历史要靠三分之一古籍、三分之一传说和三分之一残垣的葛镇亚老人讲诉着他所听来的故事。

  民间故事难辨真假,但它和后来文人骚客的诗一起述说着曾经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那些风云人物。杨应龙的小孙子能在 20 多万大军中逃出去,这种可能性几乎小得可怜,但这故事却能体现出当地人对这个庞大家族兴衰的感叹和祝愿。然而故事并非凭空捏造,“小的时候我们在这飞龙关下的杀人沟里抓野物时,还看见过好多人骨头,据说当年官兵攻下海龙囤后将杨应龙的两万士兵全部杀死了丢在这沟里。”当地土生土长的导游刘焗材说道。

  时过境迁,记者没看到导游说的骨头,看到的只是满山的树和杂草,就连发掘出来的“新王宫”遗址上也是一座破败的寺庙——海潮寺。海潮寺并非是大寺庙,只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小房子,菩萨造像也相对粗糙。“李老师,现在寺庙后边还有一个须弥座,那应该是以前的海潮寺留下的吧?”当记者问到“新王宫”遗址上一个长约3米的须弥座时,负责海龙囤考古的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李飞博士回答说,那就是原来的海潮寺留下的,原来的海潮寺比现在的要大得多,而“新王宫”就在老海潮寺下边。

  被发现的海龙囤 将有更多惊喜等待被发掘

  作为最先发掘海龙囤的人之一,葛镇亚老人在1979年冬天就开始了对海龙囤的寻找工作。“我现在都 70 岁了,35 年前我还是文物所的一个工作人员,接到领导要找海龙囤的任务后就开始了寻找。1979 年的冬天,在一个下雪的日子里我走到了山下,看见有人家在杀猪,我就上去边给他们加柴边和他们聊天,从聊天中知道了海龙囤的大体位置,就这样我先后发现了飞虎关、朝天关、飞凤关等遗迹,那时候龙虎大道(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的运兵通道)被厚厚的泥土盖着,后来经过发动村民清理才有了你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说到这里,葛镇亚老人还不忘用手比划了一下,然后感叹道:“有这么高,大约两米多哦!”

  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海龙囤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到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囤最原始的模样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而“申遗”成功之后怎么保护,怎么开发又成了一道难题。在此行的采访中,不管是相关的领导还是相关的专家,记者从他们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怎么保护海龙囤这个贵州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囤文物管理局局长付蓉表示,他们已经通过和专业团队合作以及聘请专家等方式对海龙囤进行保护,开发也仅限于核心区外围的缓冲区和拓展区。

  当然,海龙囤考古并未结束,据李飞博士透露,现在发掘的只是海龙囤的一部分,“就拿城墙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宋朝时候的城墙是什么样?明朝的城墙是什么样?还有就是“老王宫”比“新王宫”还大,“老王宫”是什么样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发掘,相信还有更大的惊喜”。

  待研究的海龙囤“我们的工作就是替文物说话”


  “我们现在的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但是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没跟上,在“申遗”之后,我们还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曾祥铣会长接续说道,“就拿海龙囤的囤字来说,到底是用“申遗”之后的这个“屯”,还是用原来的这个“囤”,在《康熙词典》里边,“屯”和“囤”是有区别的。”对于研究这个话题,葛镇亚老人也谈到了自己关心的方面,“需要研究的还有很多,比如杨家史、家族史、文化、经济等等很多方面。最近我在写一本关于海龙囤的书,查阅史料书籍是一个方面,去到现场也是一个方面。”葛镇亚老人表示,海龙囤的发掘工作让他在写作上有了更多的实物依据,这对他的研究工作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帮助。研究历史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李飞博士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替文物说话,让文物的故事被人们所知道”,曾祥铣会长则更为详细的讲到了海龙囤的展示工作,在他看来,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在展示工作中,解说员的解说词可以分为三套,一为学术,二为历史故事,三为传说。用这三套解说词针对不同的群体,对海龙囤作出不同需求的展示。(罗艺 郑雄增)

  来源:黔中早报

  来源:黔讯网

本文来源:黔讯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飞:海龙囤—土司城堡的前生今世
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的海龙屯村土司城堡
海龙囤土司城:风雨苍黄七百年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军事遗址仅次于长城,却少有人知
〖遵义市〗海龙屯、杨粲墓
土司遗城——海龙屯:历史与文化的邂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